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拓展提高,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名称
3.3.1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P24例5、P25例6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概括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借助类比的方法类推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内容,并能用字母表示,体会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明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
类比迁移,对比概括。
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加法有哪些运算定律。
2.设疑引入: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在乘法运算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呢?
1.回忆加法的运算定律。
2.大胆猜测。
通过复习加法运算定律引入课题,让学生猜一猜乘法是否也具备这样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组织学生获取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
2.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例5,教学乘法交换律。
(1)组织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
(3)引导学生观察两道算式有什么特点,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4)组织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并尝试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
学生汇报后,明确: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作乘法交换律。
(5)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6)引导学生回忆以前的学习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乘法交换律。
3.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例6,教学乘法结合律。
(1)组织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汇报计算过程及结果。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观察两道算式,找规律。
(3)引导学生尝试根据算式总结运算定律,并给这个运算定律起名字。
明确: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作乘法结合律。
(4)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1.观察主题图,获取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
2.(1)独立列式解答。
(2)汇报计算过程及结果。
①4×25=100(人)
②25×4=100(人)
(3)观察两道算式,得出:4×25=25×4。并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
(4)发现: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尝试起名:乘法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a×b=b×a。
(6)回忆并回答: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3.(1)先独立列式解答,再进行汇报。
(2)小组合作,观察算式,找规律,发现:(25×5)×2=25×(5×2)。
(3)总结规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尝试起名:乘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a×b)×c=a×(b×c)。
通过学生对自主提出问题的解决,逐步体会运算的本质含义,并抽象总结为概括性的语言,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7页第1,2题。
1.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后集体订正。
2.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订正。
分层次的巩固练习有助于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评价。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多个数相乘,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如a×b×c×d×e=a×c×e×b×d=a×d×b×c×e。
3.特殊数相乘的积:5×2=10,25×4=100,125×8=1000,625×16=10000,75×4=300,25×8=200,375×8=3000。
交流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例5 25×4=100(人) 4×25=100(人) 25×4=4×25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作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例6 (25×5)×2 25×(5×2)
=125×2 =25×10
=250(桶) =250(桶)
(25×5)×2=25×(5×2)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作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
教学反思
上课伊始,先通过复习加法运算定律引入课题,让学生猜一猜乘法是否也具备这样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体会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并引导学生将发现的规律加以整理、归纳,实现知识的迁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六 运算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探索乘法交换律,完成“试一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评析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_人教版新课标,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谜引入,猜测验证,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反思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_人教版新课标,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