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初三语文卷docx、初三语文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提示: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都写在答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2.答题卷要书写工整,不要随便涂改。
3.本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7分)
青春如同浩瀚的大海,我们扬起风帆,驶向彼岸;青春如同广mà的草原,我们策马奔腾,呼啸而过。青春的路上,总会有坎坷,有荆棘,但是少年们,请收起怯懦的心,擦掉迷蒙的眼泪。别在蓦然回首时,才发现自己还在青春的扉页上停zhì不前。奔跑吧!少年们!翻过山岗,就是一马平川。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浩瀚 ( )
(2)看拼音,写汉字。(2分)
广mà( ) 停zhì( )
(3)画波浪线词语使用不准确,应换作(2分)( )
A.诚挚 B.惶惑 C.苦涩
(4)“策马奔腾”的“策”与下列选项中哪个“策”字意思相同(2分)( )
A策之不以其道 B策勋十二转 C执策而临之
2.根据课文默写(8分)
= 1 \* GB3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 2 \* GB3 ②,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 3 \* GB3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 4 \* GB3 ④,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 5 \* GB3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 6 \* GB3 ⑥,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 7 \* GB3 ⑦李白《行路难》中表现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坚信远大的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句子是:“,”。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它和慎独是相对而言的,强调的都是一个“慎”,即独处或众处,都要心中有戒,做好自己。
②法国心理学家勒庞认为,人一到群体中就变得低智商、非理性、易盲从,于是他把人群称为“乌合之众”。
③勒庞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未见得便是真理,譬如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心理学家塔尔德便提出了几乎相反的观点。
④但个体受群体影响,却是没有疑义的。
⑤慎众,是说人处在群体中的时候,要努力坚守自我,不盲目从众,不随大流。
A.②⑤③④① B.⑤①②③④ D②③⑤①④ C.⑤②③①④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3分)( )
A.古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卿”是古代君主对臣子的爱称。
B.我国古代文人的诗集命名很有特点,如《范文正公集》是谥号式命名,《李太白全集》是表字式命名,《杜工部集》是官职式命名。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D.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叙述体式,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做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
5.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7分)
鲁智深在五台山寺中,不觉搅了四五个月。时遇初冬天气,智深久静思动。当日晴明得好,智深穿了皂布直裰,系了鸦青绦,换了僧鞋,大踏步走出山门来。信步行到半山亭子上,坐在鹅项懒凳上,寻思道:“干鸟么!俺往常好酒好肉,每日不离口,如今教洒家做了和尚,饿得干瘪了。赵员外这几日又不使人送些东西来与洒家吃,口中淡出鸟来。这早晚怎地得些酒来吃也好。”正想酒哩,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付担桶,唱上山来,上面盖着桶盖。那汉子手里拿着一个旋子,唱着上来,唱道:
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
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1)鲁智深在上五台山之前所做的义事是什么?(1分)
(2)鲁智深为何被称作“花和尚”?(3分)
(3)选文中汉子的唱词有哪些作用?(3分)
二、阅读与赏析(42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①,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②,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③。”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④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⑤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⑥官为长,不与吏让位⑦;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⑧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⑨,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史记·循吏列传》
【注解】
①行县:出行属县。②以父立政: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③子其治事矣:你还是去治
理国事吧,④惠:恩惠.⑤听:偏听,偏信。⑤居官:担当的官职。⑦不与吏让位:不曾把官位让给下属。⑧傅:推诿。④听微决疑:听察细微隐情,决断疑难案件。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纵其父而还自系焉(纵:越过)
B.不私其父,非孝子也(私:偏袒)
C.过听杀人,自拘当死(过:经过)
D.辞不受令(辞:言辞)
7.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
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C.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D.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
9.文段中石奢和李离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些共同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
面?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3分)
(二)古诗阅读(6分)
临安春雨初霁①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②,犹及清明可到家。
【注】①淳熙十三,诗人在家乡山阴赋闲五后重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前在临安等待皇帝召见时写下此诗。②“素衣”句: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诗中不仅指羁旅风霜的苦楚,又寓有京都恶浊,久居会使白衣染成黑色的意思。陆游这里反用其意。
10.有人说,阅读诗中颔联,对 “一夜”二字不可轻轻放过,为什么?(3分)
11.“犹及清明可到家”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态度?(3分)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五谷杂粮:营养时代的宠儿(7分)
①五谷杂粮是日常生活饮食的基石。古人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是说饮食要合理搭配才能保证人体健康。所以在精制食品盛行的当下,重拾营养健康的粗杂粮大有必要。
②如今,精制米面食物以及其制品带来许多不利于健康的后果。小麦加工成精白面去掉了25种营养物质,只有极少量营养物质存在,如铁只剩下19%,锌只剩下17%。稻谷精磨后,去掉大米外层部分的精米与糙米相比,营养成分大大下降,大米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损失在40%以上。我国70%以上人口是以大米为主要营养来源的,吃精制食品使人们普遍缺乏铁、锌、叶酸、尼克酸和B族维生素等。
③意大利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大量食用精制谷类食品,特别是面包,将使肾细胞癌的患病风险相应升高。英国营养学家指出,白面包、白馒头、白面条、白米等食物所含的毒素与氧化剂会对脑部细胞造成损伤,是导致忧郁症、老年痴呆症等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目前全球患精神疾病人类不断上升,这与过去半个世纪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美国人“三高一少”以淀粉为主的饮食结构,可引起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肥胖也越来越严重。精制米面等食品会升高血糖、制造脂肪,所以需要严控。
④而五谷杂粮能为人们提供每日所需的热量、改善病症、保健养生等。根据现代营养学的观点,五谷杂粮中所含的营养丰富而全面,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钙、钾、铁、锌以及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其比起精制的面粉和稻米,其营养价值更胜一筹。
⑤五谷杂粮也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绘制的“膳食宝塔”中摄入量最多的食物品种,因此多吃五谷杂粮有益于身体健康。日本人推崇的长寿“五谷饭”,就是由大米、小米、红小豆、麦子和大豆混合煮成的饭,其营养价值要比单一的谷物煮的饭要全面得多。
⑥近些年来,随着对防癌食物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五谷杂粮中的豆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等,具有抗癌作用。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利于防止便秘和结肠癌的产生。
12.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3分)
13.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别在流行中失去自我(5分)
= 1 \* GB3①从“高手在民间”的“炫技”拍摄,到跳、唱、抖不能停的“鬼畜”剪辑,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APP迅速征服了大量95后、00后。最新数据显示,快手拥有近7亿累计用户,1.2亿日活跃用户,抖音正向此靠近。当深度用户捧着手机“刷一天根本停不下来”“坐地铁看走路也看”时,他们是在迷恋什么?
= 2 \* GB3②“记录普通人的生活”,某短视频APP如是宣称。只是放眼望去,那些十来秒的短视频中,真正的普通生活、优质记录倒在少数,多半还是自虐式吃异物、无意义搞笑以及刷底线猎奇。如果说此前网络上为人诟病的“三俗”内容还是打打擦边球、尚显“含蓄”的话,那么那些短视频无疑是在赤裸裸地进行感官刺激。回顾这些年网络流行的一些风向,不难发现其中也有一种趋势:载体从文字、图片到视频,浏览时间从以分计到以秒算,提供的信息日渐低俗,用户的时间被越切越碎,品位似乎也一降再降。互联网大潮起起落落,低俗短视频的风潮终会过去。只是,若按这趋势发展,下一次的流行物是否会更让人大跌眼镜?
= 3 \* GB3③潮流代代不同、年年变化,不变的是年轻人始终能够敏感地追上潮流、乐在其中。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轻人正处于三观塑造期,他们所追逐的流行风潮,必将“润物细无声”般内化于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之中。相较于过往,如今的潮流风向标主要发源于网络,更新更快、花样更多,却也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如若不加选择地终日追逐,部分年轻人空虚迷茫的状态只怕更甚。
= 4 \* GB3④“人活着总要有个主题,使你魂梦系之。”当下,价值多元、选择爆棚,如果每次都随流行而去,任凭人生的主题被一次次冲散,那很可能就真的失去了自我。青年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本应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般给人以希望。生命的这一阶段,正是学本领、长才干、拓视野的黄金年龄,正是大展拳脚、实现抱负的关键时期。青年的生活,除了眼前的搞怪视频、偶尔的轻松娱乐,还应该有科学、文化、艺术等饱满且值得追寻的日常。与其在屏幕中“坐井观天”、被流行文化消费,倒不如躬耕于自己的人生主题,努力实现价值与尊严。
= 5 \* GB3⑤有媒体研究者曾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所热爱的东西”,直接影响着人生的主题能否深化。警惕“娱乐至死”、拒绝浮躁,静下来寻找值得交付的热爱,无论是一首好诗、一篇好文、一曲好歌,恐怕都比十来秒的视觉冲击有意义得多。
(原文载于3月23日《北京日报》,题为《别让低俗流行冲散人生主题》。摘编自全国党媒公共平台)
14.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最后一段划线句子“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的意思。(3分)
走进一棵白菜的心里(14分)
①秋天到了,东北的街头小巷有两样东西格外多,一是密密麻麻的“花大姐”,在墙上埋头织着一张巨大的花毯,在阳光的余温里苟活;二是卖白菜、萝卜和土豆的人,精气神儿倍儿足,吆喝声此彼伏,把日子搅和出许多热闹的光景来。
②因为可以选择,所以每次买白菜我都要进行一番比较,挑品相好的、头大的、硬实的,这样的白菜心儿抱得紧,好吃,也放得住,可以吃得久一些。我会趁着卖菜人不注意的当口,就势抖落几片白菜帮儿,至少可以掉几块钱的秤。
③精打细算总是好的,那是帮你看管好日子的一条忠犬。
④也有例外,有一对卖白菜的中年夫妇就蔫吧着蹲守在角落里,男人低头抽着闷烟,女人也不吆喝。两个人又黑又瘦、无精打采的,看不到一点儿生气。问其缘由,是不允许他们在卖菜的地段卖菜。城里的禁区太多,条条框框也多,他们就像晕头转向的羊,不知道哪里可以站立,哪里可以坐下。一颗热切的心被泼了冷水,就像饱满的白菜没来得及收割,早早就遇了霜寒。
⑤我劝着他们,“看,你们家的白菜多好,每一棵白菜心儿都抱得那么紧。一会儿就能卖完。”许是受了我的鼓励,那蹲着的男人站了起来,掐灭手上的烟,直了直腰。
⑥我注意到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离开那些白菜半步,时不时地给它们盖盖被子,好像照顾着自己的婴儿,怕它们着了凉似的。这样的举动很让人不理解,天气还没冷到那种程度,即便是很冷,白菜们也不至于那么娇贵,它们差不多是蔬菜里最朴实的种了。
⑦但是那一刻,我理解了。
⑧前几天刚刚看到一则简短的新闻:一个骑三轮车卖白菜的妇人被一辆轿车撞飞数米,落地后爬起来淡定地捡菜。这个短新闻的重点在于“淡定”二字,这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因为在生命还没有确保无虞的情况下,一棵白菜竟然还受到如此“重视”!
⑨那么多的不解,是因为我们没有走进一棵白菜的心里。廉价的白菜,别说一车,就是几十车也比不得她狠狠地索要一笔赔偿吧。可是她的生活里,一直以来就只有白菜,她常年卖白菜,靠这个营生养活了自己和家人,所以,在她的生命里,白菜这个再平凡不过的事物是和她相依为命的。别人不懂一棵白菜的重要性,而对于她来说,白菜对她是有恩情的。
⑩收割白菜的季节,精神饱满的白菜最早被运走,赶个好价钱。最后剩下的白菜,人们称之为“扒拉棵子”。没抱成心儿,单薄得像没长成的少女。它们中有一些被主人收回家放到大缸里腌了酸菜,另外一些实在不入眼的,只好在大地里度过寒冬了,等待着牛羊们来啃噬。可是不久之后,剧情就发生了变化,城里人喜欢上了冻白菜的口味,把冻白菜用开水焯一下,炸点儿肉末酱,蘸着吃,味道极好。这下,大地上楚楚可怜的“剩女”们又一次得到了大批量“待嫁”的好机遇,纷纷走进城里人温暖的厨房。
⑪卑微的人就如同这白菜,饱满的、扒拉的,都在广阔的大地里繁衍生息。被栽种、被收获或者被冷落,一茬又一茬。卑微的人没有见过巨款,没有坐过飞机和高铁,他们眼里,更多的是零钱,靠着一棵棵白菜,他们的零钱也可以攒成很多张大额钞票,但转眼就汇去了很远的另外的城市,那里的冬天不冷,四季常青,那是他们的孩子上学的地方。
⑫我决定过冬的白菜都在这儿买了。我很小心地搬动一棵棵白菜,轻拿轻放,不会再轻易抖落一片白菜帮儿。我知道,于我,那只是可以让我少付几块钱的白菜帮儿,可是对于那卖白菜的人,那掉落的白菜帮儿是会喊疼的。
16.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我”买白菜的行为有哪些变化?(2分)
过去,“我”
现在,“我”
17.请赏析文中 = 4 \* GB3 ④ = 6 \* GB3 ⑥两段画线的句子。(6分)
(1)他们就像晕头转向的羊,不知道哪里可以站立,哪里可以坐下。(从修辞的角度)(3分)
(2)我注意到那个女人,自始至终没离开那些白菜半步,时不时地给它们盖盖被子,好像照顾着自己的婴儿,怕它着了凉似的。(从描写的角度)(3分)
18.理解⑪段划线句的深刻含义(3分)
卑微的人就如同这白菜,饱满的、扒拉的,都在广阔的大地里繁衍生息。被栽种、被收获或者被冷落,一茬又一茬。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3分)( )
A. 表面上指的是走进白菜的心里,了解白菜;深层含义指要走进菜农的心里,倾听他们的心声。
B. 运用象征手法,白菜象征卑微的农人及其朴实、平凡、奉献的品质,使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C.“但是那一刻,我理解了。”那个女人只是为了让自家白菜的卖相别影响到买个好价钱。
D. 第③段:总结上文,使内容更加深刻;为下文作者的非“精打细算”、慷慨决定和小心翼翼埋下伏笔,照应下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与下文作者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20作文(60分)
生活中处处有“顶”。你看,一粒种子,顶出土层;一只海燕顶风冒雨;一座大山,顶天立地;一个团队,合力相顶……他们都顶出了独属自己的春天!“顶”意味着承受,担当,碰撞,支持……
请以“顶出一个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有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
(2)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长泾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课外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阴市长泾片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x、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