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一)(word版含答案)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一)(word版含答案)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经探测,月幔中含橄榄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1. 本卷共三大题15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Mg=24 Fe=56 Zn=65 W=184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12分)1. 下列古代发明或技术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活字印刷 B.酿制食醋 C.雕刻石像 D.水车灌溉 2.“美丽中国,我们是行动者”“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下列做法与上述理念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 B.开发新型绿色能源 C.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D.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3.钪(S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如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钪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是21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9 D.原子核内有24个中子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变燃油可以实现 B.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C.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氢气 D.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放入铁钉 B.读液体体积 C.闻药品气味 D.移走蒸发皿6.研究发现,水能凝结成多种类型的结晶体。除普通冰外,还有-30 ℃才凝固的低温冰,180 ℃依然不变的热冰,比水密度大的重冰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冰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B.冰和水的化学性质相同C.重冰中分子间间隔比普通水小 D.低温冰中水分子在不断运动7.经探测,月幔中含橄榄石(主要成分:原硅酸镁Mg2SiO4)。下列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硅酸镁属于氧化物 B.原硅酸镁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原硅酸镁中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D.原硅酸镁中含有2个镁原子、1个硅原子和4个氧原子 8.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的高效分解。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示的物质属于氧化物B.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H2OH2O2+H2↑C.反应Ⅱ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D.该成果对氢能源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9.通过实验可以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10.向蒸馏水中加入NaOH固体,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整个过程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点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B. 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C. d点时溶液的质量大于c点时溶液的质量D. NaOH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变大后变小11.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 A.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于制铅笔芯 B.C60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广泛应用于超导领域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D.CO有还原性—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 12.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T”形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完成下列实验。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ab段滤纸条先变红。实验二:换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微微加热试管,发现ab段滤纸条更快变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的骤然升高B.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实验一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D.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不会变红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他每空1分,共23分)13.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炼草成油不是梦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同时产生一些有污染的烟气,威胁全球生态。为了有效改善生态,有的国家利用富含纤维素的草本植物、可食用作物(包括玉米、大豆、甘蔗)为原料,制造草油。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但是并非长久之计,因为没有足够的耕地来满足发达国家对液态燃油的需求。其实,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到农业废弃物,再到“能源生物”,这些原料耕作成本低、产量大,而且这些植物都能够在农田的边际土地快速生长,它们的种植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作物的生长。放眼全球,每年利用上述物质能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1600亿桶原油,已超过全球每年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纤维素类草本植物能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2011年,第一个商业化生物燃料炼制厂已建成。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就要到来。 (1)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 。 (2)短文中所涉及的物质中, 可导致温室效应。 (3)纤维素类草本植物可转化为乙醇,这里的乙醇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推动草油业发展有利于 (写出1条即可)。14.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标号),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3)选择用B装置制二氧化碳的优点: 。 (4)若选用D装置通过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应从 (填“b”或“c”)端通入。 15.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传统食品—皮蛋。制作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有生石灰、纯碱、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等。将它们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水得到皮蛋料泥。料泥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1)步骤②操作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后同)。 (3)写出步骤⑤加稀盐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1个即可)。 (4)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探究。【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①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②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③常温常压,氢气密度是d g/mL。 【设计与实验】实验一:定性探究铁锈蚀的因素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表1。试管一周后现象A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B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C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D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表1(1)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 (2)对比A、D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还与 有关。 (3)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 。写出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附加题】(3分)[注意:若答对本小题将奖励3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实验二: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小组设计了图2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 g铁粉和2 g炭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 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 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4)据图3,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 。 (5)据图4,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 ,分析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 。三、 计算题(5分)17.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了一包由氧化铜和炭粉混合组成的黑色固体粉末,利用该固体测定一瓶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同学们向10 g黑色固体粉末中加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稀盐酸质量为100 g,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 g。请分析并计算: (1)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为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写出计算过程)
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1. 本卷共三大题15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Mg=24 Fe=56 Zn=65 W=184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12分)1. 下列古代发明或技术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A.活字印刷 B.酿制食醋 C.雕刻石像 D.水车灌溉 2.“美丽中国,我们是行动者”“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下列做法与上述理念不相符的是( C )A.垃圾分类回收 B.开发新型绿色能源 C.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D.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3.钪(Sc)是一种“工业的维生素”。如图为钪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钪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是21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9 D.原子核内有24个中子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水变燃油可以实现 B.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C.电解水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氢气 D.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 A.放入铁钉 B.读液体体积 C.闻药品气味 D.移走蒸发皿6.研究发现,水能凝结成多种类型的结晶体。除普通冰外,还有-30 ℃才凝固的低温冰,180 ℃依然不变的热冰,比水密度大的重冰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热冰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B.冰和水的化学性质相同C.重冰中分子间间隔比普通水小 D.低温冰中水分子在不断运动7.经探测,月幔中含橄榄石(主要成分:原硅酸镁Mg2SiO4)。下列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C ) A.原硅酸镁属于氧化物 B.原硅酸镁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原硅酸镁中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D.原硅酸镁中含有2个镁原子、1个硅原子和4个氧原子 8.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的高效分解。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表示的物质属于氧化物B.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H2OH2O2+H2↑C.反应Ⅱ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D.该成果对氢能源的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9.通过实验可以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 ) A B C D 10.向蒸馏水中加入NaOH固体,不断搅拌,用温度传感器记录溶解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a、c两点观察到溶液中有固体存在,b点固体完全消失(整个过程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b点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B. a、c两点时,NaOH的溶解度相同C. d点时溶液的质量大于c点时溶液的质量D. NaOH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变大后变小11.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A ) A.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于制铅笔芯 B.C60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广泛应用于超导领域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D.CO有还原性—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 12.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T”形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完成下列实验。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ab段滤纸条先变红。实验二:换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微微加热试管,发现ab段滤纸条更快变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实验中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的骤然升高B.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实验一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D.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不会变红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他每空1分,共23分)13.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炼草成油不是梦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同时产生一些有污染的烟气,威胁全球生态。为了有效改善生态,有的国家利用富含纤维素的草本植物、可食用作物(包括玉米、大豆、甘蔗)为原料,制造草油。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但是并非长久之计,因为没有足够的耕地来满足发达国家对液态燃油的需求。其实,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到农业废弃物,再到“能源生物”,这些原料耕作成本低、产量大,而且这些植物都能够在农田的边际土地快速生长,它们的种植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作物的生长。放眼全球,每年利用上述物质能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1600亿桶原油,已超过全球每年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纤维素类草本植物能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2011年,第一个商业化生物燃料炼制厂已建成。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就要到来。 (1)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 天然气 。 (2)短文中所涉及的物质中, 二氧化碳 可导致温室效应。 (3)纤维素类草本植物可转化为乙醇,这里的乙醇属于 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 + 3 O2 点燃 2CO2 + 3H2O 。 (4)推动草油业发展有利于 节约化石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写出1条即可)。14.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试管 。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应选择的装置是 AF (填标号),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集满 。 (3)选择用B装置制二氧化碳的优点: 可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 。 (4)若选用D装置通过排水法收集气体,气体应从 c (填“b”或“c”)端通入。 15.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传统食品—皮蛋。制作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有生石灰、纯碱、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等。将它们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水得到皮蛋料泥。料泥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1)步骤②操作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漏斗 。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CaCO3 (填化学式,后同)。 (3)写出步骤⑤加稀盐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Ca(OH)2+2HCl==CaCl2+2H2O (写1个即可)。 (4)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Ca(OH)2 、 NaOH、KOH 。某学习小组对铁锈蚀进行探究。【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①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②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③常温常压,氢气密度是d g/mL。 【设计与实验】实验一:定性探究铁锈蚀的因素取四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表1。试管一周后现象A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B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C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D铁钉表面有较厚铁锈表1(1)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 氧气和水蒸气 发生化学反应。 (2)对比A、D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还与 氯化钠 有关。 (3)铁锈蚀后应及时除锈的原因是 铁锈疏松多孔,能吸附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会加快铁的锈蚀 。写出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 【附加题】(3分)[注意:若答对本小题将奖励3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实验二:定量探究铁锈蚀的因素小组设计了图2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 g铁粉和2 g炭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 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 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 (4)据图3,t2时刻后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 铁生锈放出的热量小于装置散失的热量 。 (5)据图4,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 加氯化钠溶液前,铁锈蚀较慢 ,分析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 铁锈蚀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稀盐酸被吸入烧瓶,反应产生较多氢气 。三、 计算题(5分)17.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了一包由氧化铜和炭粉混合组成的黑色固体粉末,利用该固体测定一瓶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同学们向10 g黑色固体粉末中加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稀盐酸质量为100 g,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 g。请分析并计算: (1)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为 黑色粉末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7.3% 。(写出计算过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Na-23,9g,用化学用语填空,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卷(八) (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试卷共17小题,总分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卷(五)(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试卷共17小题,总分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辛勤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