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8-2019学年初二第二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州市2018-2019学年初二第二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初二物理
2019.04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号等信息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答作图题必须用签字笔将作图痕迹描画清楚,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保持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答在試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动物中质量最接近2kg的是( )
A.一头水牛 B.一只山羊 C.一只母鸡 D.一只蜜蜂
2.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银河系、太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
B.太阳系、银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
C.银河系、太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
D.太阳系、银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
3.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中秋时节,桂花飘香
B.深秋时节,落叶纷飞
C.寒冬腊月,瑞雪飘飘
D.春寒料峭,细雨濛濛
4.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 )
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
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
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
5.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力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要直接接触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6.根据公式p=m/,关于密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同一种物质,p与m成正比
B.对于同一种物质,p与V成反比
C.对于同一种物质,p不变,m与V成正比
D.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p越大
7.如图所示,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早冰鞋装有轮子 B.给车轴加润滑油 C.轴承中安装钢珠 D.轮胎绕上防滑链
8.小明感觉自己今天有点发烧,就将体温计甩至35℃以下后测量自己的体温。体温计中封闭着定量的水银,在测量体温的过程中,体温计中水银的( )
A.质量变大 B.体积不变 C.温度不变 D.密度变小
9.以下安全提示中主要考虑摩擦力因素的是( )
A.请驾驶员系好安全带
B.天干物燥,注意防火
C.雨天路滑,请小心驾驶
D.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请在安全线以外
10.建筑工人砌墙时,常利用铅锤线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如图甲为一堵南北走向的墙,所挂铅垂线如图乙所示,则这堵墙一定是( )
A.向东倾斜 B.向南倾斜 C.向西倾斜 D.向北倾斜
11.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p甲:P乙为( )
A.1:2 B.2:1 C.4:D. 8:1
12.用密度大小不同的两种液体装满甲和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甲杯中两液体的质量各占半,乙杯中两液体体积各占一半。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p1和P.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若甲乙两杯液体的总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则( )
A. m 甲m乙 D.不知p1和P2大小关系,故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1)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分度值为 N
(2)图中小球的重力是 N
14.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晚9点,由黑洞事件视界望远镜( 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合作组织协调全球六地联合发布(其中就包括中国上海)首张黑洞照片,再次证明100年前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该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
质量约为太阳的65亿倍即6.5×10^9倍,已知1光年=9.5×10^15m,太
阳质量约为20×10^30kg
请回答:(1)光年是 的单位(选填“时间”/“长度”);
(2)该黑洞的质量是 kg
15.(1)力的三要素指力的大小、 和 。
(2)苏州金鸡湖端午龙舟赛自2010年以来已连办8年,市民们参与和关注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比赛中的龙舟含浆)通过桨划水获得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选填“桨”或“水”)
16.ICU重症监护室内配有充满氧气的钢瓶,供急救病人时使用,其密度为5kg/m³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一半,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密度为 kg/m³
17.用分子动理论分析:“墙内开花墙外香”属于 现象;“冷水泡茶慢慢浓”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 有关;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变小,说明分子间有 。
18.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因带有 而具有了吸引 的性质
19.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 ;若将甲切去1/3,乙切去3/4,那么甲和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是 。
20.一物体的质量是20kg,则它受到的重力大小是 N,施力物体是 地球 :若把该物体放到月球上,那么它的质量为 kg(g=10Nkg
2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小球A (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让它去靠近吊在细线上的轻质小球B,再用小球B去靠近轻质小球C,小球A与B及小球B与C靠近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小球C (填:“一定”或“可能”)带 (填:“正”或“负”)电
22.小明把装有450mL纯净水的容器放进冰箱,当容器里的水全部变成冰以后,冰的质量是 g,此过程体积变化了 cm³(水=1×10kgm³,p冰=0.9×10³kgm)
23.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请回答
(1)图a和图 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
(2)图b和图 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三、解答题(共7题,48分,其中24题6分,25题6分,26题8分,27题4分,28题9分,29题8分,30题7分)
24.作图。(6分)
(1)如甲图所示,重5N的足球在空中飞行,请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A受斜面的摩擦力为2N.请画出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丙所示,金属球A对斜面的压力为4N,请画出金属球A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1) (2)(3)
25.(6分)某实心铜雕像的质量为445kg,现要用蜡将其复制成大小一样的蜡制雕像,测得蜡雕像的质量为45kg(=8.9×10³kgm³)。求:
(1)铜雕像的体积V;
(2)制作蜡雕像所用蜡的密度ρ蜡。
26.(8分)小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他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cm³.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³kg/m³、钢的密度为7.9×10³kg/m³.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3)若以1:1的质量比制成铝和钢的合金,则该合金的密度是多少?
27.(4分)某小组测量酱油的密度,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824g,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如甲图所示,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乙图所示,那么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 g,由此可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 ³ kg/m
28. 在分组“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小军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A所示,请指出其中的错误是哪些:
① ;
② ;
(2)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杯测小石块的密度,步骤如下:
a.调平时,小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
b.测质量时,小明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取出最小砝码,然后 ,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上图B所示,则小石块质量为 g;
c.在量杯(如上图C所示)中注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 ;把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 ,则待测固体的体积
①小红认为小明体积测量的过程存在不足,理由是: .
②将小石块沉入水中时一部分水溅在容器内壁,同组同学观察到了小明测量的全过程,提示小明,这样测得的小石块密度要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正确的操作是用细线悬挂小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既能防止水溅出,又可以避免损坏量筒.
③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后,小明用正确方法重新测得了小石块的20cm³,则小石块的密度ρ= kg/m³。
(3)小华那一组的同学已经测出了小石块的质量为m,由于同组同学不小心将量筒损坏了,于是他们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设计了如下的方案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①在烧杯中装满水,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与水的总质量为 ;
②将烧杯取下,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并将其放入烧杯的水中,等烧杯内的水不再溢出时,将小石块留在烧杯中,用抹布将烧杯外的水擦干.
③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的总质量为
④则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ρ= .(用他们所测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29.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 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B. 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C.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该小组同学利用各面粗糙程度都相同的长方体木块按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水平面上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本实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的,要 ___ 拉动弹簧测力计大使木块做 _ __ 运动。
(2)由序号 1 、 2 、 3 的实验 , 可验证猜想 _ __( 填字母 ) ;
(3)要验证猜想 C ,应选择序号是 ___ 的三组实验,由此可得结论: __ _。
(4)根据表格数据判断,图乙中 a 图线表示滑动摩擦力 f 的大小随 ___ 变化的关系, b 图线表示滑动摩擦力 f 的大小随 __ _ 变化的关系。
(5)如图丙 , 若将完全相同的两块长方体放在相同的水平面上运动 , 所受拉力分别为 F1 和 F2, 且 F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州市相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4,答题必须用0,下列关于物质的属性描述正确的是,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2019学年苏州初二物理第二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共28页。
这是一份苏州市平江2018-2019学年初二第二学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