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158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158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158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单选题,综合读写,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钟鼓乐之。(《诗经·关雎》)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3)_______________,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4)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高度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二、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锵(qiāng)然 两栖(xī) 沙砾(lì) 争讼(sòng)
B.糜(méi)子 凋(diā)零 山麓(lù) 家眷(juàn)
C.冗(róng)杂 怠(dài)慢 缄(jiān)默 迁徙(xǐ)
D.褶(zhě)皱 眼眶(kuāng) 亢(kàng)奋 撺(cuān)掇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当夕阳西下,林中的鸟儿便销声匿迹;旭日东升时,密林中又嘈嘈杂杂。
B.石家庄六月的天气周而复始:有时骄阳似火,热浪扑人;有时乌云密布,暴雨浇城。
C.我苦想一个晚上,都没有找到这道题的答题思路,经老师一点拨,顿时豁然开朗。
D.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三、综合读写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其中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仅为11.2%。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约为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材料二:
材料三:对一些互联网平台来说,要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替代选择,构建更具包容性的智慧老龄社会新形态。有专家建议,除了在技术开发中更加注重老年人需求和习惯外,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方面,也要给老年人提供多元选择和替代方案。现实中,不少地方多措并举,帮助老年人融入移动互联网世界。在上海,有医院调大门诊标识、诊间字体,改善在线预约系统布局,致力优化老年就医环境,打造“老年友好界面”。
材料四: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
(1)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漫画,描述这幅漫画画面的主要内容。
(2)围绕本组材料,陈娟拟定了三个标题,你赞成哪一个?请结合材料,从内容和语言上阐述理由。
①智能化时代,老年人怎能成为“社会局外人”?
②填补老年人的“数字鸿沟”
③“快时代”,给老年人留个“慢选项”
四、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示的图景。
(2)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记游庐山
仆①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②,皆云:“苏子瞻③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鞍青竹杖,自挂百钱④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⑤。”既自哂前言之谬,又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⑥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⑦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是日,有以陈令举⑧《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旋入开先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⑨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往来山南地十馀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最后与摁老⑩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仆庐山诗尽于此矣。
【注】①仆:古时男子谦称。②僧俗:出家为僧,在家为俗。③苏子瞻:东坡,字子瞻。④百钱:晋朝的阮修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畅饮。⑤故侯:故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为布衣,称为“故侯”,他种的瓜称“故侯瓜”。这里是苏轼自指。⑥偃蹇(yǎn jiǎn):高傲的样子。⑦杳霭:云雾弥漫的高处,指庐山。⑧陈令举:即陈舜俞,苏轼通判杭州时与他相交甚密。⑨谪仙:指李白。⑩摁老:即庐山东林寺长老常总法师。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
(2)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遂发意不欲作诗 遂:_______________
②皆云 皆:_______________
③又复作两绝云 复:_______________
④以为胜绝 以为: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
②仆庐山诗尽于此矣。
(4)刚入庐山的苏东坡为何“发意”不作诗?随后为何又作了诗?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纳米科技“以小搏大”
①研究显示,21世纪以来,全球960个最显著的科研方向中,89%与纳米科技有关。
②什么是纳米科技?首先得了解纳米。纳米是长度单位,1纳米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得多。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在纳米尺度上,材料会呈现出与宏观尺度上完全不同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特性。
③在这一科学发现基础上,人类发展出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纳米科学以尺度在0.1—100纳米之间的物质为研究对象,探索其特有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和功能;纳米技术则是在这一空间尺度内操纵原子和分子,对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器件。纳米科技通过纳米尺度的精准操作,调控物质的属性,赋予纳米材料理想的机械、化学、电学、磁学、热学或光学性能,使这些新型纳米材料在传统和新兴工业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④作为医学与健康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关注学科,纳米科技在生物医学、药学等生命科学领域有重大应用,对疾病诊断和治疗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社会与经济前景。
⑤纳米孔基因测序技术,利用电场驱动 DNA单链穿过薄膜上的纳米孔,并记录孔上产生的电流变化,从而识别出单链上的基因编码序列。该技术有望大幅降低基因测序成本并提高测序速度。纳米药物递送技术,能让药物突破化学、解剖学和生理学方面的阻碍,抵达病变组织,提高药物在病灶位置的聚集量,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害。例如,经过精心设计的纳米药物可以经血管渗漏点渗入癌变组织,并在靶点位置积聚,提高癌症靶向治疗的精度。近年来,该领域一个突破性进展是药物缓释纳米机器人的研发。这种全新的智能给药系统将药物装入经过编程并折叠的DNA,让其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一旦抵达目标肿瘤,DNA就会展开并释放一种能导致血栓的蛋白质,使癌细胞死亡。
⑥目前,新冠病毒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以及纳米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都可以进行定量检测,但缺点是反应时间较长。纳米胶体金检测法是一种即时检测方法,与前两种检测方法相比,具有快速出具结果、检测场地不受限制以及对操作者专业性要求低等优点,更加适用于“后疫情时期”。
(1)选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分别是什么?
(2)选文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语言准确严密,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在纳米尺度上,材料会呈现出与微观尺度上完全不同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所以,人类在这一基础上发展出纳米科学,研究纳米物质,探索其特有性质和功能。
B.纳米技术在纳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空间尺度内,操纵原子和分子,加工材料,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器件。
C.迄今为止,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方面有很多引人瞩目的成就和富有前景的应用。
D.纳米药物递送技术已进行一些测试,对治疗某些癌症有积极作用,有望开创纳米医学全新领域。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稠李子花,稠李子果
①树叶黄,野果香,秋色映山梁。一串串豆粒般大小的黑果挂在树上。
②大兴安岭秋果并不多,稠李子算是一类。初到大兴安岭,家里的菜园子就栽着几棵稠李子树。它们其貌不扬,到了晚春,枝丫上才渐渐绽出白色的小花,一朵朵,一簇簇,散发阵阵馨香。一点一点,一粒一粒,稠李子树悄然出果,没几天,嫩嫩的幼果挂满了枝枝丫丫。可长着长着它就不长了,变黑了。我跑到菜园子里摘了一颗放到嘴里。哎呀,可真涩。
③望着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我心里长出一片草。父亲说:“没熟的果子咋能不涩?过大兴安岭气温低,不是啥树都能活。”父亲缓缓坐到炕沿上,用火柴点了一支旱烟,深吸了一口后,为我讲起一个故事。刚开发大兴安岭时,正是数九寒天,到处飞雪。别说行走,就是想找条路都难。可铁道兵们没有被吓倒,他们爬冰卧雪,硬是在莽莽群岭中建出一条壮美的铁路。正值稠李子熟时,呼玛河上游却发起大水来。一时间,洪水滔滔而下,将岸边建桥用的木材都卷进了河里。为了挽救国家财产,几名铁道兵乘船打捞木材。行至河中,船不幸被激流打翻。岸上的副班长付铁虎见状,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呼玛河中,把一名战友救上岸,又毅然向河中奋力游去。怎奈水流湍急,一个浪头过后,付铁虎就不见了踪影……
④说着说着,父亲的眼睛湿润了。我默默倾听,父亲娓娓叙说。付铁虎牺牲后,铁道兵们在营地附近栽了一排稠李子树。第二年春,这排稠李子树都开满了像雪一样白的花,离它们很远就能闻到馥郁的香。到了秋天,稠李子树叶黄了,每棵树的枝丫上挂满又黑又亮的果。父亲告诉我,要在大兴安岭扎下根活下去,光好看不行,还要耐寒有毅力,这样才会茁壮成长。到了秋天,稠李子树叶黄了,果子就会变甜……
⑤寒冷的日子,稠李子树忍寒受苦,任风雪肆虐,依然坚定生长。春风越岭,稠李子树绽放容颜,给大兴安岭回报灿烂的笑。风吹,它落花;雨落,它结果。当秋光洒满大兴安岭,稠李子不仅黑得明亮,也甜得醉人,颗颗吹弹可破。
⑥北山公园的林荫小道旁,生长着一棵棵稠李子树。稠李子低调而随和,不显山不露水,平凡而朴素。山林中,河岸边,它都不独揽秀丽。它适应了大兴安岭这片土地,早已将自己的根坚实地扎了下去。
⑦稠李子清热解毒,止咳祛痰,有药用功效。那年,母亲牙痛。邻家大姐告诉母亲,用温酒泡稠李子喝能止疼,一试,牙果然不疼了。打那以后,母亲每年秋天都要采一些稠李子,晾晒成干放入玻璃罐里以备药用。
⑧那年,我在湖北工作。母亲给我打电话:“想不想吃稠李子?要是想,妈给你邮点儿去。”我脑子里一下子涌出那圆溜溜黑乎乎的豆豆来。我连说:“妈,您可别邮了,怪难看的,会让人笑话。”放下电话后我才反应过来。母亲哪是要给我寄稠李子,分明是提醒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别忘大兴安岭,别忘在大兴安岭的爹和娘。我最终决定回到这片哺育过自己的土地。朋友问,好好的为何要调回去?我笑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兴安岭的稠李子怎能离开脚下的山和岭啊?
⑨稠李子树生命顽强,栽了就活。稠李子熟了,随处相遇。我在甘河公园散步,突然发现路旁有一棵高大的稠李子树。它可比当年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高大许多,那上面结的果也比原来的黑,比原来的亮……
(1)“稠李子”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文中“付铁虎”这个形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望着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我心里长出一片草。(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②我脑子里一下子涌出那圆溜溜黑乎乎的豆豆来。(品析画线的字。)
(4)选文以“稠李子花,稠李子果”为题,有什么好处?
七、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还有一件要紧的小事情:信封上的字别太大,把整个封面都占满了;两次来信,一封是路名被邮票掩去一部分,一封是我的姓名被贴去一只角。因为信封上实在没有地位可贴邮票了。你看看我给你的信封上的字,就可知道怎样才合适。
要是你看我的信,总觉得有教训意味,仿佛父亲老做牧师似的;或者我的一套言论,你从小听得太熟,耳朵起了茧;那末希望你从感情出发,体会我的苦心;同时更要想到: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别因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作耳边风!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2)傅雷教育孩子要把做人放在第一位。结合上面两段文字,说说傅雷认为该如何加强个人修养。
八、写作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冬天的河干涸了,我相信,春天还将来临,那时白帆就是我们心中的偶像;秋天的树叶飘落了,我相信,泥土里的梦将在枝头开花结果。痛苦像一块巨石紧紧压在歌唱的心胸,我相信,痛苦是欢乐的源泉,它将化为穿越岩石的力量;磨难使你千疮百孔,我相信,这记忆恰如荆棘丛中的花枝,萦绕成岁月美丽的花冠。
请以“我相信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默写题
1.
【答案】
(1)窈窕淑女
(2)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关雎(《诗经》)
蒹葭(《诗经》)
桃花源记(陶渊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窈窕”的书写。
(2)注意“沚”的书写。
(3)注意“髫”的书写。
(4)根据“高度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可推知答案,注意“涯”的书写。
二、单选题
【答案】
B
【考点】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两栖”的“栖”应读作“qī”;
C项,“冗杂”的“冗”应读作“rǒnɡ”;
D项,“眼眶”的“眶”应读作“kuànɡ”。
故选B。
【答案】
B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使用正确。
B项,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一圈一圈地运转。与“有时骄阳似火,热浪扑人;有时乌云密布,暴雨浇城”的语境不符,使用错误。
C项,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使用正确。
D项,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破绽或漏洞。使用正确。
故选B。
三、综合读写
【答案】
(1)示例:一位老年人右手拿着手机,面对“数字支付”“健康码登记”“扫码点餐”“网上预约看病”等日新月异的智能技术时,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操作。
(2)示例:赞成①。材料一、二反映了当前老龄化现象和老年人面对的“数字困境”,部分老年人被主流生活所抛弃,成为“社会局外人”。本标题采用反问句式,加强语气,强调不能让老年人成为“社会局外人”,从而引出材料三、材料四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难题的内容。
【考点】
漫画
标题拟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首先仔细观察漫画,看清漫画由哪些部分组成,每部分有哪些人、物或文字,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介绍。仔细观察可知,漫画中一位老年人右手拿着手机,面对“数字支付”“健康码登记”“扫码点餐”“网上预约看病”等智能技术时,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该如何操作。
(2)首先要读懂材料,然后结合材料主题从三个标题中任选其一,并从内容和语言上阐述理由。如果赞成①,要从关爱老人,让老人跟上智能化时代步伐方面阐释理由;如果赞成②,要从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难题阐释理由;如果赞成③,要从服务老人,方便老人方面阐释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四、古诗词鉴赏
【答案】
(1)示例:笼罩在湖上的水汽蒸腾,吞没了云梦大泽,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
(2)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得到举荐而从政的心愿。
【考点】
课内古诗词曲阅读
诗
诗歌画面描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把握主旨情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诗歌的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意为: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描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渺阔大,气势雄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诗句描写的画面即可。
(2)解答此题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中诗人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却苦于没有途径,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希望对方帮助自己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五、文言文阅读
【答案】
(1)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
(2)①于是,②都,③再,④认为
(3)①我边走边读,看到其中说到徐凝、李白的诗,不由觉得好笑。
②我写庐山的诗全都在这里了。
(4)刚入庐山的苏东坡被庐山奇异秀丽的景色所吸引,眼睛应接不暇,于是“发意”不作诗。随后被庐山的优美景色所感染,不知不觉又作起诗来,再加上开先寺住持求诗。
【考点】
文言断句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文言翻译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析】
【参考译文】
我刚到庐山时,山谷奇异又秀丽,是我平生从未看到过的,我的两眼几乎是应接不暇,于是就产生了不想要作诗的念头。不久看到了山中的僧人,他们都说:“苏子瞻来了!”我便不自觉做了首绝句:“芒鞍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但又暗笑前面说的荒谬,又再做了两首绝句:“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和“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当天,有人把陈令举的《庐山记》拿给我看,我边走边读,看到其中说到徐凝、李白的诗,不由觉得好笑。一会儿到了开先寺,主僧向我要诗,于是作了一首绝句:“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在山南来回已有十多天,认为景色很优美,不能用语言描述完。若从中要挑选最好的,那就不得不说漱玉亭、三峡桥,所以做了这两首诗。最后和摁老一起游玩了西林时,再做了首绝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写庐山的诗全都在这里了。
【解答】
(1)“仆初入庐山”主谓宾成分完整,应独立成句。“山谷奇秀”的主语是“山谷”,而上一句的主语是“仆”,主语不同,应在“山谷”前断句,“平生所未见”的主语是省略的“仆”,应在“平生”前断句。故正确断句为: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
(2)①句意:于是就产生了不想要作诗的念头。遂:于是。
②句意:都说。皆:都。
③句意:又再做了两首绝句。复:再。
④句意:认为景色很优美。以为:认为。
(3)①且……且:一边……一边。不觉:不禁,不由得。
②仆:我。尽于此:全都在这里了。
(4)从文中“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可知,刚入庐山的苏东坡被庐山奇异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应接不暇,于是“发意”不作诗。从“旋入开先寺,主僧求诗”“往来山南地十馀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可知,苏轼被庐山的优美景色所感染,再加上开先寺住持求诗,所以又作了诗。
六、现代文阅读
【答案】
(1)说明对象:纳米科技。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2)作比较,将纳米胶体金检测法与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作比较,突出强调纳米胶体金检测法在疫情防控中的优势。
(3)示例:“该技术有望大幅降低基因测序成本并提高测序速度”中“有望”一词,表明该技术未来有可能大幅降低基因测序成本并提高测序速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A
【考点】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说明文语言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说明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说明对象是指文章要说明、解释的东西、事物,一般会在文章开头交代清楚。一般分为事物说明(说明对象是事物)和事理说明(说明对象是抽象的事理)。判断说明对象首先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其次可以抓首括句和中心句。本文标题是:纳米科技“以小搏大”,文章主要介绍纳米科技的概念、特点以及意义,所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纳米科技。
说明文有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结合文章,第①②段提出并介绍纳米科技,第③段介绍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特点,第④⑤⑥段介绍纳米科技在生物医学、药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应用,以及对疾病诊断和治疗产生的深远影响。故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纳米科技,采用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
(2)“纳米胶体金检测法是一种即时检测方法,与前两种检测方法相比……”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了纳米胶体金检测法与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相比“具有快速出具结果、检测场地不受限制以及对操作者专业性要求低等优点 ”,突出了纳米胶体金检测法在疫情防控中的优势。
(3)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选择文章中能体现说明文语言这一特点的句子加以说明即可。如“该技术有望大幅降低基因测序成本并提高测序速度”中的“有望”意思是“有希望”,说明该技术未来有可能大幅降低基因测序成本并提高测序速度,但是也有可能达不到这个预期目标,“有望” 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4)A项,“材料会呈现出与微观尺度上完全不同的物理学”中的“微观尺度”错误,应是“宏观尺度”;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答案】
(1)其貌不扬,花期较晚,花香馥郁;耐寒有毅力,适应能力强;有药用功效,可以清热解毒。
(2)付铁虎是铁道兵的代表,是大兴安岭的建设者。文中叙述了他牺牲的经过,交代营地附近那排稠李子树的由来,赞美了扎根大兴安岭、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品质,将“稠李子树”精神具体化。
(3)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我”因为稠李子苦涩而失望的心情。
②“涌”字指“像水一样从下往上冒出来”,这里指“我”听到母亲提起稠李子时瞬间引发回忆,体现稠李子给“我”留下的印象之深。
(4)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点明文章的行文线索;以“花”“果”来表现大兴安岭的变化;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及对建设者的敬意;颇具音律美感,更具文学韵味。
【考点】
散文阅读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鉴赏文学形象
赏析文章语言
记叙文标题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它们其貌不扬,到了晚春,枝丫上才渐渐绽出白色的小花,一朵朵,一簇簇,散发阵阵馨香”能概括出:其貌不扬,花期较晚,花香馥郁;根据“父亲告诉我,要在大兴安岭扎下根活下去,光好看不行,还要耐寒有毅力,这样才会茁壮成长”能概括出:耐寒有毅力,适应能力强;根据“稠李子清热解毒,止咳祛痰,有药用功效”能概括出:有药用功效,可以清热解毒。
(2)文中“刚开发大兴安岭时,正是数九寒天,到处飞雪。别说行走,就是想找条路都难。可铁道兵们没有被吓倒……岸上的副班长付铁虎见状,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呼玛河中,把一名战友救上岸,又毅然向河中奋力游去。怎奈水流湍急,一个浪头过后,付铁虎就不见了踪影”讲述了付铁虎铁道兵代表的身份,他是大兴安岭的建设者,也讲述了他牺牲的经过。“付铁虎牺牲后,铁道兵们在营地附近栽了一排稠李子树。第二年春,这排稠李子树都开满了像雪一样白的花,离它们很远就能闻到馥郁的香”交代了营地附近那排稠李子树的由来。以付铁虎为代表的铁道兵扎根大兴安岭、顽强拼搏、不怕牺牲,他们身上有具象化了的“稠李子树”精神。
(3)①结合前文“哎呀,可真涩”可知,“我心里长出一片草”是把“我”失望的心情比作“草”,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我”因为稠李子苦涩而失望的心情。
②“涌”本义指水由下向上冒出来。此处是指母亲提起稠李子时“我”对稠李子的回忆瞬间涌上心头,体现稠李子给“我”留下的印象之深。
(4)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来分析。本文以稠李子树为线索,写“我”最初因稠李子果味道涩而失望,听父亲讲故事后内心感动,因稠李子的坚强精神而生赞美之情。作者以此表达了对像稠李子树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和坚强勇敢的人们的赞美之情。“春风越岭,稠李子树绽放容颜,给大兴安岭回报灿烂的笑。风吹,它落花;雨落,它结果。当秋光洒满大兴安岭,稠李子不仅黑得明亮,也甜得醉人,颗颗吹弹可破”,稠李子从开花到结果,表现了大兴安岭的变化。“稠李子花,稠李子果”具有韵律美,增强了文学韵味。
七、名著阅读
【答案】
(1)严谨认真,一丝不苟,重视孩子品德教育。
(2)注重细节,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或建议。
【考点】
课内名著阅读
名著人物形象
《傅雷家书》
情节内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依据“还有一件要紧的小事情:信封上的字别太大,把整个封面都占满了;两次来信,一封是路名被邮票掩去一部分,一封是我的姓名被贴去一只角”“你看看我给你的信封上的字,就可知道怎样才合适”可知,傅雷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依据“希望你从感情出发,体会我的苦心;同时更要想到: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别因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作耳边风”可知,傅雷重视孩子品德教育。
(2)结合语段内容,依据“还有一件要紧的小事情:信封上的字别太大,把整个封面都占满了”可知,傅雷认为加强个人修养应“注重细节”;依据“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可知,傅雷认为加强个人修养应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或建议。
八、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半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题,综合读写,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默写题,单选题,综合读写,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河北省沧州市某校初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部编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综合读写,单选题,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