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
展开设计依据与构想
本节课是一部有关生物学史的教学,重演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发现过程。科学史是生物学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科学家的生活时代、背景离学生的距离太远,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设计构想是:
利用科学史重演过程,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发挥学生想象力,穿越时空,去领悟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和合理推理的。
设置问题的情境,让学生结合所遇到的问题,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能力目标
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学会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等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悟科学的不断发展,培养科学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2.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解释发现光合作用的实验的原理
3.说明光合作用的意义
教学难点:阐明发现光合作用的实验的原理
教学准备
课件、纸片、吸铁、畅言备课资源、学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光合作用的发现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二、光合作用的定义
范海尔蒙特
光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普利斯特莱
叶绿体
英格豪斯
梅耶
萨克斯
希尔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出示图片,问: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片美不美?你觉得它美在哪里?
问:那请你们想象一下,假如地球上没了阳光,这里的植物会怎么样?
植物消失了,其它生物还能存活吗?为什么呢?
所以,有句谚语说得好,“万物生长靠太阳”。为什么绿色植物必须生长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呢?
那什么是光合作用,它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六章第一节内容的学习,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回答,指出图片中有各种植物和动物
思考:会死亡
思考,一位同学回答: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回答: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入手,提出问题,一环扣一环,将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
光合作用发现的历程
(一)17世纪,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二)18世纪,普利斯特来的实验
(三)1779年,英格豪斯的实验
(四)其他科学家的实验
1845年梅耶的实验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
20世纪希尔的实验
述:我们先来粗略的看下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这都是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些实验,从时间跨度上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光合作用的研究用了较漫长的时间,好几百年,那现在我们依然在对光合作用进行研究。
述:接下来,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紧随科学家的脚步,去揭示植物生长的奥秘。
述:首先,让我们来到17世纪,在此之前,受亚里士多德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都是从土中获得的。后来比利时的一位科学家范海尔蒙特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柳树生长之谜实验。
问:这个实验是怎样进行的?
布置任务:请大家两人一组,阅读教材89面的材料一,完成学案上的表格,并思考学案上的两个问题。2min
问:哪位同学来给同学们描述一下柳树实验的过程?海尔蒙特得出了什么结论?
好的,思路很清晰。那他的实验存在哪些不足?又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呢?(教师给予适当提示)
补充:范·海尔蒙特第一次尝试用实验来说明问题,并用定量的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好,这是海尔蒙特对植物生长奥秘的探索,请大家将实验结论写在91面表格中。
在黑板上画出时间抽,粘贴写有科学家范·海尔蒙特的纸片,简要写出实验结论。
述:紧接着,让我们穿越到18世纪的英国,在这里有位叫普利斯特莱的科学家,对于植物生长奥秘的探究,他设计了一系列巧妙的实验。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四人一组,阅读教材90面的材料二,结合学案去理解普利斯特莱的三个实验。巡视,三个实验的过程是怎样的,对照实验有哪些,分别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述:好,接下来,我想请几位同学到白板上以拖动图片的形式再现普利斯特莱的实验。有哪位同学勇敢的上来?我可以当你的助手。
帮助学生完成实验一的再现,同学们看明白了吗?别忘记阳光了。
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拖动图片展现实验二,请两位同学展现实验三。同学们演示的都很棒。
问:对照实验有哪些呢?请两位同学来回答,同时播放课件来巩固。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18世纪的普利斯特莱能够得出什么结论?(提示当时的科学家还不知道空气的组成成分)黑板上补充时间轴,写出植物能够吸收坏空气,产生好空气的结论。那后来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坏空气其实是什么?好空气呢?
述:由于普利斯特莱的实验太经典了,有很多科学家重复了他的实验。或成功,或失败。
在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莱的实验只有在光下才能成功。这里,你能否利用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装置,设计出一个实验来验证呢?好,对照实验设计的不错,有做科学家的潜质。
又过了几年,科学家才明确植物在光下吸收的是二氧化碳,释放的是氧气。
1845年梅耶的实验表明,植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进行了绿叶遮光实验,得出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结论
述:简单看下实验过程,先将植物放于黑暗处几小时,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至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再经脱色,用碘液进行染色,结果发现未遮光的部位变蓝。当时已经证实了淀粉遇碘变蓝。于是得出植物在光下产生淀粉的结论。
20世纪希尔的实验,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植物在光下产生氧气。
布置任务:好,下面我请三位同学分工合作,到黑板上将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在时间轴上补充完整。其中一位拿着学案,一位负责摆放纸片,一位负责写结论。2-3min
述:其他同学可以参考学案将91面表格补充完整。巡视,请1-2位同学到展台展示表格的填写情况。
聆听、认同
期待
聆听
自学,完成学案
一位同学来描述,并说出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
思考回答:他忽略了阳光、无机盐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填写表格
阅读教材上的材料二,理解三个实验的过程
思考、讨论
两位同学到白板上拖动实验装置的图片,再现普利斯特莱的实验一
学生操作
学生回答
回答
二氧化碳和氧气。
思考,2位同学到白板上,利用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
聆听、思考
聆听、思考实验过程和结论
理解实验过程
3位同学分工合作将时间轴补充完整, 其他同学补充表格
提前让学生对光合作用发现的历程有个整体把握,认识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长期坚持不懈的成果。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锻炼表达能力和培养科学思维
提升设置对照实验的能力
白板拖动图片,再现实验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锻炼思维。
自己设计实验,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分工合作的能力
三、光合作用的定义
好,以上就是植物生长奥秘的探究过程。
活动:再来看教材91面,这里有一棵树,你能否用符号和文字将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这颗大树上表示出来。1min后请学生上黑板写出来。其他同学修改补充。
述: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活动称为光合作用。那光合作用的定义是怎样的呢?请一位同学来描述。
如果用简单的公式来表示,该如何表示呢?请大家根据提示,在学案上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升华:其实这样一个反应式的得出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贡献。原料为二氧化碳是受到哪位科学家的启发?需要水呢?条件为光照,场所,产物为有机物,释放氧气?
2位同学合作,在白板上完成表示。
学生回答: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进行合成,产生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在学案上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参考时间轴来回答
再次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归纳光合作用定义
意识到科学家们的付出和贡献
小结
谈感想与收获
好,这节课已接近尾声,最后请你们谈谈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能听到这样的感想和收获,老师感到很欣喜,这节课的目标也就达成了,下课。
学生一回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具体的原料、条件、场所和产物。也使我意识到,我们要保护森林,多植树,这样空气才会更加清新。
学生二回答:通过科学家们的一系列实验,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
2021学年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案,共3页。
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对照的作用是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