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思路,教学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案例评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对于大部分的基础知识已掌握过关,但难度较大的题目缺乏正确的解题技巧,还未掌握正确的解题规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直是学生难以突破的难点,也是考试的重点。由于缺乏对两个生理作用的本质认识,学生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仅仅局限于死记硬背,容易混淆,更无法灵活应用。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教学资源,深入浅出地突破难点成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说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
(3)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曲线图,说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各强度差异
在曲线中的的对应位置。
(4)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模式图,正确解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于联系。
(2)运用解题步骤快速准确分析曲线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共同承担植物生理活动。
(2)通过对生产实践活动的应用,体验绿色植物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曲线图解读
(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上的应用
2、教学难点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曲线图的解读。
五、教学思路
本节的重点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曲线图,也是一个较大的难点。首先通过列表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两个生理过程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的功能关系。接着通过绘制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关系模式图,直观呈现出叶绿体和线粒体在工作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为解读曲线图做铺垫。并通过不同的曲线图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寻找共同点,突破难点。
针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的综合运用,设计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动手时思考,并应用相关知识解释自己的操作结果,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最后学以致用,回归生活,解释一系列生活中的具体实践活动。
教学方法
1、模型教学法:通过绘制叶肉细胞模式图,将植物的两个生理活动更直观地呈现,突破难点。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八、教学流程图
九、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绿色植物的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十一、教学反思
本节复习课突破了传统的划书、记忆背诵,以及大量练习的模式。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地理解并理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逻辑关系,循序渐进地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教学效果好。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创新空间,如曲线图的选择可以更多样,将影响光合作用的不同因素一一列举,由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共同点,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十二、案例评析
本节课设计的亮点在于不同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优化组合,可以帮助学生拨云见日,成功的突破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合作能力。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考复习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相信有些同学开始觉得跟不上了,这是因为同学们没有打开自己的“知识转换器”——大脑。
复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老师将知识系统化,也需要开动大脑,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储备。
在植物体内,一样有着两个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它们的工作不仅共同承担起植物的生命活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引起学生共鸣,并初步点出叶绿体和线粒体之间的联系。
(二)复习回顾,发现规律
1、请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完成表1的填写。
比较项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场所
原料
产物
条件
能量变化
物质变化
请学生代表上台在希沃课件上填写。
2、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原料产物上的联系:光合作用的原料恰好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的原料也恰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自主填写表格
核对自己的答案,检查上台同学的答案。
通过比较,学生可一目了然地掌握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为理解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关系模式图做好了铺垫。
化繁为简,难点突破
1、与学生一起绘制并正确解读叶肉细胞工作示意图:
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有两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若只考虑两种生理活动中气体的变化,则在一昼夜的时间中,由于光照条件的不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进出情况也不同。
2、出示图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指定任务。
任务:找出图1中各时间段与其相对应的细胞工作图(图2)。尝试分析不同时间段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3、与学生共同分析、归纳
(1)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2)图1中的夜晚时段,由于没有光照,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对应图2中的①。
(3)图1中的黎明时段,因为有光照,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但由于光照很弱,光合作用的强度小于呼吸作用,植物还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对应图2中的②。
(4)随着光照强度的逐渐增强,光合作用的强度也逐渐增强,在日出左右的某个时间点,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对应图2中的③。
(5)图1中的上午时间段,光合作用依然随着光照的增强而增强,逐渐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植物需要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对应图2中的④。
链接中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曲线图解读
展示图3:一昼夜中某植物CO2吸收和释放情况示意图。讲解解题方法。
(1)看坐标:首先确认横坐标和纵坐标代表的意义。如这幅图中,横坐标是一天当中的时间,所以可以根据我们分析的一天当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来解题。纵坐标为CO2的吸收量,其实就是光合作用的强度。
(2)分趋势: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整幅图分为三个区域,横轴以上的区域,横轴以及横轴以下的区域。
(3)比强弱:横轴以上的区域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且越往上光合作用强度越强。横轴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横轴以下区域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细分析:通过对横轴以下的区域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两个黑夜的时间段只有呼吸作用。同时我们还要分析有机物的变化情况。
5、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分析,将一天当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强度对比及有机物的变化填入学案中。
检查学生答案并讲解。
与教师一同绘制图,思考并分析气体的进出情况。
2、小组讨论、展示、评价和交流。
3、与老师共同分析。
尝试自己分析图2中的下午,日落和黄昏3个时间段的不同情况。
4、倾听教师讲解,思考并记录。
5、自主完成学案。
以模式图进行分析、突破难点,可以直观地呈现出叶绿体和线粒体在工作过程中,两种气体的释放和利用关系。
不同的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只是简单化,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光照的变化与叶绿体、线粒体两个能量转换器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通过技巧讲解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快速理清思路,缩短解题时间。
(三)实战演练,反馈提高
例1:下图4是某树叶的外形示意图,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叶的结构来看,物质①、②是通过叶的 进出叶片的。
(2)若此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则①代表的物质是 ,④代表的物质是
③物质在植物体内上升的主要动力来自 作用。
(3)若此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则①代表的物质是 ,②代表的物质是 。
(4)若植物表现为不停的生长,则其光合作用的过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呼吸作用的过程。
图4
例2:图5是一天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活动强度示意图,请分析:
(1)曲线 代表光合作用,曲线 代表呼吸作用。
(2)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强的时间段是 点,此期间,植物的有机物一直增加,所以一天中,有机物积累量、空气中氧含量最高的时间是 点。
(3)光合作用最强的时间是
点。
图5
例3:
在图6中c点光合作用强度比a点强,主要是因为c点
比a点强。
(2)b点光合作用强度比c点强,主要是因为b点 比c点强。
(3)由此可见,光合作用强度与 和 有关。
图6
思考,回答问题。
以中考题的形式呈现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明白中考考什么及怎么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做题的过程中,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
选择不同的题型旨在进口中考脉搏,通过梯度训练,帮助学生找准新课标设置的坐标,找准中考的命题旨要。学生在训练过陈总,还能巩固知识,实现学习的延伸。
(四)学以致用,归纳提升
1、展示一棵带有黄叶子的树的简图,提问:
(1)如果你是园丁,你会怎样修剪这棵树?
(2)除了减少枯叶的呼吸消耗,水和无机盐也至关紧要,那怎样保证根部的正常呼吸呢?
(3)当这棵树开始结果时,可以怎样提高果实的产量呢?
提示:结合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两方面思考。
(4)如何对这些水果进行保鲜?
(5)地窖能否一打开就下去拿菜?
练习总结,展示应用练习,请学生上台做题。
1、应用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枯黄的叶子不进行光合作用,但还是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及时松土排涝。
可以通过提高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夜间温度低的地区晚上呼吸作用弱,也可减少有机物消耗。
低温保存,或者放在保鲜袋中。通过抑制呼吸作用保存。
(5)不能,储存的水果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贸然进去可能会缺氧窒息。
思考,回答。
再次内化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对具体问题的运用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每一天的复习都是为了最后的丰收,课本的知识就像是土壤中丰富的水和无机盐,需要同学们主动吸收。而老师的讲解更像是阳光,给同学们更多能量的来源。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自己身体中的“知识转换器”——大脑,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储备。
祝同学们中考顺利,收获硕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导入,自学指导,巩固练习,拓展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第五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 绿色植物的一生第五节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开花,花的结构,果实的结构 果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