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背景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物圈是什么,空气的成分,全球变暖,生物圈二号,探究实验,想一想,蒸腾作用的过程,叶片的气孔,蒸腾作用的意义,小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氧循环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
氮气:78%氧气:21%二氧化碳:0.03%
一个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气,消耗其中约1千克的氧。当空气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8%时,人就会昏迷、窒息,甚至死亡。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1公顷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氧气和二氧化碳不再平衡会怎么样?
1991年,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个耗资巨大规模空前的“生物圈二号”实验。“生物圈二号”是一个巨大的封闭的生态系统,位于美国亚利桑拿州,大约有两个足球场大小。从外观看,它很像科幻片里建在月球上的空间站。依照设计,这个封闭生态系统尽可能模拟自然的生态体系,有土壤、水、空气与动植物,甚至还有森林、湖泊河流和海洋。1991年,8个人被送进“生物圈二号”,本来预期他们与世隔绝两年,可以靠吃自己生产的粮食,呼吸植物释放的氧气,饮用生态系统自然净化的水生存。但18个月之后,“生物圈二号”系统严重失去平衡:氧气浓度从21%降至14%,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输入氧气加以补救也无济于事;原有的25种小动物,19种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植物也无法繁殖。事后的研究发现:细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机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作用,被“生物圈二号”的混凝土墙所吸收,又打破了循环。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你认为哪种方案设计得更合理?
1.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2.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来自哪里?
3.这些水分从植物体的什么器官
什么部位散失出来的?
这个实验应设计成什么样会使实验效果更为明显?
提示:1.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的水却往高处流呢?”动力是什么?2.夏天洗澡后,人们会感到凉爽,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的温度吗?
1. 促进水的吸收和运输。2. 促进了植物体内溶解在水中无机盐的运输。3. 降低了叶片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照射而
灼伤叶片。
一株玉米从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
1.植物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水呢?
2.吸收的水分中大约99%的水到哪里去了?
3.水是从哪儿?
植物吸入体内的水分,只有1%左右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分却被蒸腾掉了。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还稳定了水循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获奖课件ppt,共51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背景图ppt课件,文件包含7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pptx、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自主预习,重难•合作探究,基础•限时达标,生活环境,物质基础,循环利用,二氧化碳,相对平衡,森林的破坏,叶的气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