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3+坐标图像题知识总结经典例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3+坐标图像题知识总结经典例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pH变化的图象,与溶液相关的变化图象,金属与溶液反应的图象,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变化图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6 坐标图像题 一、有关pH变化的图象1. pH(0~14)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溶液的pH溶液的酸碱性pH<7酸性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pH=7中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2. 酸(碱)溶液稀释时及酸碱中和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图象分类稀释酸溶液稀释碱溶液往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往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图象 分析起点pH<7,加水,pH逐渐增大,无限接近7起点pH>7,加水,pH逐渐减小,无限接近7起点pH<7,加碱溶液,pH逐渐变大,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再继续加入碱溶液,pH>7起点pH>7,加酸溶液,pH逐渐变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再继续加入酸溶液,pH<7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A. 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烧碱溶液B. 表示稀释等质量30% H2SO4和10%H2SO4C. 表示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D. 表示将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入等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2. 已知,常温下氯化钡、氯化钠的水溶液中呈中性,向含有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的X,溶液pH与滴入X的质量的关系如图6-1-1所示,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D )A. NaOH溶液 B. H2O C. AgNO3溶液 D. Na2CO3溶液二、与溶液相关的变化图象1. 物质溶解时溶液、溶质、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图象过程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A溶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A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图象分析溶质A质量及质量分数从零开始不断增大,当达到饱和时不再变化溶质A加入后继续溶解,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刚开始大于零),当达到饱和时不再变化原饱和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A,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溶质B加入后溶解,溶液质量增大,由于A质量不变,所以A的质量分数变小,当B达到饱和后,溶液质量不变,A的质量分数也不变2.溶液稀释或温度变化时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图象过程溶液稀释溶液升高温度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饱和溶液)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不饱和溶液)图象 分析水加入后,溶液质量变大,但溶质质量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但不为零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大,没有析出溶质,故溶质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析出溶质,故溶质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在溶液达到饱和之前,不会析出溶质,当达到饱和后开始析出溶质,故溶质和溶质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变小 3. 溶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图象过 程向一定量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或浓硫酸)向一定量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铵固体图 象分 析溶质溶解时放热,温度升高,后随时间的变化而慢慢恢复至室温溶质溶解时吸热,温度降低,后随时间的变化而慢慢恢复至室温 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象不正确的是( D )60 ℃时,10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然后再将溶液逐渐冷却到40 ℃。下列能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分数a%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的是 ( A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B )A. 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B. 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C.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D.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至原温度三、金属与溶液反应的图象四、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变化图象1.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量的变化甲图,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减少,反应物有剩余。乙图,反应物完全反应 2. 化学反应中生成物质量的变化(1)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甲图,随着反应进行,生成物不断增加,反应结束后,生成物质量不再增加。乙图,加入了催化剂,会加快反应速度,时间更短,但生成物总质量不变(2)一种物质和多种物质的反应(涉及优先反应原则)一种物质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H+ 与OH- 优先反应原则,例如: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NaCl的质量如图甲,生成CO2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因为稀盐酸先和Na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Cl,当NaOH完全消耗完后,稀盐酸再与Na2CO3反应生成CO2(3)一种物质和多种物质的同时反应Ba(OH)2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Ba2+ 和SO42- 结合生成BaSO4,H+ 与OH- 反应生成H2O , 两个反应同时进行,不分先后 3. 与CaO、Ca(OH)2有关的图象(1)一定温度时,向水中加入CaOCaO与H2O反应的初始,生成的Ca(OH)2全部溶解在水中,溶质的质量由零逐渐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达到最大;随着CaO的继续加入,水越来越少,同时反应放出热量,溶质开始减少,直至水全部反应完,此时无溶质存在(2)向Ca(OH)2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CaO与(1)相似,但起点不是原点(3)向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CaO加入CaO之前,溶液处于饱和状态,溶质质量最大;随着CaO的加入,CaO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的同时放出热量,溶剂减少,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开始减少,当水反应完时,溶质的质量为零(4)向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CaO随着CaO的加入,CaO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的同时放出热量,溶剂减少,溶解度减小,溶质(或溶液)质量减少;当CaO反应完后,溶液温度又慢慢降低,部分因温度升高而析出的溶质又溶解到溶液中 4. 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或元素种类)的变化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或元素种类)不变5. 化学反应中不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催化剂(或杂质)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6. 根据曲线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且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增加的质量总和。图中反应物是KNO3,生成物是KNO2和O2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D )A.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 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C. 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D. 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2. 黄铜的颜色与黄金相似,在生活中常常误认为黄金。兴趣小组为探究某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含量,向10.0g该黄铜中加稀硫酸,测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D )A.a点时,锌有剩余B.c点时,硫酸没有完全参与反应C.该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为44%D.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29%3. 某工厂废液中含有AgNO3、Cu(NO3)2两种溶质,取部分废液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锌粉,测定所得溶液中某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同时得到以下结论,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C ) A. 图中纵坐标表示Cu(NO3)2的质量B. 在a点表示的溶液中加稀盐酸,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C. c点时烧杯中有两种金属单质,d点时烧杯中有三种金属单质D. 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无气泡产生4. 某溶液中溶质可能是HCl、Na2CO3、H2SO4、CuC12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溶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样品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和H2SO4B.b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C.c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OH-D.沉淀出现前烧杯内溶液的pH不断增大 1.如图所示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C )A.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B.FeCl3催化H2O2溶液的分解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至过量D.等质量的铁、锌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D )A.图A是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图B是将等质量的镁条和锌片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中C.图C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图D是实验室电解水 3.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 )A.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B.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D.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4.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D )A.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5.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B )A.①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B.②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铝粉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C.③表示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D.④表示铁和AgNO3溶液反应6.下列图像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C )A.图A是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B.图B是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白磷C.图C是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图D是向一定质量的蒸馏水中逐渐加入生石灰7.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C )A.图①:蜡烛在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CO2体积分数的变化B.图②: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不断加入Na2CO3和NaHCO3溶液,产生气体质量的变化C.图③:在高温下,向Fe2O3固体中通入CO,固体质量的变化D.图④: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8.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C )A.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向一定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D.向一定量的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A.图A是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B.图B是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C.图C是浓硫酸长时间敞口露置于空气中D.图D是向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镁粉和铁粉2. 以下四个图像与对应操作描述不相符的是( A )A.图A是水通直流电B.图B是加热分解高锰酸钾C.图C是向20mLpH=13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pH=1的盐酸D.图D是t℃时取溶质质量分数为w的KNO3饱和溶液20g,升高温度至90℃3. 下面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B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用等质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氢氧化钠溶液加足量的水稀释4. 下列各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D )A. 电解水B.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C.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D.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5.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 A )①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②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③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④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A.1个 B.2个 C.3个 D.4个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D )A.图A是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B.图B是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C.图C是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D.图D是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7. 下列图示与相应的文字描述完全符合的是( D )A.图A是加水稀释NaOH溶液B.图B是加热分解KMnO4固体C.图C是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CaOD.图D是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KOH溶液8. 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①CH4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②向Ca(OH)2饱和溶液中加少量CaO③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铁粉、锌粉(铁粉与锌粉质量相等)④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与稀硫酸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测溶液的导电能力(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9. 下列各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 B )A.向含有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B.向等质量的锌粉、镁粉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稀硫酸C.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入水D.向一定质量的镁粉和银粉固体混合物中逐滴加入Cu(NO3)2溶液 10. 图像能直观体现化学中的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C )A.图A是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汞得到氧化汞B.图B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C.图C是两份等质量、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D.图D是向等质量的Zn和Mg中分别滴加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考202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3 坐标图像、标签、表格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备考202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3坐标图像标签表格题解析版docx、备考2023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全国通用专题03坐标图像标签表格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突破:图像总结,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溶解度曲线,生成物质量或质量分数与时间,向溶液中加水稀释pH变化,金属与酸的反应图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题1+物质的分离与除杂知识总结经典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原则——“不增,常用的除杂方法,常见物质的除杂,常见离子的除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