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练习)(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练习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原卷版).docx
    • 解析
      练习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版).docx
    • 知识点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讲解).docx
    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练习)(全国通用)01
    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练习)(全国通用)02
    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练习)(全国通用)03
    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练习)(全国通用)01
    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练习)(全国通用)02
    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练习)(全国通用)03
    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练习)(全国通用)01
    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练习)(全国通用)02
    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练习)(全国通用)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练习)(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练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知识点0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知识点讲解docx、练习0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版docx、练习0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原卷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练习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选择题

    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较乙图小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较乙图大

    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EF处的坡度比E'F'处小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M点在N点的东北方N点在M点的西北方M点海拔可能是58N点海拔可能是58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

    【答案】1D  2A

    【解析】1.据图可知,甲图相邻两条纬线间隔30″,乙图相邻两条纬线间隔1′,所以乙图实际距离大,乙图实际范围大;甲乙两地相对高度相同,但甲图实际范围小,所以EF之间坡度大,①③正确,②④错误,D项正确。故选D

    2.根据经纬度排列判断甲图为北纬、东经,乙图为南纬、西经,两地经度差小于180°,可判断出M点在N点的东北方;M点海拔大于50米小于60米,N地海拔大于60米小于70米,①③正确,②④错误,A项正确。故选A

    构造等高线是指在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岩层的形态。下图为某区域同一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地质构造是(  

    A.向斜山 B.背斜山 C.向斜谷 D.背斜谷

    4.图中甲处该岩层的埋藏深度可能是(  

    A480 B360 C420 D280

    【答案】3B  4B

    【解析】3.根据材料构造等高线是指在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岩层的形态。图中构造等高线弯向低值,中心岩层海拔高,岩层向上弯曲,地质构造为背斜;地形等高线弯向低值,中部海拔高,地形类型为山地。综上所述,图示地质构造是背斜山。故选B

    4.图中甲处海拔高度为400~450米,岩层的海拔高度为70米,因此埋藏深度为330~380米之间。故选B

    下图图1为北半球M聚落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其中OP实际水平距离为333米。图2为沿QP一线所做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OP的坡度角最接近于(  

    A26° B42° C48° D75°

    6.下列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O处能看到聚落M

    B.乙处植被与该区其他区域不同是因为地表水缺乏,表土水分条件差所致

    C.图2中甲乙坡地均属于山脊

    DQOP为向斜谷

    【答案】5B  6B

    【解析】5.由材料信息可知,OP实际水平距离为333米;由图中等高距可知,OP的高差为500-200=300米,OP坡度正切值=300÷333=0.9,利用正切值tan45°=1可知,OP的坡度角最接近于42°B正确。26°的正切值数太小、 75°的正切值太大,48°的正切值大于1,不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6.根据图1中等高线从OP,中间有山顶的阻挡,所以在O处不能看到聚落MA错误。根据图2中的信息可知,乙处植被位于石灰岩上,石灰岩透水性强,地表水下渗强烈,表土含水量小,B正确。图2中甲坡即图中OQ处等高线凸向等值线高处,是山谷,乙坡处等高线凸向等值线低处,属于山脊,C错误。根据图2若层的向下弯曲形态可判断,其地形为向斜山。D错误。故选B

    读下图某区域等高线图(比例尺1:20000),完成下面小题。

    7.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库大坝,坝顶高程为152米,坝高可能为(  

    A49 B85 C102 D129

    8.大坝建成后,当水库的蓄水位达到150米时,下列四地中肯定被淹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该水库放水时,在坝前会形成一道道壮观的人工瀑布。若要拍摄一张该景观的照片,图中四个地点中最佳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7B  8B  9D

    【解析】7.读图可知,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库大坝,坝底的海拔范围是50-100米;坝顶高程为152米,则坝高可能为52-102之间,最可能是80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大坝建成后,当水库的蓄水位达到150米时,四地中乙地位于蓄水区,且海拔在100~150米,肯定被淹没的是乙,B正确;甲、丁海拔大于150AD错误;丙地位于蓄水库区下游,不会被淹,D错误。故选B

    9.由所学知识可知,拍摄水库瀑布景观的照片,应在瀑布附近,仰视、俯视拍摄,图中四个地点中最佳的是丁,D正确。甲乙看不到瀑布,AB错误;丙处距离太远,效果不好,C错误。故选D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高差范围约为(  

    A350~450 B400~500 C450~550 D500~600

    11.站在图中H处能看到(  

    A B C D

    12.下面四幅地形剖面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PQ一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  

    A

    B

    C

    D

    13.某同学绘制的PQ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PQ之间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垂直比例尺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水平比例尺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答案】10C  11D  12A  13B

    【解析】10.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及指向标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m,该区域最南部海拔最低,为50—100米;三个山峰中,最东部的山峰海拔最高,海拔为550—600米,二者交叉相减,可知图中高差范围约为450米~550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H处到点之间的等高线先稀疏后陡崖,相当于二者之间存在凸坡,所以从H处看不到点,A错误。H位于中部山峰西侧,点位于山峰东侧,二者不可见,B错误。点西侧有山脊,所以站在图中处看不到点,C错误。H点和点没有障碍物阻挡,所以站在图中H处可以看到点,D正确。故选D

    12.由图示信息可知,PQ一线经过三个山峰,所以BD错误。PQ一线经过地区的最高点就是东部山峰的山顶,海拔为550—600米,即大于550米,A图最高海拔在550米以上,C图最高海拔低于550米,A正确,C错误。故选A

    13.由题意可知,要想了突出PQ之间的地形起伏,要适当的扩大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可以保持不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该地在某一次暴雨时形成了多处崩塌地(图中阴影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对图示区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最低海拔可能为265m B.甲、乙间水平距离约为18km

    C.丙处可以察看到处崩塌地 D.丁处可以察看到处崩塌地

    15.对崩塌地的描述,确定的是(  

    A形成的高差最大  B崩塌地坡度最小

    C崩塌物体量最小  D崩塌物落向南方

    16.暴雨过后,乙处径流的泥沙可能来源于崩塌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14B  15D  16C

    【解析】14.图中等高距为20米,最低点位于乙地以西、地以北,最低海拔在260米以下,A错误。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km,甲乙之间距离约为4.5cm,甲、乙间水平距离约为18kmB正确。丙处和处之间有山脊遮挡视线,丙处看不到处崩塌地,C错误。丁处和处崩塌地之间有东西向分水岭遮挡视线,丁地看不到地,D错误。故选B

    15.据图判断,地与相比,地跨越的等高线较多,地高差更大,A错;①②地跨越的等高线基本相同,崩塌地南北较长,坡度较小,B错;①②③④四地相比,地崩塌面积最小,崩塌物体积量最小,C错;地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地势北高南低,滑坡体朝南,故D正确。故选D

    16.暴雨过后,山谷处会形成径流,有坍塌地的山谷含沙量较大。据等高线分布判断,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乙地东南方丙、三处是山谷,暴雨后处坍塌地泥沙会被径流带到乙处,乙地位于河流下游,②③两地的塌方汇入河流中,含沙量最大,C正确。处坍塌地所处山谷位于乙地下游,乙地、地之间有东西向的分水岭,坍塌地位于分水岭南侧,①④不是乙地泥沙来源,ABD错误。故选C

    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示意图,2021年国庆期间某探险队来到该地进行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该探险队欲在陡崖处进行从崖顶到崖底的绳降活动,最合适的绳长为(  

    A55 B85 C105 D125

    18.国庆期间,该探险队观察到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溪水淙淙  B.乙处位于阴坡

    C.丙处适合看日出  D.丙处不能欣赏到丁处景观

    【答案】17C  18D

    【解析】17.读等高线图可知此图的等高距是20米,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陡崖高度计算公式是:等高距×(陡崖重合等高线条数-1) ~等高距×(陡崖重合等高线条数+1),所以20×(4-1) ~20×(4+1) ,即本题中陡崖高度的范围是60~100米,绳长应略大于陡崖高度,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

    18.由图可知,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不能形成河流,A选项错误;乙处为山谷的北坡,朝南为阳坡,B选项错误;丙处中间低,四周高,看不了日出,C选项错误;丙处海拔低等高线密,丁处海拔高等高线疏,丙丁所在的坡为凸坡,丙无法看到丁,D选项正确。故选D

    下图为二战时欧洲西部某次战役使用的等高线作战图。主阵地负责伏击敌军,前沿观察哨负责快速发现敌军,用无线电向指挥部汇报位置,开战后需安全地撤回主阵地协同作战。指挥部负责指挥全局,为前后方通讯信息枢纽,且有一定后勤、医疗功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最佳的前沿观察哨和指挥部位置分别是(  

    A地和 B地和 C地和 D地和

    20.伏击主阵地的布置可能主要考虑(  

    公路拐弯,车速较慢陡坡凸坡,易守难攻坡度平缓,易于出击森林较密,利于隐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19B  20C

    【解析】19.前沿观察哨负责快速发现敌军,应位于视线良好,不被地形阻挡,利于观察的地方,由敌军车队行进方向可知,地可以在整个敌军行进线路上快速发现敌军,适合设置观察哨,地符合;位于主阵地西侧,在敌军行进路线的后方,较为安全,B正确。在开战之后都无法安全撤回主阵地,A错误。地是最晚发现敌军的地方,且距主阵地远,不利于指挥全局,C错误。距离敌军不够近,不适合做观察哨,且地在主阵地后方坡地上,不利于观察敌情,D错误。故本题选B

    20.公路拐角,车速会变慢,有利于防止敌军加速逃跑,正确。该地是陡坡凹坡,错误。主阵地等高线密集度,坡度较陡,错误。当地森林较多,利于隐蔽伏击,正确。C正确,ABD错。故选C

    通过地质勘探,取出地下岩层的岩芯,可以推测地下岩层的地质构造。如图为我国江西省某地等高线图和同一地质特征的岩芯埋藏深度图,图中岩芯所处的岩层厚度为50米。完成下面小题。

    21.有关丙处描述正确的是(  

    A.在丙岩芯处可以找到丰富的石油 B.该处地貌未经历外力侵蚀作用

    C.外力作用是形成丙处地貌景观的主要动力 D.岩芯的岩层厚度由内力作用决定

    22.乙处土层厚度明显比甲处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A.甲处坡度小  B.乙处坡度大

    C.甲处植被覆盖率低  D.乙处土质疏松

    【答案】21A  22C

    【解析】21.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岩芯底端埋藏深度数据可得丙处岩芯底端海拔是150-250米,南北两侧岩芯底端海拔为100米,最外侧岩芯底端海拔为50米,由此得出岩层形态为向上拱起,属于背斜,背斜是良好的储油结构,因此可能找到丰富的石油,A正确。丙处为背斜形成的山脊,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内力作用,C错误。地貌一旦形成,一般会收到外力作用的影响,B错误。岩芯的岩层厚度主要由外力作用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决定,D错误。故选A

    22.根据题干可知位于我国江西省,属于东部季风区,结合甲处等高线稀疏,乙处等高线较密集可得:甲处坡度小,地形平坦容易沉积会使得土层较厚,A错误。乙处虽坡度大,但坡度大不会使得土层厚度大,B错误。甲处植被覆盖率低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土层变薄,C正确。乙处土质疏松会导致水土流失,从而会使得土层变薄,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C

    展线是一种为了克服高差障碍,通过延长线路长度,让火车顺着地势盘旋上坡或下坡的铁路建设方法。美国特哈查比展线(35.2°N,118.5°W)建成于1876年,至今仍有火车通行,吸引众多铁路爱好者前往观赏。下左图为特哈查比展线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某铁路爱好者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右图的拍摄地点最可能位于左图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4.晴天,隧道内部太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地方时为(  

    A75:45 B718:15 C112:00 D115:30

    【答案】23D  24B

    【解析】23.图中车厢在隧道上方,比火车头的海拔高,说明火车在下坡。据左图中海拔分布,可判断出下坡的行驶方向为朝西,因此只能在丁地面朝隧道拍摄,才能得到右图中的照片。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4.据左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出隧道的走向为西北一东南向。当太阳光线与隧道走向一致时,内部被照射的面积最大。ACD时刻,太阳光分别是日出东北、正午正南、日落西南方向射来,不容易照射到西北一东南向的隧道内部;B时刻是7月,日落西北,太阳光从西北方向射来,与隧道走向一致,且日落前(18:15)太阳高度角较小,使得内部被照射的面积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部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暑期,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赴我国东南某沿海森林公园进行野外考察。下图示意该小组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分布。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地势特征。

    2)指出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地区最适宜搭帐篷宿营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3)分析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答案】(1)地势中部低,北部、西南高;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2)丁地。理由:丁地地势稍高,避开了山谷洪水、河边洪水、泥石流等灾害;离水源近,取水方便;坡度较缓,适合搭建帐篷的区域较大。

    3)森林公园,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地势落差大,河流相对较短,水流速度快;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河流无结冰期;径流量变化较大等。

    【解析】本题以我国东南沿海某森林公园野外考察为背景材料,涉及等高线的判读、等高线的应用、河流水文特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1)根据材料中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地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m以下,多丘陵、平原地形;中部海拔低,北部和西南高部海拔高。

    2)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露营最好选择平坦开阔、地势落差小的地区。结合图示可知,丁地海拔较高,说明丁地地势较高,避开了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且丁地距河流较近,方便取水;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适合搭建帐篷的区域较大。甲地和丙地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不适合宿营;乙地海拔较高,晚上寒冷,不适合宿营。

    3)根据所学知识,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季节变化有无结冰期、有无汛期、河含沙量等。据材料可知,该地为森林公园,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读图可知,该区域河流经过地区等高线密集,河流相对较短,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该地在我国东南地区,我国南方降水量大且集中于夏季,因此该地河流水量大,季节变化较大;我国东南部位于亚热带,河流没有结冰期。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桔槔井灌工程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土壤以砂壤土为主,桔槔是一种井上汲水的工具,用数根十米左右直木或竹竿,一根竖立河边或井边,一根用绳子横挂在坚木的顶上,横木一端系重物(大石块),一端用长绳或竹竿挂上木桶,利用杠杆原理汲水,桔槔吸水灌溉,水顺着沟渠流入田中,再滲入地下,回流入井,当地人这种利用桔槔提水的井称为拗井,桔槔井灌是当地主要的灌溉方式,据调查,近年来拗井数量迅速减少,目前仅剩千口左右,左下图为桔槔汲水图,右下图为我国某镇部分区域简图。

    1)右图中河流还有一条支流,试在图中用单线条绘制补充完整。

    2)指出过去该地区拗井众多的有利条件。

    3)频繁汲水会使拗井水位下降,为维持拗井水位,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答案】(1)如下图:

    2)土壤以砂壤土为主,有利于地下水渗透与流动;地势较低,有利于周围地下水汇聚;制作桔槔所需的木材、竹竿及石块丰富,可就地取材;使用简便,适合个体劳动者使用。

    3)在附近河流修建拦河堰坝,增加区域地下水补给量;修筑池塘、水库蓄水,增加地表水的下渗量。

    【解析】本题以桔槔井灌工程的相关材料为载体,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1)河流位于山谷中,等高线由数值小的向数值大的一侧弯曲,在图中相应位置绘制即可,如下图:

    2)根据材料土壤以砂壤土为主可知,当地土质条件有利于地下水的流动与渗透。结合图中等高线信息可知,该地地势较低,有利于周围地区地下水的汇集,地下水资源丰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拗井需要利用竹子、石块、木材等工具,该地位于浙江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桔槔取水工具的原料丰富。这种拗井制作简单,易操作,成本较低,适合个体劳动者使用,利于在当地广泛运用。所以过去该地区拗井众多。

    3)为维持拗井水位,需要增加对地下水的补给。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可以建设拦河堰坝,增加河流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根据图示中水域等信息可知,该可以建设池塘、水库等设施,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增加对地下水的补给量。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某河流干支流(局部)略图。图示区域内丰水期与枯水期水位相差6m,河漫滩形成速度较快,河漫滩上有小范围季节性农作物种植。

    1)简述图中河流干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支流入口处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3)科考队在样本区域绘制等高线(等高距0.4米),研究干流南北两岸地形差异。指出与乙区相比甲区等高线的不同特点。

    4)判断图示河漫滩上农作物种植的时空特点。

    【答案】(1)流速较慢,有结冰期,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大(丰水期出现在夏季),含沙量较高。

    2)泥沙被干流带走,不易沉积,位于凹岸,侵蚀作用强烈。

    3)排列密集,海拔值较小且递增方向不同(向北递增),比较弯曲。

    4)时间特点:处于枯水期(冬季半年或旱季),空间特点:位于南部(靠近)丰水期河岸。

    【解析】本题以我国华北地区某河流干支流略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水文特征、河流的外力作用以及农业区位选择,考查学生结合区域特征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1)根据文字材料可知该河流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冬季最冷月气温小于0℃,因此有结冰期。由图片材料可知河道弯曲,有宽阔的河漫滩形成,说明干流流速较慢。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因此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出现在夏季。河漫滩形成的面积较大可知该河流含沙量较大,泥沙沉积量大。

    2)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沉积。上题已分析该地河流含沙量较大,因此没有形成的原因主要从流速较快来入手。该河流支流入口处没有形成三角洲,主要是因为支流入口处位于干流凹岸,凹岸侵蚀强烈,流速较快,泥沙不易堆积。另外,支流的入口处可能由于地势落差大,流速快,不利于泥沙的沉积。

    3)绘制样本区域等高线(等高距0.4米),目的是研究干流南北两岸地形差异。图中甲区域位于河流凹岸,河岸凹岸侵蚀作用强烈,因此甲河岸较陡,等高线密集。乙区域位于河流的凸岸,凸岸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沉积,因此乙河岸坡度较缓。与乙区相比,甲区等高线排列密集,海拔值较小且递增方向不同(向北递增),比较弯曲。乙区域等高线稀疏,且向南递增,两地的等高线数值递增方向不同。

    4)河漫滩上农作物种植的时空特点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别描述。时间上:由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的时间会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因此时间特点为处于枯水期即冬半年或者旱季。空间分布特点:该地区南部为河漫滩,土壤肥沃,地形更平坦,因此种植空间特点会呈现出位于南部;同时要靠近水源,方便农业取水,因此为位于南部(靠近)丰水期河岸。


     

    相关试卷

    解密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讲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解密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讲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密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层训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解密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层训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解密0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解密0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层训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14 选修地理-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练习)(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14 选修地理-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练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练习14选修地理解析版docx、知识点14选修地理知识点讲解docx、练习14选修地理原卷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0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练习)(全国通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