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专项练习】2021年中考化学分类汇编总复习
【专项练习】2021年中考化学分类汇编 08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
展开
这是一份【专项练习】2021年中考化学分类汇编 08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文件包含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知识讲解doc、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巩固练习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总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Na和K得出,钠元素和钾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B.CO2的过多排放形成酸雨C.CO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2.2011年10月,“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了把CO2压缩、液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方法。关于封存CO2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CO2分子间有间隔 B.CO2气体较易液化C.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D.大气中CO2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3.常温下块状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刚开始能产生气体,但很快就停止产生。而将大理石粉末逐步加人足量稀硫酸中却能持续产生气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或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只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必须直接接触才会发生化学反应 C.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化学性质不同 D.硫酸钡粉末也可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而溶解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纯碱属于碱 B.不锈钢属于纯净物C.干冰属于氧化物 D.C60属于化合物5.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6.(2020•宁波模拟)没有现成的CO2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选用如图中的部分仪器,装配成一个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CO2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 )A.abcd B.abdf C.acde D.abde 7.(2020•上海一模)甲乙是某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 C.甲装置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二、填空题8.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若A为黑色固体,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_。(2)若C为难溶性钙盐,写出由E→D的化学方程式 。(3)图中所示的所有转化的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9.用右图装置在实验室收集一瓶C02进行性质实验,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3)检验C0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若火焰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4)Na、Mg等活泼金属可以在CO2中燃烧。某同学收集到一瓶CO2后,通过实验验证Mg条能够在CO2中燃烧。下列物品中他需要使用的有______。 ①酒精灯 ②铁架台 ③坩埚钳 ④砂纸 ⑤试管夹 ⑥蒸发皿10.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组装是一个改进的过程,请观察下列装置并回答相关问题。(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根据A 装置的适用条件改进后得到B 装置,其中仪器c 的名称是 。(3)从上述装置中选出一种用于收集氢气,对应的编号是______。(4)E装置从a、b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C、D 装置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现用A、E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氧气,连接A装置的应是______口(选填“a”或“b”)。11.请结合下列常用的仪器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b ;e 。(2)上图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有 (填序号)。(3)选择上图中的 (填序号)可组合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在不添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检查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 。 (4)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上图中的 (填序号)装置;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需将气体通过盛有 的i装置。(5)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时,除上图有关仪器外,必须添加的仪器不包括下列中的 (填序号)。 A.玻璃棒 B. 蒸发皿 C.水槽 D.分液漏斗 12.实验室按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检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开始前,先应检查装置A的______________。(2)用装置A来制取CO2,所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写化学式)。(3)若要用装置B鉴定CO2,在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当将标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当将标①和③的导管口连接时,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5)烧杯D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当将标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2020•安徽省模拟)小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试时,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1)小华要制取二氧化碳,应该从以上药品选择石灰石和 ,理由是 ,不选择木炭和氧气的理由是 。(2)下图是小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下同) ,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3)用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 气体,原因是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上图字母)。(4)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填字母)。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15.在一次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用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小明将这一情况报告老师,老师鼓励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究。 [提出问题] 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 ①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 ②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③还可能是 。 [设计实验](1)验证猜想①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________的石块,加入质量相同、 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2)验证猜想②是否成立,对盐酸的要求是 。 [交流讨论] 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若要做到精确比较,应该测量的实验数据是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用此方法探究“催化剂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答出两点即可) 等。16.(2020春•陕西月考)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有多种用途,实验室还可用装置A制氧气,写出用装置A制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装置B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写化学式) ,能说明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3)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一段时间后,观察到D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5)用装置E收集CO2,气体由导管 (选填“c”或“d”)进入。 【答案与解析】1.【答案】B【解析】酸雨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硫、氮氧化物所致,与CO2没有关系。2.【答案】C【解析】CO2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酸雨则主要是由硫氮氧化物与雨水化合后形成酸引起的。3.【答案】B【解析】大理石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会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使反应很难继续进行下去;而选择粉末状的大理石逐步加入,可以保证大理石可以跟稀硫酸充分接触,使反应能够持续进行。4.【答案】C【解析】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5.【答案】C【解析】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有明显区别。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人工降雨也是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CO具有还原性,可燃性以及毒性。6.【答案】C 【解析】A、abcd连接时,固液不能分离,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选项错误。B、abdf,制二氧化碳不需要酒精灯,故选项错误。C、装配成一个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CO2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acde,当关闭c中的开关,盐酸从c中被压会回烧杯中,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故选项正确。D、abde没有开关不可行,故选项错误;故选C。7.【答案】D 【解析】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气体才会顺利导出,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甲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也与甲装置具有的功能不同,因为乙中固体与液体不能分离,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8.【答案】(1)C CO (2)CO2+H2O=H2CO3 (3)置换【解析】(1)因A为黑色固体,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物质,故A为碳(C)。碳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还能和氧气反应,故B为CO,E为CO2。(2)C为难溶性钙盐,则C为CaCO3,D为H2CO3。9.【答案】(1)A:长颈漏斗 B:集气瓶 (2)一段时间水柱液面不下降 (3)集气瓶口 (4)①③④【解析】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是压强变化。通过一定的方法(如改变温度)使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比较明显的现象。验满与检验是两个不同的操作,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只能放在瓶口;固体物质直接在集气瓶中燃烧,需要夹持工具、引燃工具,所以需要坩埚钳、酒精灯、砂纸等工具。10.【答案】(1)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2)锥形瓶 (3)D 或E (4)a【解析】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适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适宜用向下排空法;用E装置也可收集氧气,氧气B进A出。11.【答案】(1)锥形瓶 量筒 (2)c (3)ab或ac 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在漏斗颈内若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4)g 澄清的石灰水(5)CD 【解析】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确定需要使用的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中常用此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过滤操作所必须的主要仪器包括:烧杯、漏斗和玻璃棒。12.【答案】(1)气密性 (2)CaCO3 HCl (3)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4)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5)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解析】任何涉及到气体的装置,在进行实验之前,都要进行气密性的检查,防止漏气。实验室一般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酸可以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高低蜡烛实验一方面能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同时也说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13.【答案】(1)稀盐酸 能连续反应,便于收集,不产生HCl气体 有气体参加反应,气体产物不便收集(2)cabd d(3)氧气 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与制取CO2相同 【解析】(1)小华要制取二氧化碳,应该从以上药品选择石灰石和稀盐酸,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反应速度适中,操作安全方便,便于收集;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制取的气体不纯净;不能选择木炭和氧气,因为有气体参加反应,气体产物不便收集。(2)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向试管中装入石灰石)→倒(注入稀盐酸)→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cabd;操作有误的是d,因为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不能伸入瓶中。(3)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还可以制取氧气,原因是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与制取CO2相同。14.【答案】(1)酒精灯 锥形瓶 (2)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3)A (4)①b ②CaCO3+2HCl=CaCl2+H2O+CO2↑ 紫色石蕊试液【解析】(1)读图可知a为酒精灯,b为锥形瓶。(2)双氧水为液体、二氧化锰为固体且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B;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3)制取氨气的反应物为两种固体且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A。(4) ①打开K1、关闭K2时,Ⅱ装置的收集方法为向下排空气法,因此可用来收集氢气。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看不到现象,可向烧杯中加紫色石蕊试液,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利用这一现象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确实发生了反应。15.【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 [作出猜想] 石块大小不同(或石块质量不同、盐酸质量不同)[设计实验](1)不同地点 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2)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交流讨论] 相同时间内收集的二氧化碳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所用的时间)[拓展延伸] 温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压强(任选两点) 【解析】[作出猜想] 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石块大小、石块质量或盐酸质量等。 [设计实验](1)验证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是否相同,就要保证其他条件相同,采用不同地点的石块做实验。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应该相同。(2)要验证猜想②是否成立,就要保证其他条件相同,取用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进行实验。 [交流讨论] 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只能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如果做到精确比较需要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的二氧化碳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二氧化碳所用的时间。 [拓展延伸]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催化剂、温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压强等,若探究“催化剂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就要保证其他条件相同,催化剂是一个变量,就可以得到探究结果。16.【答案】(1)2H2O22H2O+O2↑(2)H2CO3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3)Ca(OH)2+CO2═CaCO3↓+H2O(4)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5)c 【解析】(1)装置A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发生反应,所以可用装置A制氧气,使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氧气,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石蕊变红;(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4)D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5)用装置E排空气收集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气体应从长管进,以便排净空气,故填: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 知识讲解,共9页。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 巩固练习(含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专项练习】2021年中考化学分类汇编 04总复习: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文件包含中考总复习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知识讲解doc、中考总复习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取归纳提高巩固练习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