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潜龙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
展开广东省深圳市潜龙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3分)下列写法错误的是( )
A.=±0.2 B.±=±0.1 C.=﹣10 D.
2.(3分)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2 B. C. D.
3.(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它平行
B.相交的两条直线只有一个交点
C.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3分)一组数据由4个m,7个n,6个p组成,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m B.n C.p D.7
5.(3分)下列函数关系式:①y=﹣x;②y=2x+11;③y=x2+x+1;④.其中一次函数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3分)如果点A(﹣2,a)在函数y=﹣x+3的图象上,那么a的值等于( )
A.﹣7 B.3 C.﹣1 D.4
7.(3分)如图,一次函数y1=ax+b和y2=﹣bx+a(a≠0,b≠0)在同一坐标系的图象.则的解中( )
A.m>0,n>0 B.m>0,n<0 C.m<0,n>0 D.m<0,n<0
8.(3分)八年级(1)班50名学生的年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则此班学生年龄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
年龄
13
14
15
16
人数
4
22
23
1
A.14,14 B.15,14 C.14,15 D.15,16
9.(3分)100名学生进行20秒钟跳绳测试,测试成绩统计如下表:
跳绳个数x
20<x≤30
30<x≤40
40<x≤50
50<x≤60
60<x≤70
x>70
人数
5
2
13
31
23
26
则这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m满足( )
A.40<m≤50 B.50<m≤60 C.60<m≤70 D.m>70
10.(3分)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字母x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x≥1 B.x>0 C.x≥﹣1 D.任意实数
11.(3分)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二元一次方程3x﹣5y﹣7=0的一个解,那么a值是( )
A.3 B.5 C.7 D.9
12.(3分)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秒.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乙出发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8;②b=92;③c=123.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
13.(3分)已知甲往东走了8km,乙往南走了6km,这时甲、乙俩人相距 km.
14.(3分)如图,△ACB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则A点的坐标是 .
15.(3分)土地沙漠化是人类的大敌,某地现有绿地8万公顷,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植树被遭到严重破坏,经观察土地沙漠化速度为每年0.4万公顷.写出t年后该地所剩的绿地S(万公顷)与时间t(年)的关系式 .
16.(3分)某公司对A应聘者进行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A的三项成绩分别为72分、50分、88分,若给这三个分数分别赋予权4、3、1,则A的加权平均分数为 .
三、解答题:
17.(6分)计算:
(1);
(2)﹣3×+﹣(π+1)0×()﹣1.
18.(8分)解方程组
(1)(消元法)
(2)(加减法)
19.(7分)市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省比赛,对他们进行了六次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甲
10
8
9
8
10
9
乙
10
7
10
10
9
8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别计算甲、乙的平均成绩.
(2)分别计算甲、乙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
(3)根据(1)、(2)计算的结果,你认为推荐谁参加省比赛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20.(7分)如图,长方形ABCD中AD∥BC,边AB=4,BC=8.将此长方形沿EF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G处.
(1)试判断△B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BEF的面积.
21.(8分)某学校现有甲种材料35㎏,乙种材料29㎏,制作A、B两种型号的工艺品,用料情况如下表:
需甲种材料
需乙种材料
1件A型工艺品
0.9㎏
0.3㎏
1件B型工艺品
0.4㎏
1㎏
(1)利用这些材料能制作A、B两种工艺品各多少件?
(2)若每公斤甲、乙种材料分别为8元和10元,问制作A、B两种型号的工艺品各需材料多少钱?
22.(8分)某文具商店销售功能相同的A、B两种品牌的计算器,购买2个A品牌和3个B品牌的计算器共需156元;购买3个A品牌和1个B品牌的计算器共需122元.
(1)求这两种品牌计算器的单价;
(2)学校开学前夕,该商店对这两种计算器开展了促销活动,具体办法如下:A品牌计算器按原价的八折销售,B品牌计算器超出5个的部分按原价的七折销售,设购买x个A品牌的计算器需要y1元,购买x(x>5)个B品牌的计算器需要y2元,分别求出y1、y2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当需要购买50个计算器时,买哪种品牌的计算器更合算?
23.(8分)如图,直线AB:y=﹣x﹣b分别与x,y轴交于A(6,0)、B两点,过点B的直线交x轴负半轴于C,且OB:OC=3:1.
(1)求点B的坐标;
(2)求直线BC的解析式;
(3)直线EF:y=2x﹣k(k≠0)交AB于E,交BC于点F,交x轴于点D,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EF,使得S△EBD=S△FBD?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广东省深圳市潜龙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3分)下列写法错误的是( )
A.=±0.2 B.±=±0.1 C.=﹣10 D.
【考点】平方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A、B、C、D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尤其要利用: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其中正的平方根叫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解答】解:A、B、C选项都正确;
D、∵=9,故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定义,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算术平方根必须是正数,注意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区别.
2.(3分)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2 B. C. D.
【考点】无理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由于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
【解答】解:∵A、2是有理数,故选项错误;
B、是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故选项正确;
C、=﹣2,是有理数,故选项错误;
D、是整数或分数,是有理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解题要注意带根号的数与无理数的区别: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带根号且开方开不尽的数一定是无理数.本题中是有理数中的整数.
3.(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它平行
B.相交的两条直线只有一个交点
C.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考点】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相交线;垂线;平行线.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它平行,说法正确;
B、相交的两条直线只有一个交点,说法正确;
C、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应该是: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此说法错误;
D、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此题同学们比较容易出错,往往是漏掉C选项中的:“平面内“三个字,此处一定要引起同学们注意.
4.(3分)一组数据由4个m,7个n,6个p组成,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m B.n C.p D.7
【考点】众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根据定义就可以求得.
【解答】解:在这一组数据中n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n.
故选B.
【点评】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众数的意义,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5.(3分)下列函数关系式:①y=﹣x;②y=2x+11;③y=x2+x+1;④.其中一次函数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考点】一次函数的定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解答即可.
【解答】解:①y=﹣x是一次函数;
②y=2x+11是一次函数;
③y=x2+x+1是二次函数;
④是反比例函数.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y=kx+b的定义条件是:k、b为常数,k≠0,自变量次数为1.
6.(3分)如果点A(﹣2,a)在函数y=﹣x+3的图象上,那么a的值等于( )
A.﹣7 B.3 C.﹣1 D.4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计算题.
【分析】把点A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得a的值.
【解答】解:根据题意,把点A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
得:a=﹣×(﹣2)+3=4,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是基础题型.
7.(3分)如图,一次函数y1=ax+b和y2=﹣bx+a(a≠0,b≠0)在同一坐标系的图象.则的解中( )
A.m>0,n>0 B.m>0,n<0 C.m<0,n>0 D.m<0,n<0
【考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方程组的解就是一次函数y1=ax+b和y2=﹣bx+a(a≠0,b≠0)图象的交点,根据交点所在象限确定m、n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方程组的解就是一次函数y1=ax+b和y2=﹣bx+a(a≠0,b≠0)图象的交点,
∵两函数图象交点在第一象限,
∴m>0,n>0,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关键是掌握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就是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
8.(3分)八年级(1)班50名学生的年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则此班学生年龄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
年龄
13
14
15
16
人数
4
22
23
1
A.14,14 B.15,14 C.14,15 D.15,16
【考点】众数;中位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图表型.
【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只一个.
【解答】解:根据众数的定义在这组数据中15出现次数最多,则众数为15,
第25,26位同学的年龄均为14,则中位数是14,
∴此班学生年龄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15,14.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明确而误选其它选项,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
9.(3分)100名学生进行20秒钟跳绳测试,测试成绩统计如下表:
跳绳个数x
20<x≤30
30<x≤40
40<x≤50
50<x≤60
60<x≤70
x>70
人数
5
2
13
31
23
26
则这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m满足( )
A.40<m≤50 B.50<m≤60 C.60<m≤70 D.m>70
【考点】中位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计算题.
【分析】首先确定人数的奇偶性,然后确定中位数的位置,最后确定中位数的范围.
【解答】解:∵一共有100名学生参加测试,
∴中位数应该是第50名和第51名成绩的平均数,
∵第50名和第51名的成绩均在50<x≤60,
∴这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m满足50<x≤6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的确定,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人数的奇偶性确定中位数的位置,进而确定其中位数.
10.(3分)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字母x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x≥1 B.x>0 C.x≥﹣1 D.任意实数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解答】解:依题意,得
x2+1≥0,
∵x2+1≥1,
∴字母x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任意实数.
故选:D.
【点评】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
11.(3分)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二元一次方程3x﹣5y﹣7=0的一个解,那么a值是( )
A.3 B.5 C.7 D.9
【考点】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先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x,y,即解关于x,y的方程组,再代入3x﹣5y﹣7=0中可得a的值.
【解答】解:
由①+②,可得2x=4a,
∴x=2a,
将x=2a代入①,得y=2a﹣a=a,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将代入方程3x﹣5y﹣7=0,
可得6a﹣5a﹣7=0,
∴a=7
故选C.
【点评】本题先通过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得用a表示的x,y值后再代入关于a的方程而求解的.
12.(3分)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秒.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乙出发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8;②b=92;③c=123.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易得乙出发时,两人相距8m,除以时间2即为甲的速度;由于出现两人距离为0的情况,那么乙的速度较快.乙100s跑完总路程500可得乙的速度,进而求得100s时两人相距的距离可得b的值,同法求得两人距离为0时,相应的时间,让两人相距的距离除以甲的速度,再加上100即为c的值.
【解答】解:甲的速度为:8÷2=4(米/秒);
乙的速度为:500÷100=5(米/秒);
b=5×100﹣4×(100+2)=92(米);
5a﹣4×(a+2)=0,
解得a=8,
c=100+92÷4=123(秒),
∴正确的有①②③.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得到甲乙两人的速度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得到相应行程的关系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
13.(3分)已知甲往东走了8km,乙往南走了6km,这时甲、乙俩人相距 10 km.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B的长.
【解答】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AOB=90°,AO=6km,OB=8km,
故甲、乙俩人相距AB===10(km).
故答案为:1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得应用,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是解题关键.
14.(3分)如图,△ACB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则A点的坐标是 (3,3) .
【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过A点作x轴的垂线AD,垂足为D,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解Rt△ABD求OD,AD,确定A点的坐标.
【解答】解:过A点作x轴的垂线AD,垂足为D,
∵△ABC为等边三角形,
∴AB=6,∠ABD=60°,由互余关系得∠BAD=30°,
∴在Rt△ABD中,OD=3,AD=3
故A(3,3).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求法,需要根据三角形的特殊性,先求与A点坐标有关的线段长,再确定A点坐标.
15.(3分)土地沙漠化是人类的大敌,某地现有绿地8万公顷,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植树被遭到严重破坏,经观察土地沙漠化速度为每年0.4万公顷.写出t年后该地所剩的绿地S(万公顷)与时间t(年)的关系式 S=8﹣0.4t .
【考点】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该地所剩的绿地S=现有绿地8万公顷﹣t年土地沙漠化的面积,根据等量关系可列出函数关系式.
【解答】解:由题意得:S=8﹣0.4t,
故答案为:S=8﹣0.4t.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16.(3分)某公司对A应聘者进行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A的三项成绩分别为72分、50分、88分,若给这三个分数分别赋予权4、3、1,则A的加权平均分数为 65.75分 .
【考点】加权平均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各项成绩分别乘以其权,再除以权的和,求出加权平均数再比较成绩即可.
【解答】解:A的加权平均分为=65.75分,
故答案为:65.75分.
【点评】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求72、50、88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对平均数的理解不正确.
三、解答题:
17.(6分)计算:
(1);
(2)﹣3×+﹣(π+1)0×()﹣1.
【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即可得出结果;
(2)第一项化简二次根式,第二项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得出结果,第三项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得出结果,第四项分别根据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法则得出结果,最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1)原式=+=+=3+4=7;
(2)原式=2﹣﹣2﹣1×=2﹣﹣2﹣=﹣2.
【点评】本题考查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绝对值等考点的运算.
18.(8分)解方程组
(1)(消元法)
(2)(加减法)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计算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
【分析】(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解答】解:(1),
①×2﹣②得:x=2,
把x=2代入①得:y=﹣1,
则方程组的解为;
(2)方程组整理得:,
把①代入②得:2x﹣4x﹣8+3=1,
解得:x=﹣3,
把x=﹣3代入①得:y=﹣,
则方程组的解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9.(7分)市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省比赛,对他们进行了六次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甲
10
8
9
8
10
9
乙
10
7
10
10
9
8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别计算甲、乙的平均成绩.
(2)分别计算甲、乙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
(3)根据(1)、(2)计算的结果,你认为推荐谁参加省比赛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考点】方差;算术平均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根据图表得出甲、乙每次数据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式计算即可;
(2)根据方差公式S2=[(x1﹣)2+(x2﹣)2+…+(xn﹣)2],即可求出甲乙的方差;
(3)根据方差的意义: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找出方差较小的即可.
【解答】解:(1)甲的平均成绩是:(10+8+9+8+10+9)÷6=9,
乙的平均成绩是:(10+7+10+10+9+8)÷6=9;
(2)甲的方差=[(10﹣9)2+(8﹣9)2+(9﹣9)2+(8﹣9)2+(10﹣9)2+(9﹣9)2]=.
乙的方差=[(10﹣9)2+(7﹣9)2+(10﹣9)2+(10﹣9)2+(9﹣9)2+(8﹣9)2]=.
(3)推荐甲参加全国比赛更合适,理由如下:
两人的平均成绩相等,说明实力相当;但甲的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比乙小,说明甲发挥较为稳定,故推荐甲参加比赛更合适.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求法以及方差的求法,正确的记忆方差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2=[(x1﹣)2+(x2﹣)2+…+(xn﹣)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20.(7分)如图,长方形ABCD中AD∥BC,边AB=4,BC=8.将此长方形沿EF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G处.
(1)试判断△B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BEF的面积.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根据翻折不变性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到两个相等的角,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判断△BEF是等腰三角形;
(2)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BE=DE,BG=CD,∠EBG=∠ADC=90°,设BE=DE=x,表示出AE=8﹣x,然后在Rt△ABE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即为BE的值,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ABE=∠GBF,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ABE和△GB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F=BE,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1)△BEF是等腰三角形.
∵ED∥FC,
∴∠DEF=∠BFE,
根据翻折不变性得到∠DEF=∠BEF,
故∠BEF=∠BFE.
∴BE=BF.
△BEF是等腰三角形;
(2)∵矩形ABCD沿EF折叠点B与点D重合,
∴BE=DE,BG=CD,∠EBG=∠ADC=90°,∠G=∠C=90°,
∵AB=CD,
∴AB=BG,
设BE=DE=x,则AE=AB﹣DE=8﹣x,
在Rt△ABE中,AB2+AE2=BE2,
即42+(8﹣x)2=x2,
解得x=5,
∴BE=5,
∵∠ABE+∠EBF=∠ABC=90°,
∠GBF+∠EBF=∠EBG=90°,
∴∠ABE=∠GBF,
在△ABE和△MBF中,
,
∴△ABE≌△GBF(ASA),
∴BF=BE=5,
∴△EBF的面积=×5×4=10.
【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将翻折变换与勾股定理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相结合,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是一道好题.
21.(8分)某学校现有甲种材料35㎏,乙种材料29㎏,制作A、B两种型号的工艺品,用料情况如下表:
需甲种材料
需乙种材料
1件A型工艺品
0.9㎏
0.3㎏
1件B型工艺品
0.4㎏
1㎏
(1)利用这些材料能制作A、B两种工艺品各多少件?
(2)若每公斤甲、乙种材料分别为8元和10元,问制作A、B两种型号的工艺品各需材料多少钱?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应用题.
【分析】(1)设利用这些材料能制作A工艺品x件,B工艺品y件,根据甲材料35kg,乙种材料29kg,列方程组求解;
(2)先求出制作一件A型号、B型号工艺品需要的钱数,再求出总共需要的材料费.
【解答】解:(1)设利用这些材料能制作A工艺品x件,B工艺品y件,
由题意得,,
解得:,
答:利用这些材料能制作A工艺品30件,B工艺品20件;
(2)制作一件A型工艺品需要的钱数为:0.9×8+0.3×10=10.2(元),
则制作A型号的工艺品需材料的钱数为:10.2×30=306(元),
制作一件B型工艺品需要的钱数为:0.4×8+1×10=13.2(元),
则制作A型号的工艺品需材料的钱数为:13.2×20=264(元),
答:制作A、B两种型号的工艺品各需材料306元,264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
22.(8分)某文具商店销售功能相同的A、B两种品牌的计算器,购买2个A品牌和3个B品牌的计算器共需156元;购买3个A品牌和1个B品牌的计算器共需122元.
(1)求这两种品牌计算器的单价;
(2)学校开学前夕,该商店对这两种计算器开展了促销活动,具体办法如下:A品牌计算器按原价的八折销售,B品牌计算器超出5个的部分按原价的七折销售,设购买x个A品牌的计算器需要y1元,购买x(x>5)个B品牌的计算器需要y2元,分别求出y1、y2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当需要购买50个计算器时,买哪种品牌的计算器更合算?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题意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y1、y2即可;
(3)把x=50代入两个函数关系式进行计算,比较得到答案.
【解答】解:(1)设A、B两种品牌的计算器的单价分别为x、y元,由题意得,
,
解得.
答:A、B两种品牌的计算器的单价分别为30元、32元;
(2)y1=24x,
y2=160+(x﹣5)×32×0.7=22.4x+48;
(3)当x=50时,y1=24x=1200,
y2=22.4x+48=1168,
∵1168<1200,
∴买B品牌的计算器更合算.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和一次函数的应用,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正确解出方程组、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3.(8分)如图,直线AB:y=﹣x﹣b分别与x,y轴交于A(6,0)、B两点,过点B的直线交x轴负半轴于C,且OB:OC=3:1.
(1)求点B的坐标;
(2)求直线BC的解析式;
(3)直线EF:y=2x﹣k(k≠0)交AB于E,交BC于点F,交x轴于点D,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EF,使得S△EBD=S△FBD?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综合题.
【分析】(1)将点A(6,0)代入直线AB的解析式,可得b的值,继而可得点B的坐标;
(2)设BC的解析式是y=ax+c,根据B点的坐标,求出C点坐标,把B,C点的坐标分别代入求出a和c的值即可;
(3)过E、F分别作EM⊥x轴,FN⊥x轴,则∠EMD=∠FND=90°,有题目的条件证明△NFD≌△EDM,进而得到FN=ME,联立直线AB:y=﹣x﹣b和y=2x﹣k求出交点E和F的纵坐标,再利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即可求出k的值;
【解答】解:(1)将点A(6,0)代入直线AB解析式可得:0=﹣6﹣b,
解得:b=﹣6,
∴直线AB 解析式为y=﹣x+6,
∴B点坐标为:(0,6).
(2)∵OB:OC=3:1,
∴OC=2,
∴点C的坐标为(﹣2,0),
设BC的解析式是y=ax+c,代入得;,
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是:y=3x+6.
(3)过E、F分别作EM⊥x轴,FN⊥x轴,则∠EMD=∠FND=90°.
∵S△EBD=S△FBD,
∴DE=DF.
又∵∠NDF=∠EDM,
∴△NFD≌△EDM,
∴FN=ME,
联立得,
解得:yE=﹣k+4,
联立,
解得:yF=﹣3k﹣12,
∵FN=﹣yF,ME=yE,
∴3k+12=﹣k+4,
∴k=﹣2.4;
当k=﹣2.4时,存在直线EF:y=2x+2.4,使得S△EBD=S△FB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涉及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两直线的交点及三角形的面积,综合考察的知识点较多,注意基本知识的掌握,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难度较大.
考点卡片
1.平方根
(1)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这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2)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表示为“a”,负的平方根表示为“﹣a”.
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零的算术平方根仍旧是零.
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性质
1.平方根的性质: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2.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2.无理数
(1)、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说明:无理数是实数中不能精确地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 如圆周率、2的平方根等.
(2)、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
①把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写成小数形式时,有理数能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比如4=4.0,13=0.33333…而无理数只能写成无限不循环小数,比如2=1.414213562.
②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而无理数不能.
(3)学习要求:会判断无理数,了解它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如分数π2是无理数,因为π是无理数.
无理数常见的三种类型
(1)开不尽的方根,如等.
(2)特定结构的无限不循环小数,
如0.303 003 000 300 003…(两个3之间依次多一个0).
(3)含有π的绝大部分数,如2π.
注意: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无理数,不能只看形式,要看化简结果.如是有理数,而不是无理数.
3.实数的运算
(1)实数的运算和在有理数范围内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实数既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又可以进行开方运算,其中正实数可以开平方.
(2)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有的顺序进行.
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规律方法】实数运算的“三个关键”
1.运算法则:乘方和开方运算、幂的运算、指数(特别是负整数指数,0指数)运算、根式运算、特殊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以及绝对值的化简等.
2.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在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无论何种运算,都要注意先定符号后运算.
3.运算律的使用:使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度.
4.零指数幂
零指数幂:a0=1(a≠0)
由am÷am=1,am÷am=am﹣m=a0可推出a0=1(a≠0)
注意:00≠1.
5.负整数指数幂
负整数指数幂:a﹣p=1ap(a≠0,p为正整数)
注意:①a≠0;
②计算负整数指数幂时,一定要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计算,避免出现(﹣3)﹣2=(﹣3)×(﹣2)的错误.
③当底数是分数时,只要把分子、分母颠倒,负指数就可变为正指数.
④在混合运算中,始终要注意运算的顺序.
6.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判断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1)二次根式的概念.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3)二次根式具有非负性.a(a≥0)是一个非负数.
学习要求:
能根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来确定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中字母的取值范围,并能利用二次根式的非负性解决相关问题.
【规律方法】二次根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1.如果一个式子中含有多个二次根式,那么它们有意义的条件是:各个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都必须是非负数.
2.如果所给式子中含有分母,则除了保证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外,还必须保证分母不为零.
7.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①从方程组中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组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②将变形后的关系式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或y)的值.④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变形后的关系式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⑤把求得的x、y的值用“{”联立起来,就是方程组的解.
(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①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如果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相等又不互为相反数,就用适当的数去乘方程的两边,使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②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减或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④将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的任意一个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⑤把所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写在一起,就得到原方程组的解,用{x=ax=b的形式表示.
8.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一)、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找出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设元:找出题中的两个关键的未知量,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3)列方程组:挖掘题目中的关系,找出两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4)求解.
(5)检验作答:检验所求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并作答.
(二)、设元的方法:直接设元与间接设元.
当问题较复杂时,有时设与要求的未知量相关的另一些量为未知数,即为间接设元.无论怎样设元,设几个未知数,就要列几个方程.
9.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1)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方程组含有三个未知数,每个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
(2)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①首先利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把方程组中一个方程与另两个方程分别组成两组,消去两组中的同一个未知数,得到关于另外两个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②然后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这两个未知数的值.③再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得到一个关于第三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④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第三个未知数的值.⑤最后将求得的三个未知数的值用“{”合写在一起即可.
10.坐标与图形性质
1、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这个点的坐标是有区别的,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到x轴的距离与纵坐标有关,到y轴的距离与横坐标有关;②距离都是非负数,而坐标可以是负数,在由距离求坐标时,需要加上恰当的符号.
2、有图形中一些点的坐标求面积时,过已知点向坐标轴作垂线,然后求出相关的线段长,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3、若坐标系内的四边形是非规则四边形,通常用平行于坐标轴的辅助线用“割、补”法去解决问题.
11.一次函数的定义
(1)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y=kx+b(k≠0,k、b是常数)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2)注意:
①又一次函数的定义可知:函数为一次函数⇔其解析式为y=kx+b(k≠0,k、b是常数)的形式.
②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征:k≠0;自变量的次数为1;常数项b可以为任意实数.
③一般情况下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
④若k=0,则y=b(b为常数),此时它不是一次函数.
12.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一次函数y=kx+b,(k≠0,且k,b为常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
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式y=kx+b.
1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由于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这相当于已知直线y=kx+b确定它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值.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3)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要准确的将条件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要符合实际意义.
14.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
根据实际问题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关键是读懂题意,建立一次函数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实例中的函数图象要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来确定.
①描点猜想问题需要动手操作,这类问题需要真正的去描点,观察图象后再判断是一次函数还是其他函数,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相关的问题.
②函数与几何知识的综合问题,有些是以函数知识为背景考查几何相关知识,关键是掌握数与形的转化;有些题目是以几何知识为背景,从几何图形中建立函数关系,关键是运用几何知识建立量与量的等式.
15.一次函数的应用
1、分段函数问题
分段函数是在不同区间有不同对应方式的函数,要特别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划分,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符合实际.
2、函数的多变量问题
解决含有多变量问题时,可以分析这些变量的关系,选取其中一个变量作为自变量,然后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求可以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
3、概括整合
(1)简单的一次函数问题:①建立函数模型的方法;②分段函数思想的应用.
(2)理清题意是采用分段函数解决问题的关键.
16.一次函数综合题
(1)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面积问题
首先要根据题意画出草图,结合图形分析其中的几何图形,再求出面积.
(2)一次函数的优化问题
通常一次函数的最值问题首先由不等式找到x的取值范围,进而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在前面范围内的前提下求出最值.
(3)用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从已知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求出函数值、函数表达式,并解答相应的问题.
17.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经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过两点就唯一确定,过三点就不一定了.
18.相交线
(1)相交线的定义
两条直线交于一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相对的,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
(2)两条相交线在形成的角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的有对顶角和邻补角两类.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和相交(重合除外).
19.垂线
(1)垂线的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垂线的性质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注意:“有且只有”中,“有”指“存在”,“只有”指“唯一”
“过一点”的点在直线上或直线外都可以.
20.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和相交(重合除外).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记作:a∥b;
读作:直线a平行于直线b.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对于这一知识的理解过程中要注意:
①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
②对于线段或射线来说,指的是它们所在的直线.
2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①它可以作为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边三角形的方法;
②可以得到它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况.在等边三角形中,腰和底、顶角和底角是相对而言的.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它的任意一角的平分线都垂直平分对边,三边的垂直平分线是对称轴.
22.勾股定理的应用
(1)在不规则的几何图形中,通常添加辅助线得到直角三角形.
(2)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
(3)常见的类型:①勾股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求几何图形的面积和有关线段的长度.
②由勾股定理演变的结论:分别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向外作正多边形,以斜边为边长的多边形的面积等于以直角边为边长的多边形的面积和.
③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运用勾股定理的数学模型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
④勾股定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把一个无理数表示成直角边是两个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23.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1、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实质上就是轴对称变换.
2、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于折叠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实际操作图形的折叠,这样便于找到图形间的关系.
首先清楚折叠和轴对称能够提供给我们隐含的并且可利用的条件.解题时,我们常常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我们运用方程解决时,应认真审题,设出正确的未知数.
24.算术平均数
(1)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2)算术平均数:对于n个数x1,x2,…,xn,则x¯=1n(x1+x2+…+xn)就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3)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加权平均数包含算术平均数,当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相等时,就是算术平均数.
25.加权平均数
(1)加权平均数:若n个数x1,x2,x3,…,xn的权分别是w1,w2,w3,…,wn,则x1w1+x2w2+…+xnwnw1+w2+…+wn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2)权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比的形式,如4:3:2,另一种是百分比的形式,如创新占50%,综合知识占30%,语言占20%,权的大小直接影响结果.
(3)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要突出某个数据,只需要给它较大的“权”,权的差异对结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4)对于一组不同权重的数据,加权平均数更能反映数据的真实信息.
26.中位数
(1)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中位数代表了这组数据值大小的“中点”,不易受极端值影响,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
(3)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出现,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27.众数
(1)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
(2)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的方法:找出频数最多的那个数据,若几个数据频数都是最多且相同,此时众数就是这多个数据.
(3)众数不易受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众数也是数据的一种代表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众数可作为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28.方差
(1)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2)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叫方差,通常用s2来表示,计算公式是:
s2=1n[(x1﹣x¯)2+(x2﹣x¯)2+…+(xn﹣x¯)2](可简单记忆为“方差等于差方的平均数”)
(3)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广东省深圳市新华中学九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新华中学九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潜龙中学九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潜龙中学九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民治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民治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