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7 .2 爱在家人间(9)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9182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7 .2 爱在家人间(9)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29182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一、 课标依据本课教学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交往与沟通”相关部分,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 “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的第三框题《爱在家人间》,本课包括“体味亲情”、“爱的碰撞”和“沟通传递爱”三部分内容。第一目题“体味亲情”重在引导学生感悟家庭中的亲情之爱,体会家庭重亲情之爱的细致入微,激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使学生产生要孝亲敬长的情感。第二目题“爱的碰撞”是通过探究亲情之爱的变化,体会爱的碰撞的表现形式,探索亲子冲突的原因及影响。第三部分“沟通传递爱”通过积极沟通交流,搭建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三、 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于成长中的青春期,由于心智不成熟,容易忽略父母的关爱,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对父母的关爱反而觉得厌烦,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父母发生冲突,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得如何孝敬。因此,加强对学生孝亲敬长的教育引导,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关爱家庭,孝敬父母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学生渴望得到如何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指导与帮助,本课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帮助他们消除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烦恼,培养感恩的情怀,进而有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主动与父母沟通,能从感情上热爱父母。2.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3.知识目标:了解对家庭怀有爱的原因和亲情的不同表现,了解与父母发生碰撞时自己的心理特点和产生碰撞的原因。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体味亲情。确立依据: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多在家人的宠爱下长大,往往忽视对家人的爱。了解父母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有助于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并将之中情感化为报答父母的实际行动。2.教学难点:沟通传递爱。确立依据:学生年龄尚小,容易忽略父母的关爱,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不懂得与父母交流沟通;面对父母的“唠叨”学生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不知道应表达对父母的关爱。因此,作为子女,要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从而了解父母的想法,理解体谅父母,尽量化解矛盾,向父母传递自己的孝心。六、教学方法1.调查法:课前小调查,导入新课。调查问卷的使用,使学生了解亲情之爱的不同表达形式。2.活动探究法:教师通过设计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畅所欲言,通过探究、辨析、历练,获得认知,突出学生主体性。3.情景分析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从而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七、教学流程栏目名称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运 用 你 的 经 验【导入新课】妈妈的“唠叨”课前小调查:妈妈最常对你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生回答。师:妈妈的一阵阵叮咛,一句句嘱托,甚至是我们认为的一句句“唠叨”,其实都是爱我们的体现,正因为有了妈妈的“唠叨”,我们才能体会到家人间的亲情之爱。【讲授新课】一、 体味亲情(一)割舍不断的亲情之爱活动一:爱的亲情卡师:在所有的亲人中,你最爱的是谁?为什么?要求:1、生独自填写亲情卡(背景音乐《时间都去哪儿了》)2、师生交流,全班共享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调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 此环节引导学生回忆与家人之间的难忘瞬间,烘托浓浓的亲情氛围,使学生感悟亲情之爱,同时为后续的向父母表达爱的教学环节做好情感铺垫。 探 究 与 分 享 (二)亲情的不同表现形式活动二:亲情三“碰”师:亲情有不同的呈现形式,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三个不同的活动,谁愿意和我们共同分享和家人间的感人故事呢?生:汇报调查问卷内容师小结: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但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更不能否认亲情的存在。 课前提前布置好调查问卷的活动,要求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问卷,通过情感碰撞,使学生了解家长的想法,理解亲情的不同表现形式将。 阅读感悟 (三)特殊家庭的亲情之爱PPT呈现文章,生阅读:《闹钟没有妈妈的味道》师小结:现实生活中家庭结构也许会发生变化,但是只要用心我们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 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关照、保护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灵,鼓励他们勇敢接受家庭变故,感受继父母的爱 ,感受家中亲情。 探究 与 分 享 二、 爱的碰撞(一) 亲子冲突在所难免活动三:爱的碰撞学生分四组分别表演教师给出的四个情境。(二) 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要求:1、生单元组(5人组)讨论分析2、代表发言,他组补充3、教师小结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表现,更能激发学生对生活中与家人发生冲突的场景回忆,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询问学生的经历,挖掘孩子和父母之间小的矛盾冲突的表现,进而分析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 探 究 与 分 享三、 沟通传递爱(一) 爱是需要呵护的活动四:爱的沟通要求:1、学生续演小品,不同的沟通方式改编结局,避免亲子冲突。2、学生以单元组为单位,总结归纳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方法(小卡呈现),代表发言。3、教师引导小结 同样的情境,通过改编小品,展现不同的结局,是学生意识到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结局是完全不同的。学生自然会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实现与父母的有效和谐沟通。 拓 展 空 间【课堂总结】1、播放视频《男孩和苹果树》2、教师总结:我慢慢的、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所以,趁着父母都还在,好好爱他们。 用《目送》中的一段话作为课堂总结,一方面意在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爱读书,读好书;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第七课 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教案,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