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2019)四年级下册第2节 拼图美化照片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川教版(2019)四年级下册第2节 拼图美化照片教学设计,共3页。
教学反思:
本节是对美图秀秀更深层次的操作实践,因为操作不复杂,整体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但这样就需要给学生设立一个任务主线,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出示本节课任务,做一个熊猫和他的朋友们,然后任务线分两步,第一先把动物就行抠图,这样就完成第一步的实践学习,第二步完成动物们的各种合照,这样第二个主线任务拼图的学习,同时教师给出效果图的示例,鼓励学生在教师图的基础上做完善修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美图秀秀抠图和换背景,熟悉拼图的方法,了解美图秀秀添加文字等其他功能,了解美图秀秀app的功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完成照片美化任务分析的过程掌握流程图的方法,熟练运用美图工具进行抠图、拼图等图片处理,探索美图秀秀添加文字等更多的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继续深化学生将美育意识应用在拼图美化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审美拼图美化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使用美图秀秀进行自动、手动和形状抠图,熟练使用拼图功能。
难点:
能够根据自己的审美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抠图方式和拼图方式完成图片处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1、课堂导入
师:我们学会了处理照片,就可以发美美的朋友圈了,但是有些风景图很好看,没有把人照进去好可惜,有没有办法把人组合到背景中呢?
师:PPT展示图片对比(原始照片和整合照片)
我们可以用抠图的方法来把两张不同背景的照片组合到同一个背景里。
用对比图引入课题,学生明白本节课内容。
2、探索新知识
1、任务情景创设
师出示任务图——大熊猫和它的好朋友们(效果图和原图对比图)
提问: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我们需要做什么呢?
PPT展示部分任务分析图,学生填空,完成整体分析过程。
导入照片——>处理照片——>选择拼图效果(包括场景、拼图等)
任务探索
抠图实践
A.师:简要介绍抠图换背景的三种方式,展示美图秀秀中1000多种可供背景
B.提供学生熊猫和背景的素材,学生自主探索抠图大熊猫的操作。
C.学生分享成果 ,分享的方法“我用了抠图方式,处理后的效果”
D.师总结抠图功能,强调保存
(2)巧用拼图
A.师提出问题,朋友圈一次只能发出9张照片,我们想一次多发几张怎么办?
生:拼凑
师生共同分析方法过程
添加多张照片——>拼图选项(选择素材)——>预览——>保存
方法探索
师提出任务:
大熊猫一个人在草地上玩耍,很孤单,你能帮他找到好朋友一起玩么?
提示,我们来为大熊猫和朋友们的照片组合在一起做成一张“熊猫和它的朋友们”
师出示效果图示例(带文字的图片效果)
学生探索实践,师巡视
分享成果,师生评价
师针对学生成果提问,你是怎样添加文字的?(假设学生的成果图片里有文字,如果没有则提问我们应该怎么把标题打上去呢?)
师总结添加文字的方法。
先明确本节课的任务结果,学生才能对照即将要实现的结果设想自己要实践的过程。
根据上一环节的结果分析,学生自主探索抠图部分的方法,并且规范学生的分享方式,学生更能意识到抠图的意义和方法。
分解第一环节的任务,将任务具体化,学生明确目标。
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怎样添加文字,如果学生自主实现就让学生分享方法,如果学生没有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
3、知识扩展
美图秀秀APP的认识
4、总结归纳
对照任务分析图进行抠图、拼图等的方法回顾
巩固新知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2节 拼图美化照片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任务分析,想一想,知识积累,学一学,学习延伸,试一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川教版(2019)四年级下册第1节 处理照片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导语,新课导入,任务分析,想一想,知识积累,学一学,互帮互助,做一做,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川教版(2019)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美丽的相册第2节 拼图美化照片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主题与课时,课标要求,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