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01
    2020-2021学年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02
    2020-2021学年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背诵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50 分,完卷时间:150 分钟)
    班级 座号 姓名 准考证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
    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
    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中。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失信不立”“一诺千金”;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
    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
    (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 一个大国的气质必然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有其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
    B. 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因此,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C. 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和传统中庸的思维方式联系紧密,是塑造中国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D. 从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中催生出独特的价值体系,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 文章由“大国气质”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出后文对“中国的大国气质”的分析论述。
    B. 文章用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大国气质的独特性。
    C. 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中心论点。
    D. 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 若无深厚的历史底蕴,就无法形成中国的大国气质,更谈不上形成持续稳定的大国气质。
    B.中国大国气质的独特的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国人内心深处,鲜明地改变了中国人的一言一行。
    C.如果没有遵循顺序而生、循序而动这一天人共有的规律,那么天地万物就不够和谐生成。
    D.从总体上看,中国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求稳发展,顺势而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藏青色西服
    季明
    工地离住处,有很长一段路程,老磨他们需要坐公交车回去。
    傍晚,收工之后,老磨他们满身都是泥灰和臭汗。他们一屁股瘫坐在地上,一方面是喘息片刻,另一方面呢,老磨他们是在等大傻。
    大傻,真名叫于大厦,喊来喊去,老磨他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于大傻。大傻跟老磨他们不一样,每次收了工,立即冲洗干净,然后从带来的包里,取出一套西服,换上,再把脏工作服,裹上塑料袋,塞进那个包里。
    那西服,是藏青色的,大傻来到这个城市打工,刚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就上街买了这套西服。等大傻换洗完毕,大家一块儿往回走。这景象有些独特:一群脏了吧唧的民工队伍里,走着一位身穿干净而笔挺西服的人,很是不协调,同时,也让大傻显得很另类,很不合群。
    回去的时候,正值晚高峰,公交车上异常拥挤,但只要老磨他们一上来,人群立马闪开条道,让他们过去。毕竟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的衣服,与泥灰和汗水亲密接触。这个时候,车上绝对没有空座位,但老磨自有办法,他来到一个座位旁,站住,随着车的晃动,身体与坐着的乘客,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在泥灰和汗味的骚扰下,终于,那位皱着眉头、捂着鼻子的乘客,忍无可忍,狠狠瞪了老磨一眼,起身离开,老磨赶紧一屁股拍到座位上去。
    这时候,一身西服的大傻,则静静地融合在人群中,用不屑的目光看着老磨,他最讨厌的,就是老磨这个拙劣的表演。
    节假日不干活时,老磨他们喜欢逛逛街,穿着也很随意,有的干脆就穿着皱巴巴的工作服。大傻则不同,必须换上西服,才出门。这样一来,大傻就很醒目,在一行人中,很有些众星捧月的样子。这令老磨他们非常不舒服,就与大傻拉开了距离。
    一次,老磨斜着眼睛,说,大傻,穷烧个啥哩?瞧把你能的,穿上西服你还是农民工,变不成城里人!
    大傻不服气,说,穿干净点不好吗?农民工就应该是脏兮兮、臭烘烘的形象吗?那是犯贱!
    大傻又说,挤公交时,你看人家那厌烦的目光,我都替你脸红。
    这话,噎得老磨直翻白眼,一愣一愣的。于是,老磨他们就决定,必须收拾一下大傻。
    这天,收了工,冲洗完毕,大傻却发现那个装着西服的包不见了。大傻急了,遍地翻找,可横竖找不到。
    老磨他们坐在地上,喝水抽烟,冷眼看着大傻忙活,偷偷地笑。
    过了许久,满头大汗的大傻,仍然四处寻找那个包。
    老磨喊,大傻,别找了,再不回天就黑啦。
    又有人喊,大傻,你那西服,长翅膀飞啦。
    大傻不听,依然在工地上跑来跑去,执着地寻找。
    老磨他们说,真是个大傻熊!就撇下大傻,先走了。
    当老磨他们得到消息,赶到医院时,大傻已躺在了手术台上。在寻找西服时,楼顶一截钢筋倏地掉下来,从大傻的左肩膀插进去,从腰部穿透出来……
    老磨他们怔怔地守在手术室外,彻底傻了。
    过了很久,大傻才被推出来,仍处在昏迷之中。老磨哭了,冲上前去,喊,大傻,不穿那西服,你他娘的能死啊?!
    第二天,老磨他们来到工地,从一堆水泥里,挖出那个装着西服的包。它,已经变成了个水泥疙瘩,半晌,他们都没说话。
    许多天,老磨他们都像丢了魂儿,蔫着脸,闷头干活,那件藏青色的西服,总是在眼前晃动、晃动……
    一个月后,大傻出院了,但需要回家继续休养。那天,老磨他们专程上街,精心挑选,给大傻买了套藏青色的西服,送了过去。
    大傻走后,老磨他们每人也都买了套西服,藏青色的,像大傻一样,收工后,冲洗干净,换上西服,再去挤公交车。这时候,他们才发现,乘客们的目光,很平和,丝毫没有了厌恶、敌意和距离,能同这个城市的人们亲密地挤在一起,坐一程车,这感觉,真不赖!
    于是,老磨就给大傻打电话,他说,于大厦,现在咋样?养好了赶紧回来吧,我们等着你!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写于大厦在工地上遍地翻找西服的情景以及后来因此受伤的遭遇,是呼应前文“必须收拾一下大傻”,说明老磨他们的计划得逞。
    B.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又用插叙来丰富情节,如老磨和于大厦逛街的场景,突显他们形象的反差,为老磨及工友穿藏青色西服埋下了伏笔。
    C.小说在情节叙述的详略上颇有讲究,比如,于大厦及工友挤公交回家的情景属于详写;于大厦在工地上受伤的情景只做了必要交待,属略写。
    D.小说以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生活为题材,主题鲜明突出:歌颂了农民工对城市建设的默默奉献,表达了农民工对融入城市生活的渴望。
    5.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来写人,请找出相关例子,并对此加以分析。(5分)
    小说为什么以“藏青色的西服”为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文言文阅读(28分)
    (一)课内文言(9分)
    7.下列各句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不相同一项是( )(3分)
    A.早实以蕃 B.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焉。
    C.风乎舞雩 D.吾儿读书久不效
    8.下列对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也。 ②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③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④故不若我也。 ⑤加之以师旅。 ⑥何伤乎? ⑦此吾祖太常公宣德年间执此以朝。 ⑧浴乎沂,风乎舞雩。 ⑨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A.①⑧/②⑤/⑥⑨/③④⑦
    B.①⑦/②④/⑤⑧/③⑥⑨
    C.①⑦/②③/④⑥/⑤⑧⑨
    D.①⑧/②⑤⑦/③④/⑥⑨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为国以礼 以手阖门 B.故:轩东故尝为厨 故乡人号之“驼”
    C.而:呱呱而泣 早缫而绪 D.或:如或知尔 或移徙,无不活
    (二)课外文言文(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B.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C.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D.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檄”,即檄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或声讨的文书。文中指征调兵力。
    B.“兵部”,掌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的官署,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
    C.“归省”,指从外地回到家乡探亲,古时指当官的人或是有成就的人回归故里。
    D. “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守仁为人正直,敢于进言。他反对刘瑾滥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人,向皇帝上奏章请求营救,触怒刘瑾,结果被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B.王守仁善于用兵,足智多谋。在宁王军队偷袭攻下九江、南康,迫近安庆时,他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三十五天就平定了宁王叛乱。
    C.王守仁性格温厚,文武双全。张忠、许泰两人轻视他是文人,故意逼迫他射箭,他三次射中靶心,让张忠、许泰对他心生敬佩。
    D.王守仁聪敏好学,苦思潜修。他领悟到要探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求助于自己的内心,创立“阳明学”,学子遍布天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
    译文:
    (2) 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译文:
    四、古诗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建 康[注]
    文天祥
    金陵古会府,南渡旧陪京。
    山势犹盘礴,江流已变更。
    健儿徙幽土,新鬼哭台城。
    一片清溪月,偏于客有情。
    [注]文天祥被俘后,被押北上,途中在建康停留了一段时间。这首诗就是在建康写的。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两句写建康(现南京)曾经是都会,是陪京,既写历史,又写兴感之由,抒写作者国亡被俘的伤痛之情。
    B.从写法上看,中间四句采用了两两相对的形式;三四句真事直写,朴素、有力;五六句虚事实描,强烈、感人。
    C.尾联对月伤怀。山河易主,人事已非,只有“清溪月”,还陪着孤臣。看似有一丝温暖,实则更感凄凉、悲伤。
    D.前六句主要写建康的历史地位、变化以及人民的不幸。最后两句对月抒怀,表达祖国河山为外敌所占的无奈和沉痛。
    15.所谓“无理而妙”就是指看似违背常理常情的描写,反而更深刻地表现各种复杂的感情。试从这一角度赏析本诗颔联。(6分)
    五、背诵默写(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注意:任选五小题作答,答对的即得满分;多选的以错误的计算得分!
    (1)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和 “ ”令人叹为观止。
    (2)《旅夜书怀》中“ , ”两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诗人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3)李白《将进酒》中举曹植为例,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子是:“ , 。”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宫内和朝廷不能偏私,刑赏之法必须相同的句子是:“ , ”。
    (5)陶渊明在《饮酒》中,表明作者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时:“ , ”。
    (6)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杜少府的去向的两句诗是:“ , ”。
    (7)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8)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9)《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 ,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六、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近些年,一些精品国剧走出国门,为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电视荧屏带去了一股_____的中国风尚。以《长安十二时辰》为例,该剧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与叙事节奏紧张紧凑相结合,很好地实现了海外观众在观剧娱乐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需求。
    走出去,是机遇,是更大的市场,也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海外观众的增多与国际市场的扩大,要求国产影视行业_____掌握更先进的制作技术、选取更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创作更新颖的主题内容、制定更全面的传播策略,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影视剧市场走得更远。此次《长安十二时辰》在海外广受欢迎,( )。该剧主创人员前前后后看了3遍小说,针对第一集写了23个版本,花费4个月时间抓住人物和故事核心,富于质感的画面、多样的制作拍摄手法、富有层次的场景设置,让外国观众对_____的中国影视剧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充分展现了当今国产电视剧制作水平的日益_____。可见,国产剧要想赢得很好的海外口碑,扩大全球市场,必须在提升制作水平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浓重 必须 雕章琢句 全球化
    B.浓重 必需 精雕细刻 全球化
    C.浓郁 必须 精雕细刻 国际化
    D.浓郁 必需 雕章琢句 国际化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该剧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与叙事节奏紧张紧凑相结合,很好地实现了海外观众在观剧娱乐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B.该剧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与紧张紧凑的叙事节奏相结合,很好地满足了海外观众在观剧娱乐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需求。
    C.该剧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与叙事节奏紧张紧凑相结合,很好地满足了海外观众在观剧娱乐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D.该剧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与紧张紧凑的叙事节奏相结合,很好地实现了海外观众在观剧娱乐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需求。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是因为精心打磨的故事,而是因为有精良的制作
    B.不是因为精良的制作,而是因为精心打磨的故事
    C.不仅因为有精良的制作,还因为有精心打磨的故事
    D.不仅因为有精心打磨的故事,还因为有精良的制作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要想让交通更安全、更文明,既需要“车让人”、①________,虽然斑马线是为保障行人交通安全设置的,②_________,行人就不能独断专行光想着“车让人”了。因此,我们的观点是,行人与机动车都需礼让。其实,礼让很简单,③_________。所谓三先,就是先让、先慢、先停。这是确保交通安全的最好方式之一。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2020年8月15日,伴随着1375名新一届全国青联委员的正式产生,“薇娅、李子柒入选全国青联委员”的消息便迅速登上热搜。“都是行业翘楚,她们实至名归”,两位网红,喜爱者众,支持赞美之声不绝于耳;“过了,太夸张”“那些戍守边疆的年轻人不更重要嘛”,争议和质疑也相伴而来。对此,央视发表评论称,全国青联委员的评选标准严苛,薇娅与李子柒的当选,不只是因为流量巨大、名声在外、事业成功,更因其在扶贫、公益、传统文化传播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七、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福建省教育厅已发布通知,明确2018级、2019级普高学生体育学考的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其中考试内容如下:(1)必修必学的健康教育(笔试)——必考。(2)必修必学的田径(实践考试)——必考,学生从公布的5个田径项目中,选1项考试。(3)必修选学的运动技能实践考试——选考,选考项目分为六大类,选考项目范围由各设区市确定,学生据此自主选择一个项目进行考试。
    有人说,这下体育课不会被数学、英语等老师占用了,体育老师可以名正言顺地教体育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有人说,体育怎么能与数学、英语等高考学科抢时间呢,只要体育不列入高考,重视体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也有家长抱怨,孩子太难了,要十项全能,既要文化课,又要体育课。也有人认为,现在学生体育训练太功利,考什么就练什么,已丧失了体育课的趣味性。
    你对体育学考、体育课有怎样的思考或体会呢?请就此写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段期中五校联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
    A项,“必然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说法绝对。一个大国的气质基于其文化传统,但并非所有大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B项,“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错误。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D项,因果颠倒,应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影响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故选C。
    2. 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项,“逐层深入”错。正确的是: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并列式地论述了中心论点。故选C。
    3.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原文是“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所以并非“鲜明地”改变了中国人的一言一行。
    4、C(A项中“老磨他们的计划得逞”错,他们只是 想捉弄大厦,“受伤”不是本意; B项“为老磨及工友穿藏青色西服埋下了伏笔”错,因为这一场景对他们穿藏青色西服没有预示作用;D项小说表现的主题与“歌颂了农民工对城市建设的默默奉献”关联不大,要从追求文明生活的角度把握主题,文中穿西服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体现,强调了只有自尊和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尊重的道理。)
    5、(1)脏了吧唧的老磨和工友与身穿干净而笔挺西服的于大厦形成对比,凸显了于大厦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个性。(2)坐公交车时,老磨用泥灰和汗味抢占座位,而于大厦静静地融合在人群中,从这一鲜明对比中,可以看出两者截然不同的素养和精神风貌。(3)于大厦受伤前后老磨的态度和行为形成对比。于大厦受伤前,老磨斥责于大厦穷烧;于大厦受伤后,老磨被深深触动,真正理解了大厦的行为是一种文明的体现。(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6、(1)藏青色西服是行文的线索,使故事的情节更加集中紧凑。(2)藏青色西服是人物精神的外在体现。于大厦穿藏青色西服体现的是自尊和尊重他人,老磨和工友从不理解到认可再到自己穿藏青色西服,是文明素养的提升。(3)藏青色西服是文明素养的象征,小说的主题强调了只有自尊和尊重他人才能赢得尊重,老磨和工友的转变换来乘客平和的目光,意味着人们的文明素养在不断提升,深化了小说主题。(4)以“藏青色西服”为题,显得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
    7、B解析:B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其他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8、C解析:①⑦判断句②⑧省略句③定语后置句④⑥宾语前置句⑤⑨⑩状语后置句
    9、A解析:A.两个以都是介词“用” B.轩东故(曾经)尝为厨 故(所以)乡人号之“驼”C.呱呱而(修饰)泣 早缫而(你们的)绪 D.如或(有人)知尔 或(即或)移徙,无不活
    10、B【解析】“朝其群臣”意思是“召见他的群臣”,语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分析可排除A项。“以小舟载薪”意思是“用小船装满木柴”,语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分析可排除D项。“遁”意思是“逃跑”,应紧跟在上句后,后面说的是王冕率兵追赶他。据此分析可排除C项。故选B。
    11、A【解析】A项解说错误,檄,文中用以声讨宁王朱宸濠反叛。故选A。
    12、C【解析】C项,“让张忠、许泰对他心生敬佩”的表述与原文不符,应是张忠、许泰更加懊丧。故选C。
    13、(1)张忠、许泰两人故意纵容京兵冒犯王守仁,有的叫着王守仁的名字辱骂他。王守仁不为所动,对待他们更加宽厚。
    评分细则:“纵”,纵容;(1分)“犯”,冒犯;(1分)“抚”,抚慰,这里是对待的意思,(1分)“厚”宽厚(1分),句意通顺(1分)。
    (2)忽然领悟到要推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应当求助于自己的内心(从自己的内心寻求答案),不应当求助于外在事物,感叹说:“道理就在这里。”
    评分细则:格:推究;(1分)致:求得;(1分)求:寻求,求助;(1分)喟然:慨叹的样子;(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二十岁考中乡试,学业大有长进。只是更喜欢谈论兵法,而且擅长射箭。弘治十二年考取进士。正德元年冬天,刘瑾抓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王守仁刚正地向皇帝上奏章营救,刘瑾大怒,在朝廷上将王守仁杖刑四十下,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刘瑾被杀,衡量(王守仁的才能),调迁到庐陵做知县。(王守仁)入京朝见皇帝,升任南京刑部主事。十四年六月,受命平定福建叛军。行军到丰城时,宁王朱宸濠反叛,知县顾佖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王守仁急忙赶到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军粮,修治器械船只,传送文书揭露朱宸濠的罪状,使太守县令等地方官各自率官员士兵为王事尽力。壬辰七月初一,宁王的军队偷袭攻下九江、南康,迫近安庆。有人请求救援安庆,王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叛贼把守,我们越过南昌和他们在江上相持,两个郡的军队断绝我们的后路,这样就腹背受敌了。不如直接攻打南昌。叛军听到南昌被攻破,一定会解除安庆的围困来回救。我们在湖中迎面攻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众人说:“好。”朱宸濠果然从安庆回兵。乙卯日两军在黄家渡相遇。第二天早晨,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官军用小船装满木柴,乘风放火,烧了叛军的副船。朱宸濠的船只搁浅,匆忙换船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赶抓住了他。总共三十五天叛军就被平定。当时皇帝已经亲自出征,任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同提督军务太监张忠率领数千京兵,逆江而上,抵达南昌。张忠、许泰两人故意纵容京兵冒犯王守仁,有的叫着王守仁的名字辱骂他。王守仁不为所动,对待他们更加宽厚。病了给他们药,死了给他们棺椁,在路上遇到办丧事的,一定停下车慰问好久才离开。京兵们说“王都堂爱护我们”,没有再冒犯他的人。张忠、许泰轻视王守仁是个文士,强迫他射箭。王守仁慢慢起身,射了三支箭,三次射中靶心。京兵都大声欢呼,张忠、许泰更加懊丧。世宗刚即位,任命王守仁担任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不赴任,请求回家探望父母。王守仁病重,上疏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诏命回复就回家了。走到南安去世,享年五十七岁。王守仁天资异常聪明,贬谪到龙场的时候,穷荒之地没有书籍,每天整理以前所学。忽然领悟到要推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应当求助于自己的内心,不应当求助于外在事物,感叹说:“道理就在这里。”于是深信不疑。他从事教育,专门以“致良知”为主。求学的人一致听从他,世间于是有了“阳明学”。
    14.B (三五句真事直写,朴素、有力;四六句虚事实描,强烈、感人。)
    15. ①颔联中,山势既然盘礡,江流也当依旧,这才是生活的真实,因为改朝换代并不能使山河改观。然而,国家变了,人事变了,作者的感情也变了,所以在诗人看来山势依旧,而江流已非,这种用艺术的真实“破坏”生活的真实的写法就是“无理而妙”;(2分)②这种“无理而妙”的描写使诗人的感情表达更集中、更突出;(2分)③以此表达作者祖国河山为外敌所占的无奈和沉痛之情。(2分)
    16、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评分细则:任选五小题作答,答对的即得满分;多选的以错误的计算得分。选的五小题内一空一分,本空格内错字、多字、少字,本空即不给分。
    17.C 【解析】第一处,“浓郁”,指香气、色彩、气氛等浓厚;“浓重”,有强烈、鲜明、深厚的意思,也形容炯雾、气味、色彩等很浓很重。根据语意,此处意指浓厚的中国风尚,“浓郁”更符合语境。第二处,“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必需”,意思是一定要有,不可少。根据语境可知此处指有必要掌握更先进的制作技术等,“必须”更符合语境。第三处,“精雕细刻”,多用于比喻做事认真细致;“雕章琢句”,指刻意修饰词句。此处修饰中国影视剧,强调中国影视剧认真细致,“精雕细刻”更符合语境。第四处,“国际化”,是指设计和制造容易适应不同区域要求的产品的一种方式,进而达到世界各国的要求;“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强调当今国产电视剧制作日益符合世界各国的要求,“国际化”更符合语境。
    18. B【解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该把“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与叙事节奏紧张紧凑相结合”改为“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与紧张紧凑的叙事节奏相结合”,据此可以排除A、C两项;二是搭配不当,“实现了”与“双重需求”搭配不当,应该将“实现了”改为“满足了”,据此可以排除D项。
    19. D【解析】根据上下文语意,可知此处强渊的是“精心打磨的故事”“精良的制作”两者皆有,据此可以排除A、B两项。下文“该剧主创人员前前后后看了3遍小说,针对第一集写了23个版本,花费4个月时间抓住人物和故事核心,富于质感的画面、多样的制作拍摄手法、富有层次的场景设置”先说“人物和故事核心”,后说“画面、拍摄手法、场景设置”。为了和下文保持对应关系,括号内的语句应该先说“精心打磨的故事”,再说“精良的制作”,据此可以排除C项。
    20、①有时候行人也不妨做到“人让车”
    ②但是当时的状况适合车辆经过时
    ③只需要做到“礼让三先”就行(每空2分)
    【解析】第①空注意后文“行人与机动车都需礼让”,第②空注意后面的“车让人”,第③空注意后文“所谓三先”。
    21、参考答案:2020年8月15日,1375名新一届全国青联委员正式产生,薇娅与李子柒的当选引发争议,央视认为两人人选符合标准,实至名归。
    评分细则:指出时间:“2020年8月15日”给1分;说清对象:薇娅、李子柒给1分;概括事件:“1375名新一届全国青联委员的正式产生”或者“薇娅、李子柒入选全国青联委员”给1分;讲述经过:“薇娅与李子柒的当选引发争议”给1分;结果:“央视认为两人入选符合标准,实至名归”给1分。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新闻材料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属于导语部分,介绍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是最关键的信息,可提取的关键信息是:时间(2020年8月15日)、事件主体(全国青联委员的正式产生,“薇娅、李子柒入选全国青联委员”);第二句话交代了对事件主体入选存在两种声音(赞美、争议和质疑并存);第三句话介绍了针对这两种声音,央视发声,说明两人入选全国青联委员的原因,认为入选符合标准。后面两句话是对新闻事件结果的交代,丰富了此新闻的内容。提取的关键信息:时间:2020年8月15日对象:薇娅、李子柒事件:1375名新一届全国青联委员的正式产生,“薇娅、李子柒入选全国青联委员”。经过及结果:薇娅与李子柒的当选引发争议,央视认为两人入选符合标准,实至名归。
    22、按照202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试卷

    2024宁波五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宁波五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作家茅盾曾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浙江省衢州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浙江省衢州市五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2021学年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五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