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古代诗歌鉴赏之虚实结合 课件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虚实相对,其次是从对方起笔生情,置议论的虚实,不置议论的虚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
什么是古诗词的虚与实?
实,指诗人描写刻画的实体形象;虚,指实体形象所暗示出来的空白形象。实,指客观有形的物象; 虚,指主观的无形活动。实,指具体描绘; 虚,指抽象的议论。4. 实,指眼底景象; 虚,指意中景物。
眼见为实,心想为虚;已然为实,未然为虚;身临其境,仰观俯察为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虚。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虚实结合在古诗词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虚实的重要作用,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诗词中虚实结合常见的几种形式
首先是借助想像虚拟意境其次是从对方起笔生情再次是借助修辞化虚为实 借助梦境的描写化虚为实 当前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为虚置议论的虚实不置议论的虚实
首先是借助想像虚拟意境。
想像是虚写的常用方法之一,它 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却又可以突 破时空的限制,能扩大诗词的容 量。
例:阅读刘禹锡的《浪淘沙》回答问题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问:诗的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 来描写黄河?
答: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 合优美的传说,把黄 河汹涌澎湃写得更具 体、 生动、形象。
在一些抒情诗中,作者常常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想像将对方的言行摄入诗中,增强诗词的情趣,扩大诗词的意境,将所抒发的情感加以深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不说自己如何思念山东兄弟、家乡亲人,而是想像着家乡的亲人如何思念自己。
这种曲折有致、出乎常情的写法,更能表达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之情。所以说两首诗有异曲同工 之妙。
有评语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 ”
再次是借助修辞化虚为实
诗词中当一些抽象的内容难以表达的时候,诗人常常不是空洞地抒情,而是借助修辞,特别是比喻手法化虚为实,使表达的情感易于捕捉。
有人评论:后主李煜将“愁”变成水,秦观将“愁”变成随水而流去的物,李清照又进一步把“愁”搬上了船,而写《西厢记》的董解元却把“愁”从船上卸下,又驼到马背上去了。至此,也不怪李清照在《声声慢》词末,绝望地悲鸣,无助的呻吟,撕心裂肺,催人泪下地一再写“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 煜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 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
“愁”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然而在古代诗词中诗人们却把这“愁”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让愁有了数量、有了重量、有了长度,让我们可感、可见、可闻。
当诗人的情感在现实生活难以尽情抒发时,常转变角度,借助梦境来深化情感,使所抒之情更进一步。
4借助梦境的描写化虚为实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问:有人说诗的三四句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请赏析。
“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5、当前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为虚
已逝之景,或是作者经历过的,或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景象。作者把这些景物写入诗词中,大多是通过与当前的实景构成某种关系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中的“雕栏玉砌”、“朱颜”是词人对故国的追思,“雕栏玉砌”也许还在,红颜也已迟暮。但这些都不是眼前的实景,所以是虚写。“只是”二字以惋惜的口吻传达出国亡家破、物是人非的无限悔恨与怅惘。
写诗强调形象思维,但也不排斥抽象思维,即诗中的议论。这议论不是泛泛而谈,它要求有哲理性,有形象性,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运用虚笔。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前两句是诗的第一层,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它如同用一幅巨大的水墨山水画作背景,衬以高高的芙蓉楼,奔腾的大江,如织的冷雨,接天连江,友人、高楼、整个吴地都笼罩在潇潇冷雨中,为即将的离别平添几分悲凉气氛。“楚山孤”既是写实景,也是诗人孤寂心情的写照。 后两句是诗的第二层,转入议论,表白自己崇高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末句的虚拟议论,诗人如玉壶冰心,晶莹洁白!蕴含着哲理,形象感人,感情强烈,成了千古名句!
诗词有实景与虚景,有虚实相间之景。写实景要注意“实中透虚”,能触发联想,写实才不枯燥、不呆板。写虚景要能落到实处,有凭藉依托,有云蒸霞蔚的气象境界。范晞文在《对床夜话》中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朱熹的《水口行舟》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朱诗写舟行江上,是见闻,是实景;诗中让感悟到的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的,青山绿树总是永恒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抑。诗人在绘景叙事中蕴含了人生的哲理,这是虚。即:景事为实,情理为虚。
怎样解析虚实相生的诗词鉴赏题呢?对虚实结合的诗词,答题时的一般层次是:阐述哪是实写,写的是什么;哪是虚写,写的是什么;分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主要是:使……形象更丰满;使……感情表达得更充沛,更淋漓尽致;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意境,营构了一种朦胧迷离、亦真亦幻的境界。当然这几点不一定面面俱到,涉及到哪点说哪点就行)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试分析诗中虚实结合手法
前两联写实 “收蓟北、涕泪满衣裳、却看、漫卷诗书”都是突然之间“喜欲狂”的生活真实!后两联写虚。诗人回家畅想曲的节奏轻快、和谐,地点转换让人目不暇接!表现诗人乍闻胜利消息时的喜极心情和急欲赶路返乡的愿望! 此诗之所以被誉为“杜甫生平快诗”,关键之一在于虚实妙合!虚写尤不可缺,恰如王世贞《艺苑卮言》所云:“前疏者后必密,半阔者半必细,一实者一必虚。”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11、中考语文:艺术手法之联想想象、虚实结合技法 (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项 统编版,共24页。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 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何为炼字,答题步骤,增分方法,重点考查的词性,炼动词,动词常见答题角度小结,知识回顾答题模式,炼形容词,课堂练习,炼副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课件,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