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7.1短歌行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9198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知识补充,引导鉴赏,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诵读诗歌,初步感知情感基调。
2.理解诗歌思想内容,感悟诗人渴求人才、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
3. 探究艺术特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感悟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知识补充】
1、文体知识
“歌行体”: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属乐府诗一类.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如、等,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歌行体的代表作: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2、作者、背景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作为军事家,指挥了官渡之战,以弱胜强,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要接》。
作为文学家:精通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风格苍劲悲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写景的《观沧海》,抒情诗《龟虽寿》等。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唱和,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据考证,这首诗作于曹操的晚年,即东汉末年的建安十三年(208) 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以后。其时曹操53岁了,年事已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现实,有感而发作此诗。
【引导鉴赏】
1、这首诗里“忧”字多次出现,“忧思难忘”中诗人“忧”的是什么?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忧从中来”诗人 “忧”的又是什么?结合诗句具体谈谈。
3、诗末使用典故“周公吐哺”,意在说明什么?
4、除了“周公吐哺”诗歌还有哪些典故,请从文中找出并分析用典的作用。
5、诗歌中哪些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罗列出来并说说它有何含义。
【拓展练习】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突出地运用了________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7.1 短歌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设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7.1 短歌行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学情分析,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