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教案设计
展开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
课型:新课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从人类历史上关于宗教文化曾经占据的重要历史地位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不同建筑文化和艺术风格的展开介绍,以及宗教文化对人类的重要精神支柱,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幻想在建筑艺术上的体现,也表现出了劳动群众虔诚的宗教情感驱使下进行的杰出的艺术创造,为人类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感受宗教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了解 不同宗教文化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正确对待宗教艺术。
2、过程与方法: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对宗教文化的性质有一些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
了解三大建筑的主要特点,和建筑是如何体现一定的思想观念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宗教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
主要是解决对宗教的认识和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多媒体)、教科书
教学方法:
直观展示法 活动探究法 小组讨论法 引导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导入: 游戏导入 (拉近师生关系)
双手游戏,(全体参与)以手可以做出不同的动作引入新课内容宗教文化。
1、 提问:同学们知道不同宗教文化中祈祷或祷告时常用的手的动作样子吗?
学生答:略
2、 展示三种不同宗教文化的人物及造型,判断属于那种宗教类别。(初步了解宗教文化)
学生讨论、简答
二、 新课教学:
1、 提问:不同的宗教文化下他们的造型和祷告手型各不一样,那我们想一想,他们的建筑文化、建筑风格又会有哪些不同呢?
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学生代表公布讨论结果
2、 连线识别不同建筑对应的宗教类别(试试看能连对吗?)
白板展示
学生尝试连线
教师公布结果
3、 展开学习
佛教建筑:
(1)、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传入中国等地。
(2)、代表建筑《桑奇大塔》《婆罗浮屠》
(3)、造型特点、建筑风格:规则的方形圆形等
(4)、作用:埋葬佛祖或圣徒的舍利(骨灰或遗骨)和遗物。
“曼陀罗”佛与菩萨修身养性之地。
企图表现这种理想世界秩序井然的境界。
基督教建筑:
(1)、产生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
(2)、代表建筑《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式
《比萨教堂建筑群》 罗马式
《夏特尔主教堂》 哥特式
《米兰主教堂》 哥特式晚期
(3)、造型特点、建筑风格
拜占庭式:帆拱上的穹顶为中心的复杂拱券结构平衡体系,华丽而又浓郁的装饰风格。
罗马式:连续券空廊、古典柱式
哥特式:高耸、挺拔、辉煌、壮丽,高高的钟塔,彩色的玻璃窗
(4)、作用:宗教活动场所,后演变为城市社会生活中心和城市兴旺发达的标志。
伊斯兰教建筑:
(1)、兴起于公元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
(2)、代表建筑《泰姬玛哈尔陵》《奥马尔清真寺》
(3)、艺术特点、建筑风格:
建筑结构上普遍以拱券作为结构手段,屋顶多采用洋葱头形的穹顶,伊斯兰教反对或禁止描绘人物与动物,所以建筑装饰以几何纹或植物纹或阿拉伯文字为其主要特色。
(4)、作用: 泰姬——陵墓
清真寺——信徒礼拜
三、 知识拓展练习:
展示相关建筑作品,判断是那种宗教文化建筑,可相互探讨完成,开拓学生视野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
四、 小结:
对本课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回顾)
五、 课后作业:
1、 课后搜集相关宗教建筑作品图片,来校与同学探讨交流学习。
2、 关注身边的宗教建筑和宗教文化,想一想我们能做的是什么?
高中美术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a href="/ms/tb_c12899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授,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活动,小组展示,本课小结,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