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第四课 天上人间——壁画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第四课 天上人间——壁画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意义和价值,加深文化理解;
2、通过引导、启发、思考、比较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究中国墓室壁画的艺术特征;
3、通过学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
1、讲清中国画在其历史发展中,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产生的过多种绘画样式,建立大中国画的观念;
2、汉唐时代壁画成就最高的是宫殿壁画,当时的朝廷曾经组织过一些重大题材的宫殿壁画创作,表彰功臣,发挥美术创作“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由于这些作品未能保存下来,墓室壁画便成为了了解当时壁画题材内容、表现手法、艺术成就的重要参照。
3、中国现代壁画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制作方法上有很大发展。
教学过程
播放一段“盗墓笔记”视频,提问:同学们在视频中看到与我们美术元素有关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壁画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介绍中国的绘画史,讲清中国画在其历史发展中,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产生的过多种绘画样式。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以及介绍,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画在其历史发展中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产生的过多种绘画样式。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天上人间——墓室壁画。
了解墓室壁画的产生与发展的社会背景以及汉墓壁画题材的分类
向同学们讲解墓室壁画之所以被称之为“幽冥世界的奢华”的原因,讲清墓室壁画产生的背景以及创作意图;
1、“厚葬”导致的奢华。古时候的人相信,人死后灵魂还能永生。所以,一些地方的豪强和权贵之家便厚葬成风,他们会按照死者生前所居住、生活环境为其营造豪华的墓室,一般墓室中会有陪葬的侍卫、侍女、仆从的俑,以及各种贵重的物品和生活用具等,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必不可少的就是墓室壁画。壁画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它是极尽所能的把墓主的生活、起居、人物活动都展示出来。
2、 “厚葬”之所以盛行是因为当时的汉代朝廷是以“儒家的忠孝之道”治国的。一些有名的孝子是可以通过地方官“举孝廉”而做官的,从字面意义上了解:举——推举,孝——孝顺,廉——廉正。就是推荐孝顺而廉洁的人做官,所以有些厚葬的排场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到,以此来获得“孝”的声誉,这样便有利于他仕途上的发展,这也是墓室壁画盛行的社会根源所在。
3、汉墓壁画把两千年来的一部分社会生活具体的再现了出来,这让我们对汉朝的认识,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
通过五张图片介绍,让学生们将图片与之所对应的题材归类;
汉代墓室壁画是丧葬文化下发展而来的图像艺术,它的题材非常的丰富。许多的学者通过研究、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汉代墓室壁画,将汉代墓室壁画的题材总结、归纳为五大类:
开明兽:反映驱疫逐邪的
宴饮图:反映生平威仪与现世生活的
升仙图:反映升仙神异的
二桃杀三士:反映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的
蟾蜍:反映祥瑞天象的
【设计意图】通过连线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播放微课视频“画像砖与画像石”,通过视频了解二者的区别、表现手法以及艺术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晰的掌握知识点。
章怀太子墓赏析:墓中保存大量的壁画,如:狩猎出行图、打马球图等。永泰公主墓中的宫女图,从图片中可以反映出大唐喜欢华贵艳媚、秀丽丰满的女子,还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生活的极度奢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也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一种体现。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短片让学生简要了解章怀太子墓。
学生动手制作现代装饰壁画
【设计意图】增加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通过学生们的动手制作,让同学们了解壁画它的创作类型不仅仅限于绘画与雕刻,它还可以是许许多多的其它的工艺性创作。
画像砖
画像石
区 别
人工烧制的砖画像
天然石上刻画后的图像
表现手法
印模压印,部分需锐器刻画
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刻画
艺术成就
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水平,是考察、研究中国古代生活和艺术发展的珍贵史料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第四课 天上人间——壁画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鉴赏第四课 天上人间——壁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 追溯历史,欣赏引导,对比飞天发展的三个时期,飞天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飞天的艺术特点,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第四课 天上人间——壁画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