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堂教学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学习目标,阅读目标,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三,品格素养,作者简介,预习资料速查,背景资料,文体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请同学们说说有关马的成语,比如一马当先、-跃马扬鞭、天马行空、千军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老马识途、车水马龙等等。 从这些成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马,对马的印象非常好。唐代文学家韩愈就写过一篇有关马的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了解文体特征,疏通文意,明确文章阐明的深刻道理。
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结合具体文句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正确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做有用之人。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他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得到柳宗元的密切配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推动了文学的发展,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也能独辟蹊径,“以文为诗”,力求新奇,形成宏伟奇崛的艺术风格。其散文尤其著名,对当时和后来的文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等人,均郁郁不得志,所以其文中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看法,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
与马有关的歇后语:马背上钉掌——离题(蹄)太远千里马拉犁——大材小用马儿伸腿——出题(蹄)马鞍套在驴背上——对不上号矮子骑大马——上下为难
骈( ) 食( )马者 槽( )枥其真无马邪( ) 粟( )
1.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 才美不外见 ( )
祗,同“衹( 只)”,只、仅。
见,同“现”,显露,表现。
策之不以其道( )
古义:正确方法;今义:道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策之不以其道( )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
1. 一食或尽粟一石( )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 策之不以其道( )4. 食之不能尽其材 ( )
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名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竭尽。
◎倒装句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 )
状语后置,“于”相当于在”,“于奴隶人之手”是状语(介词结构)。
句前省略主语“食马者”。
1.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说”是一种怎样的文体?
本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技法?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千里马”“伯乐”“奴隶人”各代指什么人?
第一部分(①):本段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指出伯乐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②):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充满愤激之情。
第三部分(③):总结全文,抨击了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
本文通过叙述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描述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痛斥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之情。
提出论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
分析问题: 埋没原因→食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也
归纳中心: 痛斥无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什么深层含义?
这是全文的主旨句,提出论点,表明作者的见解,强调了伯乐能识马,千里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就会被埋没,从而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同时这句话也交代了世上众多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2.描绘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描绘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不满,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3. 最后两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表示作者对执策者的反诘,同时为下句蓄势;“其真不知马也”收束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1.[难点] 千里马和伯乐的深层含义及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指能发现并赏识任用人才的人。二者的关系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
2.[重点] 举例说明本文是怎样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来表明中心的。
本文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从这一观点出发,作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地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的不识人才和摧残埋没人才的做法进行了抨击。
这种写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例如,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描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用“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示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激发人们的不平之感,也表达了当时居于下层的有才之士的悲愤。又如,用“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来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更具有辛辣的嘲讽作用。
1.托物寓意,意蕴深刻。本文通篇说马,而意在论人,表面上说的是相马、食马之事,实际上阐释了对社会重大政治问题之一的人才问题的见解。这种托物寓意的写法,使深刻的思想蕴含在具体的形象之中。
2.观点鲜明,中心突出。本文的三段文字都紧紧地围绕着一个中心来论述:千里马的被埋没、被摧残,是“伯乐不常有”造成的,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造成的,是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不能理解千里马的人造成的,从而表明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见解。
原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龚自珍《己亥杂诗》译文:中国要想生气勃勃就需要风雷激荡,这种万马无声的局面实在令人悲哀。我奉劝上天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降下人才。
九方皋相马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家族中有谁能够继承您寻找千里马呢?”伯乐回答:“对于一般的良马,可以从其外表上、筋骨上观察出来。而那天下难得的千里马,好像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像这样的马奔跑起来,让人看不到飞扬的尘土,寻不着它奔跑的蹄印儿。
我的孩子们都是才能低下的人,对于好马的特征,我可以告诉他们,对于千里马的特征,那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仅凭自己相马的经验来判断,他们是无法掌握的。不过,在过去同我一起挑担打柴的人当中,有一个名叫九方皋的人,他的相马技术不在我之下,请大王召见他吧。”于是秦穆公便召见了九方皋,派他到各地去寻找千里马。
过了三个月他回来报告说:“我已经在沙丘找到好马了。”秦穆公问:“那是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那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派人去沙丘取马,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这时秦穆公很不高兴,就叫伯乐来,对他说:“坏了!您介绍的人连马的毛色与公母都分辨不清,又怎么能鉴别马的好坏呢?”
伯乐这时长叹一声说道:“九方皋相马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真是高出我千万倍!九方皋看到的是马的天赋和内在素质,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表面现象;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九方皋只看见他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观察他所需要观察的,而忽略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九方皋相马的价值,远远高于千里马的价值!”秦穆公把马从沙丘取回来了,那果然是名不虚传的天下少有的千里马。
1.熟读并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熟读并背诵略。文章表达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寄寓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之情,也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2.这篇短文仅100 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唆。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
(1)直称。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正面提及,表述严正。(2)暗称。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述委婉,虽不直呼“千里马”,却意在其中。
(3)代称。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这些句子中的“其”“之”等代词,都是指称千里马的,表意简洁含蓄。
3.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子的语气特点。(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还)怎么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识千里马啊!
4.阅读下面的短文,结合课文,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不少于300 字。短文见教材。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天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人才。怎样才能成为人才呢?要成才,就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天赋,很多人没有成为人才,就是因为没有发现自己的天赋,没有发展自己的长处,致使天赋并未转化为能力。所以每个人都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天赋,要努力发展自己,造就自己,刻苦学习,为将来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使自己具备超常的能力。
另外还要适当展示出自己的优点,让用人的人发现。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是人生苦短, 如果把金子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发光岂不更快、更耀眼一些吗?正如《马说》中所说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以上是从个人层面来说的,那么作为用人单位,想拥有人才就应该找专业人才。一个人,在他的岗位上能够创造出应有的价值,就是人才。用人单位也不能用挑剔的眼光去看某个人,因为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通假字,◆古今异义,一食或尽粟一石,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课文内容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韩愈简介,写作背景,一食或尽粟一石,读准字音,看谁记得有快又准,参考翻译,学习第三段,整体感知,千里马的悲惨遭遇,食马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关于“说”,整体感知,课文讲解,千里马的悲惨遭遇,食马者,千里马,力足才美外见,食马者的愚妄,其真不知马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