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引入,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究,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一长度单位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学习,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认识了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这些立体图形,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这些知识储备和学习习惯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量物体的正确方法,知道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摆放,要放平摆直。2、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3、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及对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思想: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课程资源: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本节课我以教材为主,提前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容的了解程度,在备课预设中有效地加以利用,争取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更具有针对性。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统一长度单位”。教学重点:学会用实物测量,体会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并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方法与工具:本节课我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教学中要用到多媒体课件、硬币、小方木块、回形针、三角片等。教学安排:本节课让学生在“观看一操作一概括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教学评价:本节课教学评价我采用的是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得到了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的发展和进步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预习任务:本节课之前我让学生先试着用橡皮测量餐桌的长度。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介绍:在很久很久以前,尺子还没有发明出来。裁缝师傅做衣服时,都是用手来量的,他们把大拇指和中指使劲叉开,之间的距离叫做一扎。他们就用一扎作标准,来量衣服的长度。讲故事:有一天,王师傅的裁缝店里来了一名顾客,想要做件上衣。于是王师傅用他的大手量了身长3扎,师傅让小徒弟去做。于是徒弟就根据这个尺寸,用自己的手在布料上量出了3扎。第二天,顾客一试穿,发现衣服太小了。师傅很生气:“告诉你身长3扎,怎么做成了2扎?”徒弟也想不明白,“怎么回事呢?”师:同学们,请帮小裁缝想一想:新衣为什么做小了呢?谁来说说?生:是因为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师傅的一扎比徒弟的大,所以同样是3扎,但是徒弟量的就少,所以衣服就做小了。师:恩,小朋友们真聪明!【设计意图:以小故事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统一长度单位,初步做了铺垫,同时,也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二、小组合作在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究。1、测量数学课本的宽。师:那么我们要量物体的长度时怎么办呢?比如说故事中,裁缝师傅是用手做标准量衣服的,那咱们呢,也可以选一些物品作为我们的标准来量,对不对?好,现在呢,咱们要量这本数学书的宽度,同学们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做标准来量呢?生:硬币、小方木块、回形针、三角片。师:还有什么呢?生:火柴棍师:火柴棍啊,恩,可以,还有小刀、橡皮,你们的方法可真多!师:那,同学们,下面咱们就两人一组互相量一量课本的宽吧!好,开始!生:同桌合作动手操作。师:同学们你们可要注意了,开始测量时,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记住了吗?[、【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汇报结果师:好,你们都量完了吗?那咱们就来汇报汇报,你用什么量的,你量的结果又是什么?师:好,哪一组先来,好的,来,你先说吧。生:我用了7个硬币来量课本的宽。师:好,请坐。那,你呢?生:我量的课本的宽大约有5个回形针那么长。师:请坐,还有哪一组想汇报,好,来你们这一组。生:我用方木块来量的,大约量的课本的宽有15个方木块。师:好的,那第三小组想汇报吗?来,请你说吧!生:我是用三角片来量的,大约用了4个。师:那你呢?哦,你也是用方木块来量的是吗?也是15个。师:好,现在王老师就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了?同样是量数学课本的宽,为什么你们得出的结果都不一样呢,谁来说说?生:因为选用的物品不同。师:哦,原来如此,那老师又有一个问题啦,那为什么刚才有两个同同学的结果都是15,他们有相同啊?好,你说。生:他们用的都是小方木块。师:哎呀,我终于明白了,谢谢你!请坐。师生谈话小结:同学们,原来是这样的,正是因为我们用了不同的物品做标准,也就是用了不同的长度单位来量,所以大家得出的结果都不一样,是不是这样的?好,那同学们,如果我们再要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你觉得应该选用怎么样的物品做标准呢?好,你说,哦,应该用同样的物品,其他同学的意见呢?恩,大家同意都用统一的物品,统一的标准,也就是长度单位要统一。师: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课本的宽,让学生体会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统一长度单位。】三、 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呐,人们都知道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啦。咱们一块回到古代,看看那发生了什么?课件出示图片,老师讲解:在测量长度时,英国的查理曼大帝说啊,可以用他的脚长做标准来测量,那在咱们中国呢,有的人用一扎做标准来测量,那这时啊,就发生问题了,同一块布,如果用脚长为单位去测量它有3个脚长那么长,而用一扎做单位去测量呢却有5扎那么长,所以他们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啊,争论不下就互相扭打起来了。师:看来啊,统一长度单位是非常必要的,你们说是不是?还有在小裁缝的故事中,如果小裁缝和裁缝师傅还不统一标准,那么他们永远也做不出合适的衣服的。师:要量一个物体长度的时候,要用统一的标准来量,那么同学们你们来比较一下回形针、小方木块、三角片还有硬币哪一种物体做统一的标准更方便更合适呢?小组讨论,并说说为什么?生:我觉得用小方块,因为小方木块摆的时候最整齐,而且能摆平能放直。师:大家都同意用小方木块,下面咱们就用小方木块做标准再来量一量咱们课本的宽,看看和前面咱们量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的,好吗?学生动手操作,汇报。生:15个小方木块。师:哦,都是15个小方木块,原来跟前面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故事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四、 拓展练习1、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手掌有多宽呢?同学们先估测一下,然后再认真测量,看看自己的估测对不对?师:好棒哦!跟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说说自己是怎样测量的。【设计意图:被测量物体不是非常的规则,主要拓展一下估测和测量方法。】2、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五、总结师:好,同学们,今天啊,咱们就学到这里了,这节课你们都有那些收获呢?生:学习了长度单位。师:好,其他同学有补充的吗?师:对啦,这位同学说的很好,今天咱们学习了统一长度单位,并且在我们生活统一长度单位很重要的!【设计意图:在学生说出自己收获的基础上,教师再一次梳理知识,重申本节课学习重点内容。表扬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 课后作业:1、用小正方体测量铅笔盒的长度。2、完成对应的练习册上相关内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1 长度单位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