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例3的相关内容及相关的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2题。
“认识厘米”是“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的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现知识,形成技能。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长、短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本节课作为长度单位这一单元教学的开始,首先,教材展示了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某部位作为长度单位量的过程,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其次,适时引入刻度尺,并借助厘米刻度尺认识“厘米”这一长度单位,通过看、量等学习活动形成1厘米的长度表象。最后,揭示了用厘米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体会测量的本质——数出“单位长度”的个数。本节课的学习,对之后的“认识米”及其他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测量活动经验,更对体会测量的本质开始了理性的思维探索。
(二)核心能力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节课,通过建立1厘米长度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和空间观念;用刻度尺、身体部位测量的活动,积累了测量活动经验,培养了学生初步掌握用刻度尺测量的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在了解长度单位产生的过程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借助刻度尺,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测量的过程中,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整厘米),会初步地估计物体的长度。
(四)学习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
(五)学习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第1课时《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名师教学课件、《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随堂小测,《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课时作业、刻度尺、答题卡等。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古代,人们常用身体的某一部分的长度作为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他们会把什么作为测量的工具?看一看教科书第2页,去寻找答案吧!
2.练习。
(1)说一说。
1()1() 1()
(2)试一试,填一填。
数学书长约()拃(zhǎ)。
你的跳绳长约()庹(tuǒ)。
你的房间长约()步。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教师出示两支铅笔,一支长一些,一支短一些)
师:你知道哪根长吗?怎样想的?
师:我们可以看出来或用比一比的方法知道谁长谁短。可是这两支铅笔到底有多长,就需要量一量长度了。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比长短出发,总结比长短的一些方法,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想知道铅笔有多长,需要量出它们的长度,产生学习的必要性,引出本节的学习内容。】
2.问题探究
(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课件出示右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师:这是古代人用自己两臂伸开的长度在测量大石头的宽度。
(课件出示下图)
师: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最早用什么方法来测量的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古代的人们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长度作为测量工具,用这个工具的长度作为标准来测量其它物体的长度。我们也来试一试吧。(分别介绍并示范一庹、一拃、一脚)
活动1:用拃量课桌的长。
全班汇报
师:大家都用拃作单位量,量的都是课桌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2)认识厘米
师: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是一样的,需要统一长度单位。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尺子——厘米尺,请拿出你的厘米尺,看一看,并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放大的厘米尺,并指导学生认识厘米尺。
①刻度线
师:这一条一条的竖线就是刻度线。
②数
师:还记得吗?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测量时要从这里开始。其他的数是尺子上的刻度,表示从0到这个数之间有几个长度单位,如从0到1表示一个长度单位。从0到3呢?每两个刻度之间的间隔是一样大的。
③标注“厘米”或“cm”
师: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上的一个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英文字母表示为“cm”。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这个国际上通用的统一的长度单位。你能在你的厘米尺上找出1厘米吗?
师: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说一说1厘米在哪里吗?
师: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①同桌以厘米尺上的1厘米为标准,互相比一比、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
②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睁开眼睛再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
③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课件出示下图:
师:你们食指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是1厘米,图钉长大约是1厘米。
(3)用厘米量
师:我们认识了厘米尺,也认识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那怎样用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呢?(课件出示测量纸条)同桌讨论。
师: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看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大家看,这样量可以吗?
教师课件出示其他测量:
①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尺子的最左端,看右端的刻度。
②把纸条的左端对准刻度1,看右端对准刻度6,6-1=5(厘米)
师: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刻度0,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也可以一端对准其他刻度,看另一端对着的刻度,两个刻度相减,得到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师:请用你的尺子测量一下数学书的宽。
师:如果尺子上只能看到下面3个刻度,你能用它量出2厘米吗?
师:可直接量出4厘米和6厘米,还可以把刻度4作为起点,6-4=2,量出2厘米的长度。
师出示刻度完整的尺子,用数一数的方法验证刻度4到6是2厘米。
【设计意图:介绍古人测量物体的方法,并通过动手测量,引发认知冲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通过观察、比较、量一量、想一想、比一比等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
(4)巩固练习
①课本第4页做一做:看一看,铅笔长( )厘米。你是怎样想的?
②想一想,纸条长( )厘米。你是怎样想的?
③课本第8页练习一第1、2题。
师:估出图中的曲别针、火柴棒各有几厘米长,再量一量。
师:你们知道自己身体上的一些数据吗?照样子,量一量自己的手掌宽、一拃长、一步长,把数据记录在书上。
3.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我们一起通过测量活动,明白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了厘米刻度尺,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了1厘米有多长。还学会了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三)课时作业
1.填一填。
同样用步长测量教室的长,老师的测量结果是15步,学生的测量结果是20步,这是因为长度单位()。需要()长度单位。
【答案】不相同,统一。
【解析】考查目标1。因为老师的一步和学生的一步长度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也不一样。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选一选。
1)长度是1厘米的物体是()。
①食指的长 ②图钉的长 ③课桌的长
【答案】②
【解析】考查目标2。①是食指的长,比1厘米长,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③是课桌的长,比1厘米长得多。检测目标2的达成。
2)下面( )是错误的测量方法,()是正确的测量方法。
【答案】(②和③)(①)
【解析】考查目标3。 ②被测物体没有放正,需要紧贴尺子。③从尺子的边开始量,应从刻度线0开始测量。
3.找到一节5号电池,估一估它的长度,再量一量。
估计:()厘米
测量:()厘米
【答案】略。
【解析】考查目标3。利用建立的1厘米的单位长度观念,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估计,既可以检测单位长度的建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共2页。
人教版1 长度单位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1 长度单位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练习巩固,实践应用,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