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教案设计,共3页。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二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难点名称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厘米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长度单位,厘米尺是学生接触最多的测量工具。学生只有对厘米的实际“大小”形成较鲜明的表象,才能对它进行估测和实测,同时对后期要学的单位进率能更好的掌握。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二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并不丰富,且抽象思维逻辑较弱,要理解一些知识需有实物到具体图像为基础,进而抽象出1厘米的长度。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认识实物厘米尺,进而在厘米尺上找到1厘米有多长
通过比划,与身边的实物对比等感知1厘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旧知,要保证测量结果的一样,就要统一单位长度,而方便测量发明了标有统一长度单位的测量工具——尺子。进而出示厘米尺,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厘米尺。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认识尺子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尺子上有哪些信息
数字
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测量时一般以0作为起点
其他数字是尺子的刻度,几就表示从0到这个数之间有多少个长度单位
尺子上的标注“厘米”
厘米是长度单位,也可以用“cm”表示,并且介绍厘米也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
刻度线
尺子上这些排列整齐且均匀的竖线就是刻度线
认识厘米
认识1厘米
直观给出厘米尺上0-1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让学生自己在尺子上找找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通过模仿已有经验更容易找出1厘米的长度,总结出尺子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同时进一步通过填空练习巩固。
(2)建立1厘米长度表象。
引导学生通过比划,与实物(食指宽度,田字格)等常见物体做对比,抽象出1厘米阿德长度,进而通过再次对比找出身边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对1厘米有多长表象的建立更好。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再次确定尺子上的1厘米的距离。
厘米尺上()到()的长度是1厘米
通过对比找出身边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再次强化1厘米的长度表象
小结
我们刚刚认识了尺子,知道了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再次强调尺子构造,强调一般情况下0为测量起点,相邻两个刻度间的长度是1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做单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1 长度单位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 长度单位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1 长度单位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