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1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案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1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案第1页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1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要点,教学过程,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要点】
    1.具体研习诗歌,重点鉴赏“梦游”的意境。
    2.探究“梦”的深刻含义,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过程】
    一、学生有感情地集体朗读全诗。
    二、具体研习诗歌
    1.具体研习第1段
    (1)指一名学生朗读第1段。
    (2)学生思考:本段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天姥山”的神奇与高大?
    教师点拨后明确:诗人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将其高耸无比的样子描写得淋漓尽致。首先拿天姥山与天相比--天姥连天向天横,只见那山横在半天云上,仿佛跟天联结在一起。然后再拿天姥山与其他的山相比--势拔五岳掩赤城,即它既超过以高峻出名的五岳,又盖过在它附近的赤城。最后拿“一万八千丈”的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即那天姥山东南方的天台山虽然非常高,但在天姥山面前,也矮小得像要塌倒了。
    (3)学生思考:诗人写天姥山的神奇高大,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
    (4)教师再次指导学生诵读,注意节奏与韵味。
    明确:本段前四句交错使用五、七言句,这种节奏的诗句要读得轻快些。而且,前两句要轻读,后两句可稍稍加重,使之有鲜明的对比色调。后四句全用七言,节奏整齐划一,应读得雄浑有力,气势贯通,以表现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
    (5)学生背诵第1段,然后教师进行检查。
    2.具体研习第2段
    (1)学生集体朗读第2段。
    (2)让学生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翻译第2段。
    (3)提问:本段集中描写了“梦游”中的哪些景?这些景又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思考后明确:诗人在述梦时,集中写了以下四景:一写诗人在月光照耀下飞渡镜湖的情景,眼见渌水荡漾,耳闻清猿啼鸣,景色十分幽雅;二写诗人著屐登山的情景:黎明时分,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莽的群山,耳际是桃都山顶天鸡的叫声。那景象如同一幅神奇的画面;三写夜幕降临,熊咆、龙吟、电闪、扉开、万物震撼、烟雾笼罩下的迷茫恐怖、光怪陆离之景;四写神仙出场时的情景:纷至沓来的神仙,穿着彩虹做的衣裳,骑着风当做马,老虎在奏乐,鸾凤在拉车,他们雍雍穆穆,济济一堂。
    板书:
    月夜渡湖幽静雅致
    著屐登山壮观雄奇
    山中奇景神奇迷离
    仙人登场和穆富丽
    (4)品味诗歌意境。
    ①让学生各选一个意境进行深刻体会,然后教师检查。
    明确(提供两例):如梦游的第三景。夜幕降临了,诗人耳畔回响着从山谷传来的熊的咆哮声,龙的吟啸声。巨大的声响震得山石、泉水、深林、峰峦都在发抖。此时,天气也急剧地变化,黑沉沉的云天像要下雨,蒙蒙的水面上升腾起烟雾。高峻雄奇的天姥山有声有色,恰似一个迷离恍惚、光怪陆离的神仙世界。再如梦游的第四景,写得更撩人心魄。突然间,电闪雷鸣,山峦崩裂。随着轰隆一声,神仙洞府的石门从中间打开。在那一望无际、青色透明的天空中,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宫阙。这里诗人先后使用四个四言短句和两个七字对句,极力铺叙昏暗恍惚的景色和惊天动地的响声,把洞天石门打开的雄伟声势,充分地表达出来,为神仙们的出场拉开了序幕。接着,神仙出场了。他们都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风而至,老虎为他们奏乐,鸾鸟为他们驾车,浩浩荡荡,其乐融融。此番情景,好一个“洞天”,好一个令人心往神驰的雍雍穆穆、富丽堂皇的神仙极乐世界!
    ②提问:诗人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境?诗人的心情如何?
    明确: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离奇变幻、五彩缤纷的梦境。诗人徜徉其间,心神完全解放,无忧无虑,“心颜”大开,幸福无比。
    (5)学生自由背诵第2段。
    3.具体研习第3段
    (1)学生集体朗读第3段。
    (2)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如何理解本段中诗人流露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后,明确:诗歌的最后一段由写梦转人写实,揭示了全诗的主旨。在短短的几句诗里,表现了诗人的内心矛盾。进发出诗人强烈的感情。他认为,如同这场梦游一样,世间行乐,总是乐极悲来,古来万事,总是如流水那样转瞬即逝,还是骑着白鹿到名山去寻仙访道的好。这种对人生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表现了李白思想当中消极的一面。封建社会里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情况下,对人生抱消极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评价这首诗里所表现的李白的思想,决不能只看到这一面,还要看到另一面,更强烈的一面。在李白的思想当中,和“人生无常”相伴而来的,不是对人生的屈服,不是跟权臣贵戚同流合污,而是对上层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他的求仙访道,也不是像秦始皇、汉武帝那样为了满足无穷的贪欲,而是想用远离现实的办法表示对权臣贵戚的鄙弃和不妥协,正像诗的结句所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
    (3)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三、组织学生探究性阅读
    探究课题:如何理解诗中“梦”的含义。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小组选代表发言。
    学生1: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愈是以浓墨重彩对其铺张,愈表明作者追求热切,赞颂热烈;梦中仙境描述得愈美好,与现实生活的反差就愈大,梦醒后的失落之痛就愈深,对人们的感染力就愈强。诗歌情感表达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当洵)云:“(诗人)将之天姥,托言攀游以见世事皆虚幻也。……于是魂魄动而惊起,乃叹日,此枕席间岂有向来之烟霞哉,乃知世间行乐,亦如此梦耳。”言下之意,烟霞是诗人寄意之物,“梦”是诗人所追寻的理想之梦。
    学生2:我不同意学生l的某些看法。诗人想象之物并不都让人迷恋,像“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巔”“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哪有美丽辉煌可言?再如“恍惊起而长嗟”,诗人是受惊而起,哪像是理想之梦的况味?“梦境”应是一年前宫廷生活的折射。从“一夜飞度镜湖月”中我们仿佛看到李白由一个布衣一跃成为万众仰慕的卿相。“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间天鸡。”这里除了驻足半山,远望海日升空,天鸡高唱的辽远,空旷的意境美,更有一种豪情勃发,壮志凌云的情感蕴含其间。结合作者的遭遇,他当时,初到长安,带着满腔抱负,也终于能被皇上赏识,青云直上,岂不是意气风发?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他曾经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并非那么好,从“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等深林恐怖、风雨欲来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宫廷生活的明争暗斗、冷酷无情和李白处境的孤危。虽然仙人们聚合的场面其乐融融,然而放浪不羁、桀聱不驯的李白却无法与他们合拍。诗人被排斥在外,只能作为上流社会的旁观者。但他更是清醒者,他的及时梦醒即表明了与这种生活的彻底决裂。
    ……
    【课堂练习】
    阅读李白的《古风(第十九首)》,回答下列问题。
    古风(第十九首)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①。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②。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①明星:华山仙女。②卫叔卿:传说是汉武帝时成仙的人。③胡兵:指唐玄宗时发动叛乱的安禄山军队。
    1.从思想内容上看,这首诗和《梦游天姥吟留别》有何不同?
    2.联系《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说李白在这首诗中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
    1.《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诗人鄙弃黑暗的现实世界,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塑造了一个与官场决裂、高蹈出世的诗人形象。《古风》则表现了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展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流露了自己因愤世嫉俗而对超现实仙境的追求。这种逃避现实的思想实质上是源于对现实的关怀,所以当诗人真正目睹安史之乱的爆发时,他又从遗世独立的幻想中回到严酷的现实,表现出对叛军的切齿痛恨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可以说,《梦游天姥吟留别》表达了对远离现实的“仙境”的向往,而《古风》则是向现实的回归。
    【课堂小结】
    古来优秀的送别诗作不可胜数,而李白的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无忧无虑、温馨和睦的神仙极乐世界。同时也让我们感到了诗人追求个性自由、蔑视权贵的崇高精神。生活在祖国温暖怀抱里的我们,应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充分张扬生命个性,为祖国更灿烂的明天贡献自己的青春才华。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熟练背诵课文。
    2.试选一节诗译成英语。
    【板书设计】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诗后各题。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辩乐解》记载,虞舜曾弹五弦琴,作《南风》诗,唱道:“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
    (2)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
    参考答案:
    (1)①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人云;②深深扎根于大地;③越老越强,越是曝晒越是茁壮。
    (2)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越顽强);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相关教案

    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作业布置,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透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