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第一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第一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评课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9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什么?A.一种卧具B.一种坐具C.一种装饰品
2.唐代诗人元稹,他祖先姓氏为( ) A.独孤 B.拓跋 C.长孙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葡萄美酒夜光杯, 。 , 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
黄河远上白云间, 。 , 。 ——唐·王之涣
3.补充完成下列两首唐诗:
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题目,叫 。
悠悠唐韵,北朝遗风。千古一脉,民族交融。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一、穷兵黩武中看交融——淝水之战二、革故鼎新中看交融——孝文帝改革三、胡风汉韵中看交融——北方民族大交融
穷兵黩武中看交融——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南下进攻东晋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投鞭断流何雄壮,风声鹤唳究可哀。草木皆兵成一梦,东山再起新局开。
战前: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士兵80万。
战中:军队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一溃而不可收拾。
战后: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淝水之战后)前秦这个由各民族各个势力组成的马赛克般的政权,瞬间瓦解。 ー一日本历史学家 川本芳昭
一、穷兵黩武中看交融——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 前秦(氐族)--东晋(汉族) 民族交融不充分,统一全国失败(教训)
革故鼎新中看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
必须改革,学习汉族文化
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崤(xiá)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崤函,指洛阳附近的崤山和函谷关。
北人恋本,忽闻将移,不能不惊扰也。 ——《魏书·任城王传》
1.阅读档案袋中的五则材料,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每则材料对应的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措施2.依据以上材料结合你的理解,举例说明孝文帝改革起到的作用。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4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6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
(北魏)南迁,革夷从夏(注:即孝文帝改革)。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通过双方消除文化界限、减小文化差距的努力,两种文化靠拢、整合,双方的民族隔阂和异族感随之减少。共同文化的形成,标志着文化认同的完成和鲜汉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段锐超《北朝民族认同研究》
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推动了整个民族的融合和进步。
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北魏的衰落和鲜卑族的灭亡。
孝文帝的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
一、穷兵黩武中看交融——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 前秦(氐族)--东晋(汉族) 民族交融不充分,统一全国失败(教训)二、革故鼎新中看交融——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实行汉化 顺应历史趋势,促进民族交融
胡风汉韵中看交融——北方民族大交融
生活习俗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和交融
北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
边境汉人《二牛抬杠图》
汉族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畜牧业
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
《鲜卑人乐舞图》---鲜卑人以汉族礼仪形式的歌舞表演
魏晋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风气,各兄弟民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推进了乐舞的民展。
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民族交融
一、穷兵黩武中看交融——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 前秦(氐族)--东晋(汉族) 民族交融不充分,统一全国失败(教训)二、革故鼎新中看交融——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实行汉化 顺应历史趋势,促进民族交融三、胡风汉韵中看交融——北方民族大交融 民族交融:衣食住行——生产方式——思想文化 由表及里,改变社会风貌,推动历史进程。
这一民族大交融,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是…中华文明比之以前更加兴盛起来。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封建国家,就是在这种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著名史学家王仲荦(luò)先生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追随历史的步履拾级而上,鲜卑民族的沧桑岁月,述说雄浑的交响。胡风汉韵在滚滚浪潮中交织激荡,铸就了辉煌灿烂的泱泱盛世,赫赫隋唐。几千年来,我们手足相亲,心守相望,让民族交融的不落壮歌,在中华大地永远传唱!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淝水之战,改革措施,民族大交融高潮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pptx、淝水之战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备课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骄兵必败团结就是力量,北方再度陷入分裂,鲜卑族迅速崛起,北魏的兴起,北魏孝文帝改革,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与进步携手与文明同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