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质组成的表示 【教学目标】1.能说出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2.记住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并学会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3.根据化学式推断某元素的化合价。4.学会根据化学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教学重难点】1.化合价的记忆和应用。2.化学式的一些简单的计算。【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一、化学式的意义教师展示铜、水、食盐等物质的微观构成图。教师应充分发挥图片的功能:很好的体现了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化学符号之间的联系。关于化学式,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从宏观角度看,根据化学式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一种什么物质,这种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式反应了物质由什么样的微观粒子构成,微粒间的数量关系如何。从量的角度,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分子的相对质量。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物质的微观构成图,让学生建立起见到一种物质,就去思考“这种物质的微观构成是怎样的?如何用符号来表示他的微观构成?”的思维习惯。二、化合价与化学式教师只要让学生明白: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其原子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不必理解化合价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引导学生找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的特点,及化合价的规律。学生思考、观察、交流,并要熟记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正确书写化学式,书写化学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教师可以板书一组物质的化学式,让学生标出化合价,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化合价的一些规律。已知铝为+3价,氧为-2价,写出铝的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符号,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AlO求两种元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3×2=6求各元素的原子数。把原子数写在各元素符号的有下方,即得化学式:Al2O3检查化学式,当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等于0时,化学式才算是正确的。学生在熟记化学式的基础上,熟练标出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并能自己思考找出化合价的一些规律。在能把握规律的前提下,反复练习,能熟练写出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正确书写化学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而学生刚接触化学时间不长,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由模仿开始,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其组成和结构是人们通过实验方法探究出来的,根据化合价只能写出本身就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三、相对分子质量在学生明确了相对分子质量之后,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让学生解决:计算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样原子的质量之比;计算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之比;计算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 四、计算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1.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例1.计算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解释)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元素的原子量之比。解:H﹕O=2×1﹕16×1=2﹕16=1﹕8.(化为最简整数比)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练习,进行反思,自己纠错,再次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