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共6页。
鲁教版(四五学制)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一: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读图自主学习,通过读图知道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会描述。 2、设计一次高原之旅,让学生出谋划策。学生通过出谋划策,知道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和旅游资源。让学生感受该区域神秘而又独特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3、通过读图文资料,理解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和设计思路 对于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地理知识,具有了一定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但还是缺少方法。学生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所以在教学这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发表见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为老师在进行青藏地区旅游出行出谋划策”为主线,学习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三:重点难点重点: 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难点:探究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四: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五:学法指导:学习区域的方法(读图分析、小结法)六:教学准备:PPT课件 电子白板七: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老师唱歌,让学生听歌猜歌名,引出新课。多媒体播放有关青藏高原图片,用动人的画面营造探究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学们,想听老师唱歌吗?这首歌叫什么名字?你知道这是哪个地区吗? (学生齐答:《青藏高原》青藏地区)过渡:老师有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计划,就是去神秘的青藏地区去旅游。但老师对这个地区还不了解,在出行之前老师想请我们同学帮忙带老师先认识一下青藏地区。你们愿意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达欲)活动2【活动】新授:(一)认识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5页图9.3和相关文字内容和地图册,出示学法指导和相关图,自主学习问题:(2分钟) 1.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及其包括的省区。 2.青藏地区地势特点。 3.找出青藏高原上主要山脉、 地形区,概括其地形显著特征。 4.青藏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学生回答,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做补充讲解,(培养和检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小结: 1.位置和范围: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主要包括我国的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及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甘肃省和云南省部分地区。 2.地势: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3. 地形的显著特征。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自南向北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唐古拉山脉、巴颜喀拉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山脉之间 有宽广的盆地(柴达木盆地)和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地形的显著特征。 要求:学生在课本图9.3标出以上找到的山脉、盆地和谷地,加深对地图的熟悉程度。 4.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特点: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能用两个字来概括青藏地区的突出特点吗?(高寒)追问:高寒的环境下还有哪些显著的自然特征呢? (多媒体展示课件)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 其他自然特征: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星罗,大江源头活动3【活动】活动二:为老师设计一个旅行方案出谋划策,探讨认识青藏地区高寒自然地理特征及影响。时间:暑假交通工具与线路:乘火车从西宁到拉萨1.出行前要准备哪些物品?为什么?2.(展示多媒体课件)提问:你最想看哪些风景呢?为什么?在旅途中,经常能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展示图片)。请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的环境的呢?过渡:牦牛不仅是青藏地区的交通工具,还是重要的牲畜,这个地方还有哪些重要的牲畜呢?当地的人们又有哪些生活习俗呢?接下来我们就共同分析和探讨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农业和生活的影响。活动4【活动】活动三:探究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1.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读图,设计问题导读如下:设问:(1)高寒的青藏地区以什么农业为主?生答:畜牧业设问:(2)该区的畜牧业有何特点呢?主要牲畜有哪些?生答:高寒牧区,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的牲畜——藏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设问:(3)该区有没有种植业的分布呢?分布在哪里?生答:有,主要分布在一些海拔较低的地区:如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称为“河谷农业”追问:为什么要分布在河谷呢?主要种植哪些农作物呢?生答:河谷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灌溉便利,适宜喜温凉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的生长。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晴天多、大气洁净。不利条件:气温低、降水少。承转: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对农业产生的独特的影响,那么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3. 高寒的自然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启发学生从衣、食、住三大方面来分析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生答:衣——藏袍;食——糌粑、酥油茶、青稞酒;住——帐篷、碉房。 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并鼓励学生分析其原因,然后及时评价。活动5【练习】活动四:评价园地1.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以干旱为主的的自然特征 ②河流较少,多为内流河 ③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④很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青藏铁路的开通,主要是为了发展青藏地区的( )A.矿产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旅游业3.在青藏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海拔较低的地区, 分布着_______农业,主要种植_________和_________。 4.拉萨和成都纬度相近,但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拓展作业:乡土地理 课后请查找图文资料,找相关信息,试分析我们泾源县发展农业的条件。 2017-05-27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