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语文九下第六单元《出师表》作业(第二课时)第1页
    统编语文九下第六单元《出师表》作业(第二课时)第2页
    统编语文九下第六单元《出师表》作业(第二课时)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第二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第二课时练习,共7页。
    出师表第二课时[w*ww.~z@zstep.c%o#m]比较阅读一、(2021·广西贺州)比较阅读下面【甲】【乙】选文,完成第15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来源@:zz#ste&p%.com*]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节选自《出师表》)【乙】况守时,府治被火焚,文卷烬。遗火者,一吏也。火熄,况守出坐砾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亟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公之周旋小吏如此,所以威行无怨。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之品,是不可及矣!(选自《智囊》,有删改)[来源^#%:中&*教网]【注释】①况守: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明朝著名廉官。守,做太守。况钟时任苏州太守。②府治:府衙。③遗火:因失职造成火灾。④砾:小石,碎石。⑤:急速,赶快。⑥周旋:这里是对待的意思。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言行恶劣;不道德[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    效:功效C.文卷                    悉:全,都D.喝使归                    舍:房舍,住宅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卷石底出(《小石潭记》)B.以伤先帝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C.所以威行无怨        山不加增(《愚公移山》)D.是不可及矣          万钟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由叙自己生平而至言伐魏的意义,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情感。B.【乙】文况钟“威行而无怨”的原因就是他代替小吏承担火灾罪责。[中^#国教@育出&%版网]C.【甲】文诸葛亮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跟先帝的患难与共的历程,是想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甲】文在人物塑造和情节描述上相比于【乙】文更加具体生动。4.请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5.【甲】【乙】两文都体现了责任担当意识,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才能担负起自己肩上的重任?请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1·广西贺州)比较阅读下面【甲】【乙】选文,完成第6~9题。【甲】出师表(节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泰山行宫记(节选)赵国璧[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余常年求学于外,咸有归家,今幸归之,族中叔伯及村诸贤达之士闻余登进士,甚欣,家尊甚慰,曰:吾儿宽厚孝善,且胸怀凌云,则必有宏图。余幼学时,家尊教余之兄弟甚严,常曰:父母同负育人之责。一日,尊因商寄旅大名府,遂书信遣人送至家中。余慈见信曰:子完之教,责在尔躬,而汝切记,勿因女色心性,而偏爱者多,殊不知爱之不以其道,反足以害之焉。其道维何,约言之有四戒四宜,一戒宴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发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以上八则,为教吾子子完之金科玉律,尔宜铭于心间。后余之登士,虽身用心专,皆归于余尊之严教之。[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注释】①子完:本文作者赵国璧,字子完。②维何:是什么。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恢弘志士之气           (2)殊不知爱之不以其         7.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来源@:^zz&s*te#p.com](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教育出版#*@%网](2)后余之登士,虽身用心专,皆归于余尊之严教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汉室之隆    岳阳楼之大观也B.面山      人不知不愠[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出入迂也    无案牍劳形[来#%源:^~中教网&]D.尔宜铭心间  每假借藏书之家[中国教%育出版@#~&网]9.甲文画线句与乙文分别从哪方面进行劝诫和教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文阅读一、阅读《诸葛亮传》(节选),完成第1~4题。诸葛亮传(节选)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国#教^育@*出版网]【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1.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百姓,示仪轨                  抚:安抚,抚慰            (2)尽忠时者虽仇必赏              益:利益                  (3)犯法怠慢者虽必罚              亲:亲人                  (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        爱:爱戴,拥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诸葛亮为相国也                   B.服罪输情者重必释[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我之死,有子存焉[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C.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D.刑政虽峻无怨者昭陛下平明之理                       鸣之不能通其意[来源#:zzst*ep%.co@^m]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www~.#zzst&e*%p.co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诸葛孔明千载人》(节选),完成第1~4题。[来源:z~@^zstep#*.com]诸葛孔明千载人(节选)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蜀可以取,言如蓍龟,终身不易。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上有以取信于主,故玄德临终,至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亦举国听之而不疑。下有以见信于人,故废廖立而立垂泣,废李严而严致死。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魏尽据中州,乘操、丕积威之后,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叹为天下奇才。锺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节选自《容斋随笔》)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诚     一:首先 B.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   闻:出名 C.废廖立而立垂泣            泣:眼泪 D.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    :达到2.用“/”给文中的画线句断句。(标3处)君 信 之 士 大 夫 仰 之 夷 夏 服 之 敌 人 畏 之3.翻译下列句子。(1)自三代以降,末之有也。[来&源@:z*zstep^.co%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魏尽据中州,乘操、丕积威之后,猛士如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诸葛孔明千载人》(节选)和课文《出师表》两文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诸葛亮被称为“千载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下面的语段出自课文《出师表》,请你用简明的语言叙述语段中所涉及的故事。(字数:400左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比较阅读1.【答案】A【解析】A.句意: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故选A。2.【答案】C【解析】A.介词,把/连词,表修饰;B.助词,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C.都是连词,表转折,却;D.介词,在;介词,对于。故选C。[中国教~@育*出版网#^]3.【答案】B【解析】B.“原因就是他代替小吏承担火灾罪责”错。结合原文“公之周旋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可知,况钟“威行而无怨”的原因是他有担当,不把罪责推给手下。选项只是针对一件事说的,不够全面。故选B。4.【答案】(1)我因此感奋激发,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2)这本来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  [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1)由是:因此。感激:感奋激发。驱驰:奔走效力。(2)固:本来。此固太守事也:判断句。当:承担。5.【答案】责任担当,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作为中学生应尽心尽责,积极作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这样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解析】如何承担责任,首先应当认识到有些责任是必须承担的,敢于当担是一种态度,是一个人品格高下的标志;其次要明白责任有大有小,可以先从承担小的责任开始,慢慢学着承担大的责任。比如首先承担起自己的学习责任,其次承担起家庭中的某些责任,班级中的责任,再过度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乙】文参考译文:况钟做太守时,府衙被火烧,文件书卷都烧成了灰烬,失职造成火灾的人是个小官员。火熄灭后,况钟出门坐在碎石场上,叫人狠狠杖打小官员百下,大声叫喊让他回到房舍中。赶快亲自草拟奏折,尽全力把罪责归聚到自己身上,却不用罪责连累小官员,开始小官员自己知道将要承担死罪,况钟感叹说:“这本来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况钟(将事情)上奏给皇上,论罪被罚没俸禄。况钟对待手下小官都如此(有担当) ,这就是他行事有威严却不遭人怨恨的原因。假如让如今的人处于这件事中,原本是自己的罪过还想要推脱给手下的人,更何况愿意代替别人承担过错呢?况钟的品格,就是在这一点上让人望尘莫及啊!6.【答案】(1)发扬,扩展  (2)正确方法【解析】第(1)题为课内重点词语,结合日常积累联系上下句便可作答。做题时可联系句意进行推敲。第(2)题为课外词语,结合教材《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一句也可得出“道”的意思是“正确方法”。7.【答案】(1)“这(些)都是忠正贤明,能为保全节操而死的人。”或者“这(些)都是忠贞、坦直,能以死报国的节义臣子。” (2)后来我考中进士,虽然有用心专一的缘故,但都归功于我父亲的严格管教。【解析】重点词语“此”:这;“悉”:都;“皆”:都;“归”:归功于;“尊”:父亲。8.【答案】 C【解析】A项:连词那么/副词乃、就是; B项:修饰关系/转折关系;C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项:介词在/介词向。9.【答案】《出师表》中诸葛亮劝诚后主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德”广开言路(不应该“妄自菲薄”堵塞忠谏之路)。《泰山行宫记》中作者的父亲培养儿子成才,以“四戒四宜”之法严格教育儿子。【解析】甲文的画线句子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次是正面劝诫和教导,第二层次是正面劝诫和教导。第一层次可分为三点:“开张圣听”“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这就是答案。关于乙文的劝诫和教导,可以从文中“约言之有四戒四宜”这句话得出答案。【《泰山行宫记》参考译文】我常常整年在外学习,很少回家,现在有幸回到家中,家族中的叔叔伯伯以及村里众多有才学的读书人听说我中了进士很高兴我的父亲很欣慰。说:我的儿子宽厚、善良、有孝心,况且他胸怀凌云壮志,定会大展宏围。[来源:z^zste%p#.co@~m]我幼时学习的时候,我的父亲教导我的兄弟很严格,常常说:父亲和母亲一同肩负着教育子女的责任。一天,父亲因为生意旅居在大名府,于是写信派人送到家里。我的母亲看到信中说: (对于)子完的教导,责任在于你自身。而你一定要切记,偏爱(溺爱)太多,却不知道爱孩子不能用正确方法(教育)反而因此害了孩子啊。那么正确方法是怎样的,简要说就是四戒四宜。四戒:一戒安逸的想法,二戒懒散惰性,三戒奢侈浮华,四戒自大急躁。既要遵守四条戒律,又一定要培养四种好习惯:一应勤奋读书,二应尊敬师长,三应博爱众人,四应谨慎吃食。以上八条规则,是教导我儿子子完的完备规则,你应当铭记在心中。后来我考中进士虽然有用心专一的缘故,但都归功于我父亲的严格管教。类文阅读一、诸葛亮传(节选)1.【答案】(1)√(2)×(3)√(4)√【解析】本题考查对常用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根据平时的积累,在句子中理解词义,看能否说通。(2)中“益”字有副词“更加”、形容词“益处”、名词“利益”等用法,此处是“益处”的意思。2.【答案】C【解析】考查常用文言虚词的比较理解能力。A项的“之”都无实义,语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的“虽”都为“即使”之意,连词,表假设;C项的前一个“以”是“因为”之意,介词,表原因;后一个“以”是“来”之意,介词,表目的;D项的“而”都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可译为“但是、但”。3.【答案】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贬黜。【解析】考查句子的翻译能力。关键词是“善”“恶”“纤”“贬”。“善”“恶”相对,可译为“好”“坏”, “纤” 译为“微小”,“贬” 译为“贬黜”。翻译时疏通句意,补上“因为”一词,使得前后贯通,顺畅。4.【答案】《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后主做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任人唯贤(亲贤远佞),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答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任人唯贤(亲贤远佞)”中的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中国教&^~育#出*版网]【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能力。“识治之良才”的意思是明白治道的好人才,从《出师表》一文诸葛亮对后主所提的三条建议中,可看出诸葛亮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诸葛亮传(节选)》译文:[中^国教#育出~版*&网]诸葛亮担任宰相,抚恤百姓,公布礼法规矩,精简官职,(要求百姓)顺从权威和法制,坦诚待人,公正无私。(凡是)忠于职守、有益时事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会奖赏,(凡是)触犯法令轻慢无礼的人,即使是亲人也必定会处罚,坦诚认罪、传布真情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会赦免;说话浮夸、巧言饰过的人,即使只是犯了轻罪也必定会被惩治。善行无论多么小,没有不奖赏的;恶行无论多么细,没有不抑制的。(处理)各种事务精明干练,管理事情着重在它的根本,依照官名(来)要求人尽到职守,(对于)造假的人不予录用。最后全国的百姓都敬畏他,爱戴他;刑法政令虽然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因为他用心公平而且劝戒明白。(诸葛亮)真可以称得上是懂得治国之道的好人才,和管仲、萧何是同一类的人。然而他连年劳师动众都未能成功,大概(是由于)临机应变、领兵的策略,不是他所擅长的吧。二、诸葛孔明千载人(节选)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A项中的“一”应该是“全都”的意思。[中#国~教育@*出%版网]2.【答案】君信之 /士大夫仰之/ 夷夏服之 /敌人畏之【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语句和断句的能力。要根据句意断句,画线句的句意为:君主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蛮夷服从他,敌人害怕他。据此可将画线句断为四个分句(标3处“/”)。3.【答案】(1)自那时三代以下,没有过像他这样的人。(2)魏国全部占有中原地区,乘着曹操、曹丕积聚的威势,猛士如林。【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如下关键词要准确翻译:第(1)句中的“以降”译为“以下”。第(2)句中,“尽”译为“全部”。第(1)句中的“末之有也”是个宾语前置句,应调整为“末有之也”再翻译。[来源:中%教网@#~*]4.【答案】①颇具政治远见。②忠心赤诚。③感恩图报。④治国有方。⑤用兵仁义。【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诸葛亮被称为“千载人”的原因,即概括诸葛亮的人格亮点和能力优势。诸葛孔明千载人》(节选)从诸葛亮“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取”可看出其政治远见;从“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可看出其用兵仁义。课文《出师表》从诸葛亮对北伐时间的把握、对政事的安排和对刘禅的劝谏可以看出他的政治远见;从他回顾先帝三顾茅庐、临终托孤以及自己受命以来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他对刘氏父子的忠心赤诚和感恩图报;从“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可看出他治国有方。据此概括即可。 诸葛孔明千载人》(节选)译文:诸葛孔明是千年中少有的一个人,他用兵行军,都是本着仁义和节制的原则,自那时三代以下,没有过像他这样的人。大概因为他的操行、心地、制度、行为,全部都是出自诚意。他生在乱世,亲身在田地上劳作,假使没有徐庶的推荐之语,没有刘玄德的三顾茅庐,那么他苟且保全性命,不求名声显达是一定的了。他一开始见到刘玄德,就论述不能同曹操争强,可以和孙权互为援手,但不能图取他,只有荆州、蜀地可以谋取的大政方针,言语如同刻在竹板、龟甲上一样,终身没有改变这个策略。二十多年之中,君主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蛮夷服从他,敌人害怕他。对上能取得君主的信任,所以刘玄德临终时,说出至诚之语:“如果我儿子没有才干,你可以自己取代他。”后主虽然平庸懦弱无所建树,也是全部国事都听诸葛公的,从不怀疑。对下以信取人,所以废职廖立,廖立垂头哭泣。废职李严,李严去死。后主左右奸邪佞辰,充塞其中。但是没有一个人产生害他恨他之心。魏国全部占有中原地区,乘着曹操、曹丕积聚的威势,猛士如林,但是不敢向西靠近蜀国射发一枝箭。可是诸葛公却六次出兵征伐魏国,让魏国害怕蜀国像害怕老虎一样。司马懿暗暗地到他驻扎营地之处,赞叹他是天下奇才。。锺会攻打蜀国的时候,专门派人到汉川祭祀他的庙宇。禁止军士靠近他的墓地采伐。这难道是智慧力量策略谋虑所能达到的吗?拓展延伸徐庶告诉刘备,南阳邓县隆中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南阳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解析】用简明的语言叙述语段所涉及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即可。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第二课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第二课时课后作业题,共7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第二课时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0 曹刿论战第二课时随堂练习题,共13页。

    语文九年级下册21*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21*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课时综合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联读,完成第1~7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