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情况调研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情况调研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Ar=39,9~1,1~7,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明显放热的是,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下列物质具有挥发性的是,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12 Ar(O)=16 Ar(Na)=23Ar(Mg)=24 Ar(A1)=27 Ar(S)=32 Ar(C1)=35.5 Ar(K)=39Ar(Ca)=40 Ar(Fe)=56 Ar(Cu)=64 Ar(Zn)=65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按对应的题号填涂在答题纸上)1.人体内一些体液的近似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A.胃液(0.9~1.5) B.胰液(7.5~8.0)C.胆汁(7.1~7.3) D.血浆(7.35~7.45)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明显放热的是A.CaO B.NaCl C.NH4NO3 D.Na2CO33.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金刚石 B.碳酸 C.干冰 D.甲烷4.下列环境问题主要有水污染引起的是A.臭氧空洞 B.酸雨 C.雾霾 D.赤潮5.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这里钙指的是A.原子 B.元素 C.单质 D.分子6.下列物质具有挥发性的是A氯化钠 B.浓盐酸 C.石灰石 D.氢氧化钠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D.用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渍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氧气的验满 B.浓硫酸的稀释C.过滤 D.给液体加热9.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鸡蛋 B.米饭 C.黄瓜 D.菜油10.下列垃圾中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A.塑料饮料瓶 B.旧杂志 C.口香糖 D.易拉罐11.右图贵金属纪念币上的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深受全世界人们喜爱。制作该纪念币的材料主要是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12.某同学在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时,错误地将pH试纸先进行了混润。则其测定的数值会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13.以下物质不会使蛋白质失去原有生理功能的是A.甲醛 B.乙酸铅 C.硫酸铵 D.浓硝酸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灼烧聚氯乙烯有刺激性气味B.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看到瓶口有白雾冒出C.将硫酸铜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能得到蓝色沉淀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一定生成氧化物 B.置换反应一定能生成单质C.盐溶液一定显中性 D.酸和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16.下列离子中,能与Ca2+、H+、CI-等离子大量共存与同一无色溶液中的是A.OH- B.CO32- C.K+ D.Fe3+17.下列除杂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主要实验操作AKCI (MgCl2)氢氧化钠溶液溶解、过滤、蒸发BMgCl2【Mg(OH)2】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CCaO(CaCO3)稀盐酸溶解、蒸发结晶DCO(CO2)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干燥1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 B. C. D. 19.一定温度下,向含有适量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点时溶液呈无色 B.N点时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C.N点时溶液pH最大 D.P点时,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20.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消耗H2SO4共9.8g。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A.6.4g B.3.2g C.1.6g D.0.8g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2分)21..(4分)填表俗名生石灰(1) 化学式(2) Na2CO3类别(选填字母)(3) (4) A.氧化物 B.盐 C.酸 D.碱 E.有机化合物22.(4分)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化学式。(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 。(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3)配制波尔多液的盐 。(4)葡萄糖的主要成分 。23.(4分)请用“<”“>”或“=”填空。(1)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性:食盐 碳酸钙;(2)相对分子质量:淀粉 酒精:(3)pH:汽水 肥皂水;(4)金属活泼性:Au FeO24.(10分)“石灰同学”要穿过如下图所示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规则如下: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则能通过;途中遇到反应的物质则不能通过,该反应的物质便称为障碍物。所示:(1)请用“连续曲线”画出石灰顺利走出迷宫的正确路线;迷宫涉及的物质中、常用作复合肥的物质是 。(2)“石灰”同学在刚进迷官时,碰到的第一个障碍物,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要证明氯化铵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所用的试剂有 。A.氢氧化钠 B.湿润红色石蕊试纸C.稀盐酸 D.湿润蓝色石蕊试纸(4)如果用氢氧化钙处理含有2%的稀硫酸的废水980t、至少需要氢氧化钙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制冰技术是遠滑馆建设的关键,中国建设团队采用了冬奥场馆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的新技术一一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该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且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热电厂的回收再利用。25.(6分)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如下与“CO2”相关的实验:(1)小徐欲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装置A与装置C相连,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Y是 。(2)小徐将上述装置按照A→C→B→D的顺序进行连接,其中X是浓度较大的盐酸,Y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在装置D中收集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X不用稀盐酸,而用浓度较大盐酸的优点是 ,装置C的作用是 ,装置D的进气管管口是 (选填“f”或“g”)。26。(6分)以下为某热电厂利用烧碱溶液来“捕捉”CO2部分工艺流程图:(1)“分离室”的化学工艺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填操作名称),“反应炉”提供的反应条件是 。(2)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未出现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3)“反应室”有多个反应发生,其中属于但分解反应的主要是 (填化学方程式)。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27.(12分)某饭店内加工食品经常使用一种金黄色的“锡纸”。【实验探究Ⅰ】“锡纸”中金属是锡吗?【提出猜想】“锡纸”中金属主要是金属锡【查阅资料】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价的锡盐。【进行实验】小明取打磨后的“锡纸”按以下方案进行实验。实验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1)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 小明认为“锡纸”中可能是锡,请写出锡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取样、滴加适量FeC12溶液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猜想 (填“成立”或“不成立”)。【交流讨论】为继续探究“锡纸”中金属成分,选择下列溶液中的 (填序号)替代FeCl2溶液重复实验②,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最终确定:该“锡纸”中含有铝。A.氯化铜 B.氯化锌 C.氯化铁 D.氯化亚铁【实验探究Ⅱ】搜集金黄色“锡纸”的相关信息,发现其主要成分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同学们将该“锡纸”充分打磨,收集打磨下的粉末进行研究。【查阅资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偏铝酸钠(NaA1O2)和氢气,铁、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均不发生反应。【进行实验】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一个小烧杯,加入适量的“锡纸”粉末,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有大量气泡产生,并有少量固体剩余证明该“锡纸”中含有较多的铝和少量的铜和铁证明“锡纸”中是否含有: 过滤,将得到的固体洗涤后放入小烧杯,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反思与评价】写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7分)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同学们将下表所示的“锁”加入到一定量稀盐酸的烧杯中,连续搅拌并每10s记录一次温度,将每一组实验记录的温度在坐标中描点作图: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镁1.4g的镁条1.4g镁条1.4g镁粉稀盐酸40mL10%100mL1%40mL10%(1)请根据以下实验记录数据在坐标中画出相应的曲线A,表中数据“60s”后下降其原因可能是 ,曲线A是第 组实验;时间/s1020304050607080温度/℃2632435977969287(2)对比“第一组”与“第三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第二组实验对应的曲线 ,该曲线与A比较温度变化较小的原因有:① ;② 。29.(7分)取28题中第三组实验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并不断搅拌,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可用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图中tga tg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ᵦ为图像与水平线形成的夹角);(2)图像中点C处实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时烧杯中溶液的阳离子有 (填化学用语)。(3)经查阅资料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有:Mg(OH)2、 MgCO3 、Mg(OH)C1中的一种或几种。再向烧杯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36.5g,刚好使白色沉淀完全消失,则白色沉淀质量m的范围是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北郊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教学情况调研化学试卷(一模)(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苏省常州市北郊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教学情况调研化学试卷一模原卷版docx、江苏省常州市北郊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教学情况调研化学试卷一模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教学情况调研测试化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元素和氮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北郊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教学情况调研化学试卷(一模),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