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练习四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练习四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1.把一个棱长为a米的正方体,任意截成两个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米。
A.6a2
B.8a2
C.12a2
2.在数轴上( )。
A.0比所有负数大,所以0是正数
B.越是左边的数越大
C.越往右边的数越大
3.具备数轴条件的是( )。
A.
B.
C.
D.
4.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 )。
A.-2
B.2
C.±2
D.0
5.水结冰的温度是( )
A.0℃ B.100℃ C.-1℃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6.有一个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从它的一个顶点处挖去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后,剩下物体表面积和原来的表面积相比较,( )。
A.大了
B.小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7.把数轴上表示的数写在括号里。
8.如图,比较大小:b a。
9.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45,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 )、( )和( )。
10.下列图形都是用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搭成的,分别求出它们的体积。
11.一组数据20、11、12、16、20、12、20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
12.先观察再填空。
1 +3 = 4 = 22 1 +3 + 5 = 9 = 32 1 +3 + 5 + 7 =16 = 42
1+3+5+7 + QUOTE \* MERGEFORMAT + 19 =( )=( )
13.生活中的数,比0大的数叫做 数,比0小的数叫做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4.把8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然后拿走一个小正方体(如图),这时图形的表面积和拼成的大正方体的表面积相同。( )
15.任意3个连续的自然数,他们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
16.用3、4、5三张数字卡片组成三位数,一共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自然数。( )
17.四个连续的自然数中,两个较大的数的和比两个较小的自然数的和大4。( )
18.x+5-12×3是方程。( )
19.定义新运算:ab=4a-3b,且x(52)=46,求x的值。
20.设P★Q=5P+4Q,当X★9=91时,★(X★ )的值是多少?
21.“※”表示一种新运算符号,含义是:x※y=+ ,
已知2※1=,则2004※2005的值是多少?
22.规定&为一种新的运算符号,它使得下列算式都成立:4&8=16,8&4=20,6&10=22,16&12=44,求9&3的值。
23.如图,在一个棱长为5分米的正方体上放一个棱长为4分米的小正方体,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24.如图所示,一个的立方体,在一个方向上开有的孔,在另一个方向上开有的孔,在第三个方向上开有的孔,剩余部分的体积是多少?表面积为多少?
25.甲、乙两站相距27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9:00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11:30相遇,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26.求图形的体积。
27.对两个自然数a和b,定义a☆b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差,即a☆b=[a,b]-(a,b)。如,12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最大公约数是4,那么12☆8=24-4=20。
(1)求14☆21的值;
(2)已知6☆x=27,求x的值。
参数答案
1.B
【解析】1.由题意可知:把一个棱长为a米的正方体,任意截成两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两个面的面积,即增加了2a2平方米,于是可以求出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a×a×6+a×a×2
=6a2+2a2
=8a2
2.C
【解析】2.A、0比所有的负数都大,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本选项错误;
B、C:数轴上,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所以越是左边的数越小,而越往右边的数越大;
所以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3.A
【解析】3.A中有三要素,正确;
B中缺少单位长度,错误;
C中缺少正方向,错误;
D中缺少原点,错误.
故选A。
4.A
【解析】4.根据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求解即可。由图可知,数轴上的点A对应的数是-2。
5.A
【解析】5.略
6.C
【解析】6.根据观察可得:挖去小正方体后,减少三个面,同时又增加三个面,其实剩下的图形的表面积与原正方体的面表积是相等的。
7.
【解析】7.数轴是规定了原点(0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在原点(0点)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都是负数,右边的点表示的数都是正数;从原点向左每个单位分别表示-1、-2、-3…从原点向右每个单位分别表示1(或+1)、2(或+2)、3(或+3)。
8.<
【解析】8.根据数轴的特点进行解答即可。
点a在点b的右侧,
所以b<a。
9.14;15;16
【解析】9.主要考查了对自然数的认识。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 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
10.3×2×2=12立方厘米;3×3×5=45立方厘米
【解析】10.图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即可。
11.16,20
【解析】11.把这几个数从小到大排列为:11、12、12、16、20、20、20,位于中间位置的是16,所以中位数就是16.在这七个数中,20出现了三次,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所以众数是20。
考点:求中位数、众数。
12.100, 102
【解析】12.
思路分析:这道题是按规律填空,首先观察发现规律,规律是:从1开始的两个连续奇数的和等于2的平方,三个奇数的和等于3的平方,四个奇数的和是4的平方,以此类推。
名师详解:从1开始的两个连续奇数的和等于2的平方,三个奇数的和等于3的平方,四个奇数的和是4的平方,从1到19一共是10个连续奇数,所以1+3+5+7+9+11+……+19=102=100.
易错提示:找到这一组数的规律,不要盲目做题。
13.正,负
【解析】13.0是正负数的分界线。
14.正确
【解析】14.拿走一个小正方体,就减少了三个面,同时又增加了三个面,则图形的表面积没有变。
15.正确
【解析】15.主要考查了对自然数的认识。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 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
16.正确
【解析】16.主要考查了对自然数的认识。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 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
17.正确
【解析】17.主要考查了对自然数的认识。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 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
18.×
【解析】18.根据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因此本题错误,根据此判断。
19.22
【解析】19.52=4×5-3×2=14
由x(52)=4×x-3×14=46得到x=22。
20.225
【解析】20.由5X+4×9=91,得X=11;
★(X★)
=★(11★)
=★(5×11+4×)
=★56
=5×+4×56
=225
21.
【解析】21.由2※1=得A为1;
则2004※2005
=+
=-+-
=
22.21
【解析】22.由已知得a&b=2a+b, 9&3=2×9+3=21.
23.214
【解析】23.我们把上面的小正方体想象成是可以向下“压缩”的,“压缩”后我们发现:小正方体的上面与大正方体上面中的阴影部分合在一起,正好是大正方体的上面.这样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就可以分成这样两部分:上下方向:大正方体的两个底面;四周方向(左右、前后方向):小正方体的四个侧面,大正方体的四个侧面.上下方向:(平方分米);侧面:(平方分米),(平方分米).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为:(平方分米).
24.100;204
【解析】24.求体积:
开了的孔,挖去,开了的孔,
挖去;开了的孔,
挖去,
剩余部分的体积是:.
(另解)将整个图形切片,如果切面平行于纸面,那么五个切片分别如图:
得到总体积为:.
求表面积:
表面积可以看成外部和内部两部分.外部的表面积为,内部的面积可以分为前
后、左右、上下三个方向,面积分别为、
、,所以总的表面积为
.
(另解)运用类似于三视图的方法,记录每一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上的裸露正方形个数:
前后方向:
上下方向: 左右方向:
总表面积为.
总结:“切片法”:全面打洞(例如本题,五层一样),挖块成线(例如本题,在前一层的基础上,一条线一条线地挖),这里体现的思想方法是:化整为零,有序思考!
25.解:相遇时的他们已经行驶的时间为:11:30-9:00=2:30,即2.5小时;
设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由题意得:
2.5x+2.5×60=275,
2.5x+150=275,
2.5x=125,
x=50;
答:货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
【解析】25.由题意知,相遇时的他们已经行驶的时间为:11:30-9:00=2:30,即2.5小时;设货车的速度是x千米/时,那么2.5小时就行驶了2.5x千米;客车的速度乘上2.5小时求出客车行驶的路程;货车的路程加上客车的路程就是全程275千米,由此列出方程求解。
26.10×5×2+2×5×8,
=100+80,
=180,
答:这个图形的体积是180。
【解析】26.观察图形可知,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长10,宽5,高2的长方体和长5,宽2,高8 的长方体的体积之和,据此利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
27.35;15
【解析】27.解:(1)14☆21=[14,21]-(14,21)=42-7=35;
(2)因为定义的新运算“☆”没有四则运算表达式,所以不能直接把数代入表达式求x,只能用推理的方法。
因为6☆x=[6,x]-(6,x)=27,而6与x的最大公约数(6,x)只能是1,2,3,6。所以6与x的最小公倍数[6,x]只能是28, 29, 30, 33。这四个数中只有 30是 6的倍数,所以 6与x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分别是30和3。因为a☆b=[a,b]×(a,b),
所以6☆x=30×3,由此求得x=15。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评卷人
得分
三、判断题
评卷人
得分
四、计算题
评卷人
得分
五、解答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能力提升】2021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卷(83)--苏教版(含解析),共9页。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下册练习四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练习四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