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教案,共6页。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56 页例 2,第 57 页课堂活动第 2 题及教科书第 58 页练习十五第 3~5 题。
教学提示:
教学例 2 时,要突出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认真观察统计图,
全面获取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取其中有用的信息,为问题解决提供条件。其次,解决问题时要充分利用前面已掌握的百分数的意义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等旧知识,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促进扇形统计图与百分数的联系。再次,解决问题包括后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任务的完成,教师只作必要的提示,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让学生切实经历应用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 另外,解决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内表示荒山面积、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果园面积,其他用地面积分别与相应总面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再一次感受到扇形统计图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 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的简单对比分析,培养统计素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 据和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收集整理的信息卡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既唤起了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记忆,又为学习本节课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 2
(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问: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然后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问: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耕地、森林、果园 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问: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 2011 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
小组汇报,师生共同订正点评。
【设计意图:上节课学生已经学过扇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已经能够初步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因此进行这部分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 运用迁移规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并进行合理引导,学习新知识。】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进行 发言?
请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找到统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
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有没有没发 生变化的量呢?也就是两个圆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
教师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庄带来 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领导面对 2011 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些思考?
(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师: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问题并进行解析。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解决,激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组间合作,在自主探 索的同时能积极地与他人交流,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课堂活动
出示教材第 57 页课堂活动第 3 题情景图。
刚才我们分析的两个扇形统计图的圆都代表相同的含义——靠山村土地总面积,现在大 家再仔细看一下这两个扇形统计图的两个园所代表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仔细观察这些统计 图,你有哪些发现?
学生观察情景图,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重点分析由靠山村联想到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 问:面对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局面,你会做哪些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回报,师生共同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活动的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精神,使学 生在自主探索的同时能积极地与他人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所学知识。】
(三)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 58 页练习十五第 3 题,
从两幅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算一算:从 2002 年到 2012 年,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分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抽几个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评议。
议一议:你对这种变化有什么看法?
这些练习题都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根据自己对统计 图提供的信息的理解去提出并解决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作认真的分析,并根据其有用信息提出和解决 问题,由此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独立完成教材第 58 页练习十五第 4、5 题,完成后教师抽部分学的回报展示,小组间交
流。
(四)达标反馈
下面是新兴小学一年级与五年级学生作息时间的安排统计图。
你能从上面的统计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写 5 条)
看图比较一年级与五年级学生的作息时间安排有哪些不同?
我国国土总面积是 960 万平方千米。如右图是我国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
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我国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各类地形中,什么地形面积最大?什么最小?
请算出各类地形的实际面积,填入下表。
答案:
1.(1)答案不唯一,例如:一年级学生的睡眠时间占 46%,五年级学生的睡眠时间占
43%,……
(2)答案不唯一,例如:一年级学生的校内外活动时间占 25%,五年级学生的校内外活动时间占 16%,……
2.(1)33%(2)山地高原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经历一系列的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数学内容,进行交流反馈,并和同伴说说学习心得体会。小组内 互评一下,小组间互评一下。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掌握了新知识后,通过生活化的练习, 既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又能进一步巩固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六)布置作业
聪聪家 2015 年 10 月支出情况统计如下图。聪聪家 2015 年 10 月的总支出是 3600 元。请你回答问题。
这个月哪项支出最多?支出了多少元?
文化教育支出了多少元?购买衣物支出了多少元?
购买衣物的支出比文化教育支出少百分之几?少支出了多少元?
下面是南村和北村两个村的人员情况统计图。
你能从上面的统计图中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写 2 条)
看图比较南村与北村的人员分布情况有哪些不同?
答案:
1.(1)伙食支出最多1260(2)900720(3)5%180 元
2.(1)答案不唯一,例如:南村的务农人员占全村的 75.7%,……
(2)答案不唯一,例如:南村的科技人员占全村的 16.7%,北村的科技人员占全村
的 7.6%……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扇形统计图(二) 西师大版,共6页。
这是一份小学西师大版第四单元 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探索新知,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填表进入新课,探索新知识,试一试,练习,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