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五四制)第二节 弹力 弹簧测力计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第二节 弹力 弹簧测力计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2 弹力 弹簧测力计 1.如图所示,钢制弹簧作为健身拉力器的构件,主要利用钢铁较好的(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弹性 D.绝缘性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B.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C.弹簧只有受到拉力时才产生弹力D.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相互的弹力作用3.如图所示,两匹马各用5 000 N的力沿完全相反的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000 N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测力计弹簧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D.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是错误的,因为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使用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A.2.6 N B.4.6 N C.4.4 N D.5.2 N5.如图所示,A、B、C、D顺序表示了射箭的整个过程,运动员先将箭搭在弓上,然后慢慢拉弓,将弓拉满后松手,箭疾驰而去,在以上过程中,弓的弹力最大的时刻是( )A. B. C D.6.使用弹簧利力计测量重力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①把待测物体挂在挂钩上;②轻轻来回拉动几次挂钩;③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分度值;④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⑤待指针稳定后读数;⑥估计待测物体重力。上述操作正确的是顺序是( )A.④⑥①②③⑤ B.⑥③②④①⑤ C.⑥③④②①⑤ D.⑥①③②④⑤7.2019年9月29日,中国女排以11战全胜的战绩获得第13届国际排联女排世界杯冠军,第十次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登顶。下列对运动员发球情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发球时,只有排球受力发生了弹性形变B.发球时,手先对排球施加力,然后排球再对手施加力C.发球时,排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发球时,排球飞出去说明手给排球的作用力大于排球给手的反作用力8.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9.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同一只弹簧测力计,各用力5 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10 N B.5 N C.0 N D.上述均不对10.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_;使弹簧测力计内部弹簧发生形变的力是_____(选填序号:①物体的重力;②弹簧对物体的拉力;③物体对弹簧的拉力)()。11.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如图甲所示),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力F,并记录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x,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1)由图乙可知,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 N,弹簧的长度增加_____cm;弹簧不挂物体时,弹簧的长度是___cm;(2)图乙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12.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中:(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对力的大小进行测量。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大小,利用的是( )A.力可以改变弹簧的形状B.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方向C.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快慢(2)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__方向放置,然后进行调零。(3)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量出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条件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运动。(4)小武同学猜想:用两个不同的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相同的力,示数可能不同。以下设计中,能验证该猜想的是( )A.测量一根头发能承受的拉力B.测量同一个木块受到的重力C.测量让小武感受相同的拉力D.测量拉动同一个木块的拉力13.某同学为了探究“弹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用同种材料制成规格不同的甲、乙两根弹簧,弹簧的规格、弹簧伸长量及弹力的大小如表所示:实验次序弹簧横截面积原长现长伸长量弹力大小/N1甲110155102乙210155203甲1102010204甲110251530(1)分析比较实验1、3可得出结论:当材料、原长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弹簧_____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2)分析比较实验1、2可得出结论:当弹簧的原长和伸长量相同时,弹簧______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3)若弹簧形变后的弹力为F,伸长量为x,根据表中的第1、3、4次实验的数据,请你写出该弹簧之间的数学关系式: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健身拉力器工作时要求: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又要恢复原状。要求制作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故选C。2.答案:D解析: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只有产生挤压作用才会产生弹力;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拉力和压力时都会产生弹力;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相互的弹力作用。3.答案:B解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挂钩一端所受的拉力(5 000 N)为准,所以,其示数是5 000 N,故B正确、A错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故C错误;弹簧测力计可以沿竖直方向使用,也可以沿水平或其他方向使用,只要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即可,故D错误。4.答案:B解析: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 N,示数是4.6 N。5.答案:C解析:拉弓时,弓发生了弹性形变,将弓拉满后,弓的弹性形变最大,弹力最大。6.答案:B解析: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先估计待测物体重力,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与分度值,这样便于读数;再轻轻来回拉动两次挂钩,这样可以避免弹资、桂钩等与外壳摩擦而影响测量;再调整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这样能保证示数的正确性;再把待测物体挂在挂钩上,开始测量,等指针稳定后再读数,故顺序为⑥③②④①⑤。7.答案:C解析:运动员发球时,运动员对球有力的作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所以发球时,排球和手都受力发生了弹性形变;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所以发球时,手对排球施加的力和排球对手施加的力是同时产生的;发球时,排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手击打排球时,手对排球的作用力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的大小相等。8.答案:B解析: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因为橡皮泥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运动员离开后能够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粉笔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饼干一捏变成碎片,饼干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9.答案:B解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挂钩一端受到的拉力大小;由题知,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受的力均为5 N,处于静止状态,挂钩一端受的力为5 N,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10.答案:0.46kg ③ 解析:[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4”下面3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物体的重力,由可得,物体的质量:;[2]弹簧测力计内部的弹簧受到物体的拉力而发生形变,所以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物体对弹簧的拉力。11.答案:(1)2;2(2)横坐标不是弹簧的伸长量(或弹簧的原长不为0)(3)0 N~3 N解析:(1)弹簧未挂重物时的形变量为2 cm;当伸长时,拉力为1 N;所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 N,弹簧的伸长增加2.0 cm。(2)由图像可知,该图线不过原点,当弹簧被竖直悬挂自然下垂时,说明由于弹簧原长不为零。(3)从表中数据知:钩码的拉力每增加1 N,弹簧的伸长量增加2 cm,所以弹簧的伸长量与钩码的拉力是正比例关系,超过3 N则伸长量与拉力不成比例,即钩码的拉力不能大于3.0 N,故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3.0 N。12.答案:(1)A; (2)水平; (3)匀速直线; (3)B13.答案:(1)伸长量(2)横截面积(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学生能对实验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发现其规律,得出合理的结论。(1)实验1和3中,探究的都是弹簧甲,它的横截面积是相同的;在实验1中,弹簧伸长量为,产生弹力为10 N;实验3中,弹簧伸长量为,产生弹力为20 N;二者比较可得:当材料、原长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弹簧伸长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2)实验1和2中,两根弹簧都伸长了,且原长都是10 cm,乙弹簧的横截面积大于甲弹簧的横截面积,乙产生的弹力大于甲产生的弹力,因此得到的结论是:当弹簧的原长和伸长量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3)实验1中弹簧伸长量为5 cm,产生弹力为10 N;实验3中,弹簧伸长量为10 cm,产生弹力为20 N;实验4中,弹簧伸长量为15 cm,产生弹力为30 N,分析数据可知同一根弹簧,它产生的弹力和伸长量成正比,用数学关系式表示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浮 力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如图所示,两物体静止在水中,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一节 杠 杆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 m 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第六章 力和运动第三节 重 力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关于重力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物体中,重力最接近1N的是,下列物体的重力接近1 N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