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8.2 熔化和凝固 同步习题 初中物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册(2022年)

    18.2 熔化和凝固 同步习题 初中物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册(2022年)第1页
    18.2 熔化和凝固 同步习题 初中物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册(2022年)第2页
    18.2 熔化和凝固 同步习题 初中物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册(2022年)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水结冰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8.2 熔化和凝固 基础训练1. 水结冰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答案】B【解析】水结冰,物质是从液态变成固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故B选项正确。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塑料 B.玻璃 C.海波 D.松香【答案】C【解析】(1)常见的晶体有各种金属、海波、石英、食盐、冰、固态的酒精等。故选项C正确;(2)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沥青、玻璃、松香、橡胶、塑料等。故选项ABD错误。故选:C3.今年四月下旬,新疆多地普遍降雪,融雪时气温下降,这是因为雪(    )A.熔化放热        B.凝固放热        C.熔化吸热        D.凝固吸热【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熔化的特点。雪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水,熔化时需吸收周围的热量,故气温下降。故选C4.下面对哈尔滨美景描述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初春,太阳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        B.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C.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淞;    D.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答案】A【解析】A.初春,太阳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属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B.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小水滴形成的,故属于液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C.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淞;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形成的,故属于凝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D.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是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故D不符题意。正确答案是A5质量相同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保持不变)。【答案】熔化  保持不变【解析】用同样质量的0的冰和0的水冷却物体,冰的效果更好,这是因为冰在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冰是晶体,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熔化;保持不变。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答案】C【解析】甲从一开始就熔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甲没有熔点,所以甲是非晶体。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A错误;分析图象可知,乙有一定的熔点,熔点为210,甲没有熔点, B错误;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故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正确;乙物质在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D错误。故选C7.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这种物质(  )A.是非晶体 B.在t1时刻是固态 C.在t2时刻是液态 D.在t2时刻正放热【答案】D【解析】A、由图知,该物质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B、在t1时刻该物质还没有开始凝固,处于液态,故B错误;CD、在t2时刻是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时不断放热,但温度没有降低,故C错误,D正确;故选:D8.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 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答案】B【解析】A、图甲中,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安装,故A错误;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且物质受热均匀,故B正确;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晶体在熔化前后以及熔化过程中都要吸热,所以该物质的内能一直增大,故C错误;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不是冰,故D错误。故选:B9.如图甲所示是小胜同学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装置。1)为了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2)为了使该物质受热均匀,建议小胜同学选取     (填较大较小)颗粒的该物质进行实验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4)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用了     分钟;凝固过程比熔化所用的时间         。(填【答案】(1)秒表;(2)较小;(354;(410  长。【解析】(1)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测量时间的仪器是秒表,所以该实验的仪器需要秒表;(2)为了使该物质受热均匀,建议小胜同学选取较小颗粒的该物质进行实验;(3)由图可知,温度在0以上,分度值为1,故示数为54;(4)由题图可知,物质在第10-20分钟,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不变,为其熔化过程,共用了10分钟。凝固过程比熔化过程所用时间长。 素养提升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诗句中的蕴含的物理现象是(  )A.升华   B.凝华   C.熔化   D.汽化【答案】C【解析】诗句中的是指液态石蜡,是固态石蜡熔化形成的。故选:C2.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A.清晨枝叶上形成露珠  B.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散C.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    D. 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答案】C【解析】A、清晨枝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水,是液化现象的;故A错误。B、浓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珠,浓雾散去是因为小水珠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C、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了水是熔化现象;故C正确。D、铁丝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了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C3.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可判断(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minC.海波的熔点是50                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答案】C【解析】由图象可知,海波从第5分钟开始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其熔点为50,约到第8min时熔化完成,则熔化过程持续了约8min﹣5min3min,故AB错误,C正确;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C4.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像是(    )【答案】C【解析】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A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不符合题意;非晶体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B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不符合题意;晶体凝固时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C是晶体凝固的图像,符合题意;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是晶体的熔化图像,不符合题意。故选C5.为了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小靖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选取了冰与海波两种物质,并利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宜选用________(选填碎冰块”“体积较大的冰块)。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靖他们做出了熔化图像,如图乙、丙;他们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不变),且在熔化时一直保持________状态,由此他们判断冰和海波都是________(选晶体非晶体)。3)根据实验现象可如,海波的熔化图像是________(选填或者)。【答案】(1)碎冰块  2)不变  固体液体共存  晶体  3)丙【解析】1为了使冰块均匀受热,实验中宜选用碎冰;2由图乙和图丙可知,水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冰和海波熔化时都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冰和海波都是晶体;3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 ,海波的熔点是48 ;故海波的熔化图象是丙。6、在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答案】A【解析】由图知,当时环境温度始终为 25 ℃ ,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 ,当把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的示数先下降(即温度计内的液体的体积先减小),然后温度计的示数保持 0 ℃ 不变(即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待冰完全熔化后,水的温度又开始上升直至与环境温度相同即为 25 ℃ ,这个过程对应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是由 0 ℃ 变成 25 ℃ ,最后不变(即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先变大后不变)。可见,从计时开始,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小后不变,再变大后不变。故选 A 7.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如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2)如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     段(选填“AB”“BC”)其熔点为     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     (选填“b”“c”“d”)。【答案】(146  2BC   48  3C【解析】(1)温度计分度值为1℃,示数为46℃;(2)海波是晶体,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故对应丙中BC段,BC段对应的温度为48℃,即海波的熔点为48℃;(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用质量为m2的海波做实验,由于m2m1,达到海波(晶体)的熔点是时间增长,但海波的熔点不会改变,因此得到的图线是图丁中的C。故答案为:(146;(2BC48;(3c

    相关试卷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温度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温度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此时体温计示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二十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核能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二十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核能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下册第五节 磁生电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下册第五节 磁生电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电和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