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1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1第1页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1第2页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1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1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1,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关于颜色的说法,正确的是,与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是,电流的单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1
    (人教版Word版,含答案)
    考试时间:70分钟; 命题人:唐老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45分)
    1.(本题3分)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掩耳盗铃、②低声细语、③隔墙有耳、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2.(本题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B.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所计时间偏短
    D.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3.(本题3分)下列关于颜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多彩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B.能把各种色光都全部吸收的不透明体是白色的
    C.绿光通过绿玻璃照在白屏上呈绿色光
    D.隔着蓝玻璃片看红布,看到红布是蓝色的
    4.(本题3分)我国交通法规定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安全带!如图所示,这是汽车安全带的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全带做得宽大是为了增大压强
    B.安全带做得较粗糙是为了减小摩擦
    C.安全带是为了减小碰撞时司机和乘客受到的伤害
    D.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被追尾时司机和乘客受到的伤害
    5.(本题3分)与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是

    A. B. C. D.
    6.(本题3分)如图所示,在炎热的夏天,水上乐园 “冲浪水滑梯”是寻求清凉与刺激的不二选择。在小明从滑梯顶端加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保持不变
    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7.(本题3分)2020年5月5日,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舱的长征5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如图所示)。长征五号因体格大、力气足被昵称为“胖五”,是目前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为防止大推力发动机工作时燃气管路产生的高温伤及周边电子电器,科研人员利用高性能纳米气凝胶毡,有效地将管路多余的热能限制在管路内部,从而化解难题,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高性能纳米气凝胶是很好的导热材料
    B.高性能纳米气凝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
    C.发射“胖五”比发射一般的火箭需要更大的推力
    D.“胖五”加速升空时,飞船试验舱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增大
    8.(本题3分)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水加热至一定程度,发现塞在试管口的木塞被冲出,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试管中的水是靠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B.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水蒸气对木塞做功,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的原理相同 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加
    9.(本题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下落,落在与A点等高处、竖直放置静止的轻弹簧上(弹簧下端固定),到达与B点等高处时小球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图中与C点等高处是小球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碰撞能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A下落到C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一直减小、动能先增加后不变
    B.由A到B的下落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C.到达C点时,小球的动能为零,受到的重力等于弹簧的弹力
    D.从B到C,小球重力势能与动能都减小,转化成弹簧的弹性势能
    10.(本题3分)电流的单位是(  )
    A.伏特 B.欧姆 C.安培 D.牛顿
    11.(本题3分)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N,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g取10N/k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方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可能比上表面的压力小
    B.两侧面受到的液体压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C.正方体上下表面受到压力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D.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
    12.(本题3分)如图所示,A,B两个物块的重力分别是,,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则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       )

    A.2N和11N B.8N和11N C.8N和8N D.2N和5N
    13.(本题3分)如图甲是某款电子测温仪,图乙是它内部的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热敏电阻,用于靠近人体测温,定值电阻为保护电阻;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而成。在测人的体温时,显示仪的示数会随被测者体温的升高而增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
    B.被测温者温度越高,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越小
    C.热敏电阻R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值增大
    D.将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测相同温度,显示仪示数变大
    14.(本题3分)下列哪种仪器可以用来测量力(  )
    A.天平 B.弹簧秤 C.比重计 D.气压计
    15.(本题3分)学校师生就餐所用饭卡,卡内置有铜线圈、芯片、天线,当卡靠近刷卡仪器时,仪器产生的磁场会使饭卡内产生电信号,饭卡再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饭卡内置天线发送给刷卡机,以下图片与饭卡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16分)
    16.(本题4分)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

    17.(本题4分)如图所示是-40℃的冰在加热过程中,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冰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在B点时冰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C点时冰的比热容;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但温度不变

    18.(本题4分)如图甲所示是电阻R和灯泡L的I-U图像。由图可知,电阻R的阻值是______Ω。将电阻R和灯泡L接在图乙电路中,开关S闭合,电流表示数为0.3 A,则电源电压为______V。

    19.(本题4分)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大,是由于砂石的_____较小。我市已有部分机动车使用电能代替柴油或汽油,电能是_____(选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
    三、作图题(共4分)
    20.(本题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O为入射点。请画出该光线的入射光线AO和大致的折射光线OC。

    21.(本题2分)按要求作图:如图所示,人的手臂相当于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O点,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及铅球对手的作用力F2的力臂l2。

    四、实验题(共20分)
    22.(本题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1)为了便于比较,实验中要求在两烧杯中放入___________的电加热器,并且要使用___________选填“二”、“三”或“四”种测量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
    (2)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来比较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实验方法叫___________;
    (3)图乙是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则可以算出食用油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
    23.(本题6分)如图,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1)该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 _____(选填“小球”或“木块”),小球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 _____能转化为动能,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_____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探究出的结论是:_____;
    (3)在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是 ________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若甲实验中木块重为1N,水平移动的距离是30cm,则重力对木块做的功为 _____J;
    (4)若斜面光滑,小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滚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其机械能 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某同学做了甲、丙两次实验如图所示,得到结论:“当物体的速度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物体动能越大”,该同学的结论 _____里(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4.(本题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示意图.

    (1)将长方体木块(长、宽、高各不相同)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____运动.
    (2)猜想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进行相关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序号
    木块放置
    木板表面
    木块上放置的砝码个数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平放
    木板
    0
    2
    2
    平放
    木板
    1
    2.8
    3
    平放
    铺上棉布
    1
    3.4
    4
    侧放
    木板
    0
    2

    分析序号____________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3)分析1、2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运动鞋底有较深的花纹,此现象可用序号_________两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来解释.
    五、计算题(共15分)
    25.(本题6分)两轮自平衡电动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倍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下表是某型号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整车质量
    20kg
    锂电池电压
    48V
    电动车额定电压
    48V
    电动机额定功率
    350W

    (1)图中小景的质量为50kg,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1m2,求地面受到的压强(g取10N/kg)。
    (2)若电动机以额定功率工作,锂电池充足一次电的能量相当于将30kg水加热使其温度升高20℃,求电动车最多可骑行的时间。
    (3)锂电池充足电后,电动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100N,最多能连续行驶18km,求电动车工作的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26.(本题9分)如图所示,平底铁桶重为30N,桶的底面积为100cm2,往桶里倒入5kg的水,水深15c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求:(g取10N/kg)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水对桶底的压力;
    (3)水平桌面受到桶的压强。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对每个成语从声学角度分别分析,明确各自包含的声学规律或特性,然后确定相同的一组。
    【详解】
    ①掩耳盗铃指在人耳处减弱噪声;②低声细语指声音的响度小;③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④悦耳动听指声音的音色好;⑤震耳欲聋指声音的响度大;综上所述,描述同一乐音特征的是②和⑤。
    故选B。
    【点睛】
    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声音的三个特性,即音调、响度和音色,利用所需的知识理解成语的物理含义。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A错误;
    B.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错误;
    C.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测时间偏短,因为枪声从发声的地方传播到计时员耳朵里,需要一小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运动员已经开始跑步了,故C正确;
    D.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消除回声,故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
    【详解】
    A.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A错误;
    B.能把各种色光都全部吸收的不透明体是黑色的,故B错误;
    C.绿玻璃能够透过绿光,绿光照在白屏上,绿光被反射,呈现绿色,故C正确;
    D.蓝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蓝光,红布只反射红光,蓝色玻璃吸收红光,所以隔着蓝玻璃片看红布,红布是黑色的,故D错误。
    故选C。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可知,安全带做得宽大,即S较大,在F不变时P会较小,所以是为了减小压强,故A错误;
    B.滑动摩擦公式为f=uFN,当压力不变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故安全带做得较粗糙是为了增大摩擦,故B错误;
    C.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向前倾,此时人极有可能和车体其他部位相碰,而安全带恰恰可以防止人向前倾,故可减小伤害,故C正确;
    D.被追尾时,由于惯性,人会向后倾,故此时安全带无法减小司机和乘客受到的伤害,故D错误。
    故选C。
    5.A
    【解析】
    【详解】
    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开关位于干路.
    A.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故A正确.
    B.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L2支路,故B错误.
    C.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L1支路,故C错误.
    D.两只灯泡串联,故D错误.
    故选A.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明从滑梯顶端加速下滑的过程中,高度降低,故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
    B.小明从滑梯顶端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加速,说明速度变大,故动能变大,故B错误;
    C D.小明从滑梯顶端加速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故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A
    【解析】
    【详解】
    A.高性能纳米气凝胶能有效地将管路多余的热能限制在管路内部,不是很好的导热材料,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因为高性能纳米气凝胶能有效地将管路多余的热能限制在管路内部,所以应该具有耐高温的特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长征五号因体格大、力气足被昵称为“胖五”说明长征五号的质量大,所以重力就大,要想发射重力大的火箭就需要更大的推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为加速上升,说明速度在增大,高度也在增大,所以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在增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C
    【解析】
    【详解】
    A.试管中的水是靠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的,故A错误;
    B.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
    C.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的原理相同,故C正确;
    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故D错误。
    故选C。
    9.D
    【解析】
    【详解】
    ABD.下落过程中,高度减小,小球重力势能减小;在OA段,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先增大;在AB段,向下的重力大于向上的弹力,合力向下,小球做加速运动,动能逐渐增大,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 在BC段,向上的弹力大于向下的重力,合力向上,小球做减速运动,动能逐渐减小,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 综上所述,下落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到达B点时,小球动能最大;故D正确,AB错误; 
    C.到达C点时,小球的动能为零;由于在B点时重力等于弹力,C点的弹性形变程度大于B点的形变程度,所以C点的弹力大于B点的弹力,即C点的弹力大于小球的重力,故C错误。 
    故选D。
    10.C
    【解析】
    【详解】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伏特是电压的单位,欧姆是电阻的单位,牛顿是力的单位。
    故选C。
    11.A
    【解析】
    【详解】
    A.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得,正方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比上表面的压力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相同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的特点可知,正方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它的两个侧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力相等,方向相反,两侧面受到的液体压力的合力一定为零,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正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正方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因此正方体上下表面受到压力的合力一定不为零,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得,正方体受到的浮力
    F浮=F2-F1=F2-5N=8N
    则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13N,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A
    【解析】
    由于弹簧的弹力为3N,则可能有两种情形,即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时,由A、B受力均平衡知道,A受重力、弹簧向下的拉力及绳子对A的拉力,由共点力的平衡知道,绳子的拉力
    F=GA+F弹=5N+3N=8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道,天花板受到的拉力为8N;
    分析B,则B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向上的拉力而处于平衡,则B受支持力
    FN=GB- F弹=8N-3N=5N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由共点力的平衡知道,绳子的拉力
    F=GA- F弹=5N-3N=2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天花板受到的拉力为2N;
    对B分析,则B受支持力
    FN=GB+ F弹=8N+3N=11N
    综上所述,只有A正确。
    故选A。
    13.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R与R0串联,显示仪并联在R0的两端,所以显示仪是电压表改装成的,故A错误;
    BC.在测人的体温时,显示仪的示数会随被测者体温的升高而增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当R的阻值减小时,则热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减小,则保护电阻R0的电压就会变大,所以热敏电阻R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值减小;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根据可知,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变大,故BC错误;
    D.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保护电阻R0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时,测相同温度,显示仪示数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14.B
    A.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仪器,故A不符合题意;
    B.弹簧秤是用来测量力的工具,故B符合题意;
    C.比重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故C不符合题意;
    D.气压计是用来测量气压的仪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D
    当卡靠近刷卡仪器时,仪器产生的磁场会使饭卡内产生瞬时电流,发生了电磁感应现象:
    A.由图可知是研究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的实验,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是研究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分布的实验,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是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的实验,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无电源有电流表,故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     2.50     37.5
    [1]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每大格为1cm,平均分成了10小格,分度值为0.1cm,故物体A的长度为2.50cm。
    [2]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每大格为1℃,平均分成10小格,分度值为0.1℃,故体温计的示数是37.5℃。
    17.     小于     等于    
    [1]这些冰从A点加热到B点过程中,质量不变,温度在升高,那么冰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小于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
    [2]B点时冰和C点时冰都是冰,它们的比热容大小相等。
    18.     10Ω     4V
    [1]由图甲中图像可知,电阻R为定值电阻,当其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A,则其电阻为

    [2]图乙中电阻R和灯泡L串联,则当电流表示数为0.3A时,通过电阻R和灯泡L的电流都是0.3A。由图甲可知,此时电阻R和灯泡L两端的电压分别为3V和1V,则电源电压为
    U'=UR+UL=3V+1V=4V
    19.     比热容     二次能源
    【解析】
    【详解】
    [1]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大,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白天吸收热量、晚上放出热量相同的条件下,温度变化比较大。
    [2]电能是由其他的能转化而来,属于二次能源。
    20.
    首先作出法线,可知反射角等于4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大小也是45°,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由此作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由此作出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21.
    人的手臂相当于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点,从点到力F2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就是其力臂;手托铅球时,肱二头肌提供动力,因此拉住手臂的动力F1的作用点在肱二头肌上,方向沿肱二头肌向上,如图所示

    22.     规格相同     三     加热时间     转换法    
    (1)为了便于比较,实验中要求在两烧杯中放入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这样可以保证电加热器在相同时间放热相同;由题意,用图所示的器材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进行实验,所以需要用到天平;使用中要记录相同时间时两种液体的温度,所以需要用到秒表和温度计,故需要三种测量仪器。
    (2)相同时间内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热量比较抽象不好观察,通过观察比较直观的加热时间来比较吸收的热量,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
    (3)由图乙知,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两种液体,液体A温度升高20℃,用时5分钟,液体B升高20℃,用时2.5分钟,在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越大,比热容越大,显然液体A所用时间更长,吸收的热量多,因此A为水,B为食用油,并且水吸收的热量为食用油吸收热量的2倍,根据可知,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c与Q吸成正比,故食用油的比热容

    23.     小球     重力势     木块移动的距离     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不相等     0     不变     不正确
    (1)探究物体的动能实验,实验对象是小球,让小球从斜面滑下,是让小球具有动能,让小球推动木块,对木块做功;小球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小球的高度减小,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将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小球动能越大,能够对木块做的功就越多,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故可以根据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小球的动能的大小。
    (2)对比甲、乙可知,小球的质量相同,高度不同,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小球到达水平面的动能不同,甲球的动能大,木块移动的距离远,故可以得出结论为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在甲、乙两次实验中,压力相同,水平面的接触程度相同,故摩擦力的大小相同,但是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故摩擦力做功的大小不相等;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则重力对木块做的功为0。
    (4)若斜面光滑,没有了摩擦力,就不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小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滚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仅仅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而机械能的总量不变。
    (5)甲、丙两次实验中,不仅有质量这一变量,还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这一变量,而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影响木块移动的距离,变量不唯一,故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不正确的。
    24.     匀速直线运动     1和4     压力     2和3
    (1)实验中,为准确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应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2)1和4两组数据,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积大小不同,摩擦力相同,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3)1、2两组数据,接触面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运动鞋底有较深的花纹,是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滑动摩擦力,2、3两组数据,压力和接触面积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5.(1)7×104Pa;(2)7.2×103s;(3)71.4%
    (1)小景骑车时对地面的压力

    地面受到的压强

    (2)将30kg水加热使其温度升高20℃吸收的热量

    锂电池充足一次电储存的电能为

    由可得,最多可骑行的时间

    (3)电动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牵引力

    牵引力做的功

    电动车工作的效率

    答:(1)地面受到的压强为7×104Pa;
    (2)电动车最多可骑行的时间为7.2×103s;
    (3)电动车工作的效率为71.4%。
    26.(1)1500pa;(2)15N;(3)8000Pa
    解:(1)水的深度为
    h=15cm=0.15m
    则水对桶底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5m=1500Pa
    (2)已知
    S=100cm2=1.0×10-2m2
    由可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F=pS=1500Pa×1.0×10-2m2=15N
    (3)水的重力
    G水=m水g=5kg×10N/kg=50N
    铁桶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桌面受到的压力
    F′=G水+G桶=50N+30N=80N
    水平桌面受到桶的压强

    答:(1)水对桶底的压强是1500Pa;
    (2)水对桶底的压力是15N;
    (3)水平桌面受到桶的压强是8000Pa。


    相关试卷

    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物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 B, 下列事例中,是利用惯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测试物理试题(一),共12页。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部分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最后模拟)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部分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最后模拟)物理试题(含答案),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