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大气受热过程》专项练习(五年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大气受热过程》专项练习(五年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图示观测时段内,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21广东,12,3分)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 )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
2.(2021广东,13,3分)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 )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
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
3.(2021广东,14,3分)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 ( )
A.锋面气旋多
B.下沉气流盛行
C.准静止锋强
D.热力对流强盛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2020课标Ⅱ,6,4分)图示观测时段内 (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5.(2020课标Ⅱ,7,4分)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
①白天温度低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2020课标Ⅱ,8,4分)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农田是氧化亚氮的第一大排放源。完成下题。
7.(2020浙江7月选考,10,2分)氧化亚氮具有增温效应,主要是因为 ( )
A.大气辐射总量增加
B.大气吸收作用增强
C.地面辐射总量增加
D.地面反射作用增强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2019课标Ⅱ,6,4分)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 )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9.(2019课标Ⅱ,7,4分)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 )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10.(2019课标Ⅱ,8,4分)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 )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11.(2017浙江11月选考,25,2分)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 )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
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
③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
④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附: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A 6.C 7.B 8.C 9.D 10.A 11.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1讲 大气分层和受热过程,共25页。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真题汇编(2018年-2022年)专题08 大气的受热过程(附解析),共19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高考复习《时间计算》专项练习(五年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代表太阳辐射变化的曲线是,该地最可能位于,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