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9.4 乘法公式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下册9.4 乘法公式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平方差公式》 教学案一、教材分析 “平方差公式”是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的教学内容,是学习了整式的乘法运算后为了简化计算而归纳的一个公式,是对多项式乘法中出现的较为特殊的算式归纳、总结;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范例,也是进一步学习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相关代数运算与变形的重要知识基础。它的依据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 “平方差公式”这一内容属于数学再创造活动的结果,教材为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它在整式乘法、因式分解、分式运算及其它代数式的变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是构建学生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体系并形成相应数学技能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感悟换元思想,感受数学再创造的好教材。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推导平方差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能力目标:通过平方差公式的运用,培养学生运用公式的能力、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 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大胆创新的思维品质。三、教学重点 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并学会正确运用公式。四、教学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五、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刚学过多项式乘法,已经具备学习和运用平方差公式的知识结构。 2.多项式相乘的形式复杂多变,学生较容易被假象所迷惑;学生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多项式相乘还不够熟练和细心。 3.学生的基础能力存在差异,在猜想过程中分不同层次,请学生大胆地猜测出公式,并对公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4.为突破难点,可采用小组合作、先体验后归纳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中感悟换元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5.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探索小结出平方差公式的特点,但在具体的问题中,还是有些同学会“判断失误”,关键在于要抓住平方差公式的本质。在完成练习后,应该及时小结平方差公式应用的前提。六、教学设备校园网、多媒体投影等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快乐起航 灰太狼开了租地公司,他把一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给慢羊羊种植.有一年他对慢羊羊说:“我把这块地的一边增加5米,另一边减少5米,再继续租给你,你也没吃亏,你看如何?”慢羊羊一听觉得没有吃亏,就答应了.回到羊村,就把这件事对喜羊羊他们讲了,大家一听,都说道:“村长,您吃亏了!” 慢羊羊村长很吃惊…同学们,你能告诉慢羊羊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你将能轻松地解决.【师生活动】学生思考,琢磨究竟。【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评价细则: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达成策略: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一是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二是为说明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 义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问题1:你能用多种方法来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吗?(法一) (法二) (法三) 2、数形结合,代数说理 3、总结提炼,公式归纳文字语言: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符号语言: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能推导平方差公式:(a+b)(a-b)=a²-b²评价细则:通过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践行猜想,让感知得到到理性的检验,体现数学学科思维 的严谨,让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完美并进,进而准确的用数学语言表述公式.达成策略:展现成果,由旧获新,收获方法,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及用字母 表示数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思考:你现在能向慢羊羊村长解释他为什么吃亏了吗?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揭示故事的实质【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评价细则:让学生用面积相等来证明平方差公式,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 问题的习惯,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达成策略:熟悉公式,加深对公式结构特征的理解,体会公式在计算中的优越性以及运用公 式的注意点。 4、剖析公式,揭示本质思考:平方差公式的结构有何特征? 【设计意图】【师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派代表交流结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公式的特点。【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能推导平方差公式:(a+b)(a-b)=a²-b²评价细则:揭示公式的结构特征,是学生理解公式、进而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让学生自主辨析、合作交流、共同总结得以明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成策略:探索平方差公式的特点,揭示平方差公式的本质,强调平方差公式应用的前提。 加强对公式结构的认识,帮助学生总结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理顺思路, 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三)例题示范,内化新知例1-1:下列式子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吗? 为什么? 如果能够,请用计算出结果(1)(a+b)(-a-b)(2)(a-b)(b-a)(3)(-2x+y)(-y-2x)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讨论交流,发表见解。一学生解答。【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实质。评价细则:剖析a、b的广泛含义为目的,认清公式的结构特征达成策略:设计此题旨在将算式中的各项与公式里的a、b进行对照,进一步体会字母a、b 的含义,举一反三,加深对字母含义广泛性的理解,在后面公式的运用中相信学 生会更加得心应手.例1-2:(a+b)(a-b) aba2-b2最后结果(2x+3y)(2x-3y) (-2x+3y)(2x+3y) (-2x-3y)(2x-3y) 小结:(1)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关键是 (2)怎样确定a与b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自主发言,口述解题思路。【设计意图】课程标准: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评价细则:通过辨析训练,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成策略:对学生常出现的错误,进行预设,防微杜渐. 例2: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5x+y)(5x-y) (2)(-x+3y)(-x-3y) (3)(-2x-y)(2x-y)小结:运用平方差公式时要注意:先判断,找出题中的a与b,;结果是平方差,顺序不要颠倒;注意系数指数的变化 例3:在下列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整式(1)(______)(3m+5n)=9m2-25n2(2)(-2a-5b)(______)=4a2-25b2(3)(______)(5a+1)=1-25a2(4)(7x2-3y2)(3y2+____)=49x4-____关键:从已知项中分析得出相同项和相反项例4: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103×97 (2)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自主发言,口述解题思路,允许学生运用多种算法,然后通过比较,优化算法。【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能够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便运算。评价细则:通过转化,利用公式计算,体会平方差公式的便捷.达成策略:通过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强化,思维延伸1、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 (2)(a-b+c)(a+b-c) 练一练:(1)(x-y)(x+y)(x2+y2) (2)(a-b+c)(a-b-c) 2、美羊羊同学在计算(2+1)(22+1)(24+1)时,将积式乘以(2-1)得:解:原式 = (2-1)(2+1)(22+1)(24+1)= (22-1)(22+1)(24+1)= (24-1)(24+1)= 28-1你能从她的做法得到启发求出(3+1)(32+1)(34+1)的值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一学生解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及时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公式的应用。【设计意图】课程标准: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的形式,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评价细则: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学会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从而加强学生对公式结构特征 的理解,连续使用平方差公式是对公式应用的拓展与提高。达成策略:设计不同形式的问题,考察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与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 进行检测,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对“教”与“学”及时反馈.师生一起查漏 补缺,扬长避短,自我完善。 (五)课堂小结,巩固提高。(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 (a+b)(a-b)=a2-b2(2)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是什么?左边:两个因式中一定有相同项和相反项;右边: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3)本节课你感悟到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数形结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下册9.4 乘法公式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创设,新知探究,例题讲解,练习巩固,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9.4 乘法公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知探究,例题讲解 及巩固练习,小组合作,课堂小结,能力提升,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9.4 乘法公式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创设,探索新知,范例点睛,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