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5-1-1 数的认识(一)》教案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342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5-1-1 数的认识(一)》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342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5-1-1 数的认识(一)》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342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总复习数与代数教案,共9页。
5.1.1 数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65~67 页例 1、例 2,教材第 66 页课堂活动及教材第 69 页练习十七第 1~ 5 题。 教学提示:数的认识需要整理的内容包括:整数、自然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 性质、数的关系及数的读写法、数的改写和大小比较等。对整数概念的整理,可以按照这样的线索进行:举例什么是整数→结合具体的数复习整数的读法和写法→结合数的组成复习十进制计数法和比较大小→结合具体的数复习数的改写。对分数概念的整理,可以按这样的线索进行整理:分数的意义→分类→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分数与小数。对小数的整理,应重点使学生明确分数与小数的关系,促进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具体可以按下面的线索进行:小数的意义→结合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复习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和改写→结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复习名数的互化→ 求小数的近似值。对百分数的整理,可以按下面的线索进行:结合生活让小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包括出勤率、合格率、大小比较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例 1 对数概念进行复习巩固。在编排上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题材的选择具有现实意义。二是涵盖的内容广。三是提出复习的线索,通过五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数的有关知识进行自主复习。例 1 的教学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结合对数概念的整理进行。二是首先让学生对数概念进行自主梳理,再通过例 1 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例 1 时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复习掌握多位数的读法。可以适当补充级的 开头、中间和末尾有 0 的数让学生读,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多位数的读法。其次,结合学生理解表中的分数、百分数表示的意义。再次,复习数的改写时,一方面是把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将一个较大的数精确到万位或亿位的方法;另一方面适当补充一些小数的改写。最后,复习分数、百分数、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第 66 页课堂活动主要涉及基数和序数,还有数字编码。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观
察题中车票上的数和产品说明书上的数,再交流他们对这些数的认识和理解,最后交流生活中表示多少、排列顺序或编码的数。例 2 复习分数和小数的的性质。这里难点在于让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性质与分数性质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系统复习整数、分数、百分数、小数和负数的意义,熟练掌握这些数的 读、写法;熟练掌握数的改写的方法,会正确地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 的数和把一个较大数精确到万位或亿位;能正确比较整数、分数、小数的大小。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回顾和整理知识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系统复习,通过对数 的知识进行全面梳理,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 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数的意义,数的读、写法,数的改写和省略以及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数的意义,数的读、写法,数的改写和省略以及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数字资料卡片,收集到的车票、产品说明书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经过 6 年的小学数学学习,你们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获得了很多数学技能,你们的数学能力提高了,人也变聪明了。但仔细想一想,是不是有的知识可能也忘记了,是否学要我们去复习呢?这样才便于你们进入中学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实,这些内容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数的认识与计算、比和比例、用字母表示数与方程等都属于数与代数的内容;几何知识、方向与位置、旋转与平移都属于空间与图形的 内容;小学的内容还包括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对数的认识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的欲望,希望能对小学阶段的数学知 识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掌握所学知识。】(二)知识梳理
梳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问:我们学过哪些数?你对这些数有哪些了解?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对所学旧知进行一个整体回顾,从而能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由于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让学生在一组生活信息中寻找熟悉的数,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的含义。】教学例 1(投影出示教材第 65 页例 1 我国 4 个省(自治区)面积和人口情况统计表) (1) 复习数的读、写法 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独立思考,随后教师抽学生回答所获得的各种信息。 你能读出表中的数吗?先在小组里互相读出表中的数,再指名读,并让学生说一说读多位数时应注意什么?读 小数时应注意什么?全班交流,总结多位数的读、写法和小数的读、写法。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在读多位数时要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和万级时要在 后面加上“亿”和“万”。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2) 复习分数、百分数的意义 会读分数这一列数吗?(全班齐读) 你知道这些分数表示的意义吗?自己任选一个来说一说。这些分数都是把什么看成单位“1”?引导学生小结:所以分数的意义其实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那你知道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各是什么?每个分数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抽几名学生回答后小结:分数单位就是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分数可以怎样分类? 反馈整理并板书如下:分数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小于 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大于或等于 1)。 百分数这一列数是我们这学期认识的百分数,咱们读一读。(全班齐读)你知道这些百
分数表示的意义吗?自己任选一个来说一说。 小结: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引导: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又叫百分比。
1而分数即可以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如2
1;还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如2
kg,因此
它和百分比是有区别的,所以,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用“%”来表示。 (3) 复习数的改写 学生独立完教材 66 页例 1 第(3)题,小组内交流。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订正。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 或用“亿”做单位的数的方法。(4) 复习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生独立完教材 66 页例 1 第(4)题,并在小组内讨论:怎样把一个较大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万位或亿位?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5) 学生独立完教材 66 页例 1 第(5)题,并在小组内讨论: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 你能说出哪些计数单位?怎样比较整数、小数、分数和负数的大小?指名汇报,全班交流、总结。3.教学课堂活动让学生独立观察题中车票上的数和产品说明书上的数。然后朗读出车票及产品说明书上的数。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抽生读。问:这些数哪些表示数量的多少?哪些表示排列顺序和编码? 找一找生活中表示数量多少、排列顺序及编码的数。小组内交流对这些数字的认识和理解。回报交流。引导学生总结生活中表示多少、排列顺序或编码的数。 4.教学例 2(1) 出示例 2,先让学生按题意要求填一填,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2) 全班交流。 (3) 议一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有关数的基础知识,学生是分段陆续学完的,还比较零散,不够系统,通 过以上的复习整理、比较和沟通所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在今后 的学习中灵活运用。】(三)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 69 页练习十七第 1 题。 先让学生独立读一读,读后再让他们说一说多位数的读法。学生在交流时,提示学生应 重点突出级的开头、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读法。第 2 题学生独立改写后,让学生说一说两种改写方法的区别,加深学生对两种改写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第 3 题学生写出数后,再让他们将写的数读一读,通过读数,一方面检查写的数是否正确,另一方面巩固读数的方法。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写数时注意的问题。(四)达标反馈 1.5060086540 读作( )。 2.二百零四亿零六十万零二十写作( )。 3.5009000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4.960074000 用“亿”作单位写作( );用“亿”作单位再保留两位小数( )。
35.把7
3 4、 和 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是( )。8 7
答案: 1.五十亿六千零八万六千五百四十4 3 32.20400600020 3. 500.9 4.9.60074 9.60 5. > >7 7 8(五)课堂小结 先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教师再进行全课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谈感想说收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 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六)布置作业 不改变数的大小,要把 0.735 改成一个五位小数,应在它的后面添( )个( )。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2.04 吨=( )吨( )千克 15000 毫升=( )升=( )立方米 3.4 时=( )时( )分;
一个数由 5 个亿,6 个千万,3 个万,9 个百,4 个 1 组成,这个数写作( )。()4.0.6= =12÷( )=( ):( )。()5.按要求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6000000=( )万 10200000000=( )亿
答案:31. 2 0 2. 2 40 1.5 0.0015 3 24 4.5 板书设计
20 3 5 5. 600 102
数的认识(一)
教学资料包(一) 教学精彩片段《数的认识(一)》教学片断二、对知识进行自主梳理学生自主整理教师:我们在小学里学习了哪些数?你对这些数有哪些了解?请先独立 想一想,也可以动笔把你想到的写一写。学生先独立回忆,再在小组中交流。 全班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有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说到,教师适当引导,以便对知 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各小组可能有以下一些回答: 教师:请先说一说我们在小学里学了哪些数。
小组 1:我们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也认识了负数。教师板书:教师:你们对整数有哪些了解?小组 2:我知道 0,1,2,3,4……这些都是整数,也是自然数,它们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最小的自然数是 0,它表示一个也没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除 0 外,所有自然数的单位都可以看成是 1,任何自然数都可以看成是若干个 1 组成的。教师板书:1,自然数(0 除外)的基本单位教师:你们对分数有哪些了解? 小组 3: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 1 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其中取 1 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单位;我们学过的分数有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假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带分数是由一个不是 0 的整数和一个真分数合成 的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将一个分数约分或将几个分数通分。……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教师:对小数的学习,你们又有哪些收获呢? 小组 4:我们知道像 0.7,0.25,0.354 等,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 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基本性质。应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改写小数,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可以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变化的规律是: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小数就扩大(或缩小)10 倍、100 倍、1000 倍……小组 5:其实整数、小数、分数都有一些性质,整数的基本性质在因数和倍数里学习了很多,分数的基本性质是……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前面的板书: 教师:除了这些,对整数、分数、小数的有关知识,你还知道些什么? 小组 6:我们还知道整数、分数、小数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如整数可以看成是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分数,也可以看成是小数部分是 0 的小数,小数是分数的特殊表达形式,因此, 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是可以互化的。如 3 可以化成 62,93……也可以化成 3.0, 3.00……0.25 可以化成 14,30%可以化成 0.3,也可以化成 310。小组 7:我们还知道整数、小数、分数大小的比较,都要看比较的这些数含有多少个单位,具体是:整数大小的比较首先看哪个数的数位多,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的就比最高 位;分数大小比较看它们含有相同分数单位个数的多少;小数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比 较的方法与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相同,整数部分相同时就比小数部分。教师:还有一种数,在生活中也是常用的,是什么数?
小组 8:负数,我们还认识了负数,我们知道像做生意赚了 500 元可以记为+500 元或500 元,亏了 500 元就记为-500 元。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对数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梳理,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想想看, 还有哪些问题?学生自主提问,教师或同学解答。【设计意图:注重引发学生的复习需要,上课开始,通过教师的谈话,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的必要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复习的积极性;注重学 生对知识的自主梳理和复习,通过学生的独立梳理、合作交流,不但使学生对数的有关知识 得到巩固,加深了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二) 数学资源 1.填空题。 (1)3020086590 读作();1000060000 读作()。(2)六十五万四千三百零六写作(),四舍五人到万位记作()万。(3)百万位上的 2 表示( ),十位上的 2 表示( ),百分位上 2 表示 ( ) 。 (4)8099000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5)960000000 用“亿”作单位写作( );保留到“亿”位是( )。 (6)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为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八万人,这个数写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亿。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所有的小数都小于整数。()(2)0 表示没有,所以 0 不是一个数。()(3)没有最大的自然数,也没有最小的自然数。()(4)整数都是自然数。() 答案: 1.(1)三十亿两千零八万六千五百九十 十亿零六万 (2) 654306 65 (3)二百万 二十 0.02 (4)809.9 (5) 9.6 10 (6)1295380000 13 2.(1)× (2)×(3)√(4)× 资料链接 数字的起源
数是一个神秘的领域,人类最初对数并没有概念。但是,生活方面的需要,让人类脑海 中逐渐有了“数量”的影子。数究竟产生于何时,由于其年代久远,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数的 概念和计数的方法在文字记载之前就已经发展起来了。根据考古学家提供的证据,人类早在 5000 多年前就已经采用了某种计数方法。原始时代的人类,为了维持生活他们必须每天外出狩猎和采集果实。有时他们满载而归, 有时却一无所获;带回的食物有时有富余,有时却不足果腹。生活中这种数与量上的变化, 使人类逐渐产生了数的意识。在那个时候,他们开始了解有与无,多与少的差别,进而知道了一和多的区别。然后又从多到二、三等单个数目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不小的飞跃。随着社会的进一步进步和发展,简单的计数就是必须的了,一个部落集体必须知道它有多少成员或有多少敌人,一个人也必须知道他的羊群里的羊是不是少了。这样,人类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艰难搏斗中,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由于记事和分配生活用品等方面的需要,逐渐产生了数的概念。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就是现今国际通用的数字。阿拉伯数其实字应该称为印度数字,公元 3 世纪, 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最古的计数目大概至多到 3,为了要设想“4” 这个数字,就必须把 2 和 2 加起来,5 是 2 加 2 加 1,3 这个数字是 2 加 1 得来的,大概较晚才出现了用手写的五指表示 5 这个数字和用双手的十指表示 10 这个数字。 公元 500 年前后,随着经济、文化以及佛教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数 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表 1 的圆点,那么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 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可 以这么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数字的老祖先了。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但却是经由阿拉伯人传向四方的,这就是后来人们误解阿拉伯 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原因。正因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该种数字最终被国际通用的关键节 点,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由 0,1,2,3,4,5,6,7,8,9 共 10 个计数符号组成。由于它们书写方便,一直被沿用至今。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1 数的认识(一) 西师大版,共14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认识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冀教版六年级下册回顾与整理(一)数与代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回忆数的认识,复习正数和负数,复习人民币上的号码,课堂小结,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