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12.2 证明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2.2 证明(2)
教学目标:
1.了解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感受数学的严谨、结论的确定、初步树立言之有据、落笔有理的推理意识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推理步骤,并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对前人在数学上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整理。他把人们公认的一些真命题作为公理.并以此为出发点,用推理的方法证实了一系列命题.编纂成了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学巨著——《原本》.
二、探索活动
探究活动:
下面,我们从基本事实出发.证明“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已知:如图12-6,在直线a、b、c中,a⊥c,b⊥c
求证:a∥b.
证明:∵a⊥c(已知),
∴∠1=90。(垂直的定义),
∵b⊥c(已知),
∴∠2=90。(垂直的定义),
∵∠1=90。,∠2=90。(已证),
∴∠1=∠2(等量代换),
∵∠1=∠2(已证),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感悟归纳:证明过程须做到言必有据,证明过程通常包含几个推理。每个推理应包括因、果和由因得果的依据.其中,“因”是已知事项;“果”是推得的结论;“由因得果的依据”是基本事实、定义、已学过的定理以及等式性质、不等式性质等.
证明与图形有关的命题,一般有以下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命题的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写出证明过程。
三、例题教学
例1 已知:如图12-7,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B∥CD,MG平分∠EMB,NH平分∠END.
求证:MG∥NH.
证明:∵AB∥CD(已知),
∴∠EMB=∠EN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MG平分∠EMB,NH平分∠END(已知),
∴∠EMG=∠EMB,∠ENH=∠END(角平分线的定义).
∴∠EMG=∠ENH(等量代换).
∴MG∥NH(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四、巩固练习
填写下列推理中的空格(第1、2题):
1.如图,点A、B、E在一条直线上.
(1)∵∠1=∠3(巳知),
∴AB∥DC(_______________);
(2)∵∠DAE=∠CBE(已知),
∴AD∥BC(________________);
(3)∵∠CDA+∠DAB=180。(已知),
∴AB∥DC(__________________);
(4)∵∠2=∠4(已知),
∴_____∥______(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DCB +∠ABC=180。(已知),
∴____∥____(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
(6)∵∠DAB+∠ABC=180。(已知),
∴____∥____(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来源:学§科§网]
2.已知:如图,∠BAD=∠DCB,∠1=∠3.
求证:AD∥BC.
证明:∵∠BAD=∠DCB,∠1=∠3(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
∴∠BAD-∠___ =∠DCB-∠_____(等式性质),[来源:学。科。网]
即 ∠_____=∠_______,
∴AD∥BC(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如图,a∥b,c∥d,∠1=50。.
求证:∠2=130。.
五、归纳总结
1、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
2、你还有哪些疑问?
六、教学反思:
数学七年级下册12.2 证明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12.2 证明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2.2 证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2.2 证明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创设,探索活动,典型例题,质疑拓展,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2.2 证明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2.2 证明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