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第2节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第2节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学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欧人,非洲人,支气管,气管支气管,“C”形软骨,肺泡显微结构图,肺泡结构图,随地吐痰的危害,有些人为什么会哮喘,描述肺在体内的位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解释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2.描述呼吸运动和肺通气的原理,概述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3.说出平静时与运动后呼吸频率的不同,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
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
PPT模板: PPT素材:背景: PPT图表: PPT下载: PPT教程: 资料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PPT论坛: PPT课件: 语文课件: 数学课件: 英语课件: 美术课件: 科学课件: 物理课件: 化学课件: 生物课件: 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
1.呼吸道的起点是哪里?2.鼻子是气体进入体内的惟一通道吗?3.为什么最好用鼻子呼吸?4.寒冷地区(如北欧人)鼻子长有什么好处?5.空气干燥或天热的时候,容易流鼻血,说明鼻血管分布有什么特点,意义是什么?6.鼻腔内有哪些结构对空气有过滤作用?7.鼻子还有其他作用吗 ?
观察北欧人和非洲人的鼻有什么不同?
北欧人的鼻子大,鼻腔长,这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与北欧寒冷环境相适应。
一、呼吸道——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1.鼻——呼吸道的起点(1)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黏液腺,分泌黏液:温暖、湿润、清洁空气,减少对肺的刺激。(2)鼻黏膜上有嗅觉细胞:感知气味。(3)鼻腔内有鼻毛:能够过滤尘埃。注:鼻腔不是气体进入体内的惟一通道,气体也能自口腔进入体内。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内表面有黏膜能分泌黏液,依靠纤毛的单向摆动形成痰液)
2.咽:气体和食物的通道
位于鼻腔的后方,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的入口处,防止食物入喉。
吃饭时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遮住喉的入口,食物会误入气管,引起剧烈的咳嗽。
3.喉:气体入气管的通道
位于咽的前下方,由软骨和声带组成。气体经过时引起声带振动而发声。
(1)气管壁“C”形软骨保证气流畅通。
思考: 气管壁有哪些结构可以进一步清除空气中的灰尘、病菌等物质?
(2)黏液腺分泌黏液: 粘住灰尘;湿润、清洁空气(3)管壁内表面纤毛摆动,通过咳嗽排出灰粒、病菌和黏液(痰)。
a.对人的品格发展有害。 b.对环境有害。 c.对其他人的心情有害。 d.对其他人的健康有害。
哮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哮喘是支气管感染的一种疾病,常由于吸入花粉、灰尘、兽毛等物质引起。 患哮喘时,由于气体进出的通道变窄,病人呼吸困难。
二、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1. 位置: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2. 肺泡适合气体交换的特点:数量多(3亿),面积大(100平方米);管壁薄:由单层细胞构成;外表面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肺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枝和肺泡组成
外表面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你知道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 人为什么会得呼吸系统疾病?
吸烟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呢?
一批做完肺灌洗手术后的矿工
尘肺病患者灌洗术后污浊的回收液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PM 2.5 的定义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PM 2.5 的危害
PM2.5被吸入人体后直接进入支气管和肺,干扰肺部气体交换,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疾病。
1.什么叫做肺通气?2.将双手放在胸部,感受一下呼吸时胸廓有何变化?3.什么叫做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怎样完成的?4.为什么通过呼吸运动会实现肺通气呢?
1.肺通气: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也称呼吸。思考:外界的气体如何进入肺部?做深呼吸运动,体会吸气和呼气是如何实现的?
(一)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2.肺通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1)胸廓组成:脊柱、胸骨、肋骨、肋间肌。(2)呼吸运动: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人体呼吸时胸廓的变化示意图
深吸气时,胸廓会有什么变化?深呼气时,胸廓会有什么变化?
体验活动:用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做深呼吸动作。
答: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答: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人体是怎样将气体吸入、呼出的?
依靠肋骨之间的肌肉(如肋间外肌)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横径扩大和缩小。
什么原因使胸廓的横径扩大或缩小?
思考: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 2.胸廓的变化与肺扩大和缩小有什么关系?
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外界气体吸进肺;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气体呼出体外。
一、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一)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3. 呼吸运动原理:肺泡内气体压力 <外界气体压力,空气被吸入;肺泡内气体压力 >外界气体压力,空气被呼出。
提升胸、肋骨 肋骨外展 膈顶下降
下降胸、肋骨 肋骨内收 膈顶上升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肺换气)
1.气体交换原理:扩散作用
小资料:物质(气体)总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叫扩散作用。
厨房饭菜的香味会传到客厅,盛开的鲜花会引来蜜蜂和蝴蝶。气体可以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就是气体扩散。那么,肺泡内气体是如何与血液发生交换的呢?
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肺的换气)
(一)肺换气 1.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 化碳的交换。 2. 实现: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 (静脉血→动脉血)
阅读P56“气体在血液的运输”相关段落,思考以下问题:1.血块为什么表层呈现鲜红色,而内层呈现暗红色?血块的表层获得的氧多,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使其呈现鲜红色;血块的内层由于氧的含量少,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因而呈现暗红色。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2.血红蛋白有什么特性,红细胞有什么功能? 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处,易与氧结合;血红蛋白在含氧量低处,易与氧分离。而红细胞因含有血红蛋白而具有运输氧的功能。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怎样完成的? 依赖血液循环。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大200倍,而且不易分离,使氧气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血液中缺氧,进而全身缺氧。
四、组织换气 1.是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二氧化碳和 氧气的交换。 2. 方向 (动脉血→静脉血) 3.实现: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
图解: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
呼吸道: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通气:外界 肺泡
肺的换气:肺泡 血液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通过血液循环完成)
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A.鼻腔和肺 B.气管和肺 C.呼吸道和肺 D.呼吸道和气管2.人体呼吸过程中,当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体进入肺 B.气体排出肺 C.膈的位置上升 D.胸廓由大变小
3. 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 )A.肺泡内有氧气,血液里没有氧气 B.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C.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 D.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4.在呼吸的全过程中,使得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的环节是( )A.肺的通气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2节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提升与迁移,应用与实践,双基巩固,呼吸道,骨或软骨,肺泡壁,毛细血管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第2节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精巧点拨,学习目标,课堂演练,呼吸道,支气管,会厌软骨,气体交换,毛细血管,二氧化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2节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优质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支气管,呼吸道,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系统,鼻呼吸道的起点,呼吸道的组成,阻挡灰尘,黏膜内的毛细血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