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实验热点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实验热点01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实验热点02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实验热点03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实验热点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实验热点,共32页。

    
    化学实验热点
    复习目标 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1)设计、评价、改进实验方案;(2)正确选用实验装置;(3)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4)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热点一 无机物的制备综合实验题
    1.物质制备流程

    2.气体发生装置
    (1)设计原则:根据制备原理(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制取气体的量等因素来设计反应装置。
    (2)气体发生装置的基本类型
    制取装置
    可用来制取的气体
    反应原理

    固+固气
    O2
    2KClO32KCl+3O2↑
    NH3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固+液气
    Cl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HCl
    NaCl+H2SO4(浓)NaHSO4+HCl↑

    固(块状)+液―→气
    H2
    2H++Zn===H2↑+Zn2+
    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固+液―→气
    O2、H2、CO2、NH3、Cl2、SO2
    O2:H2O2与MnO2
    H2:Zn与稀硫酸
    CO2:CaCO3与稀盐酸
    NH3:浓氨水与CaO
    Cl2:浓盐酸与KMnO4
    SO2:亚硫酸钠与硫酸

    3.气体的净化(干燥)装置
    (1)设计原则:根据主要气体及杂质气体的性质差异来选择除杂试剂及除杂装置。
    (2)除杂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示意图




    适用范围
    试剂与杂质气体反应,与主要气体不反应;装置③用固体吸收还原性或氧化性杂质气体
    杂质气体被冷却后变为液体,主要气体不变为液体

    (3)吸收剂的选择
    选择吸收剂应根据被提纯气体的性质和杂质的性质而确定,一般情况如下:
    ①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来吸收;
    ②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
    ③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
    ④水为杂质时,可用干燥剂来吸收;
    ⑤能与杂质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
    4.尾气处理装置的选择

    a装置用于吸收溶解或反应速率不是很快的气体,如用NaOH溶液吸收Cl2、CO2等。
    b装置用于收集少量气体。
    c、d装置用于吸收极易溶且溶解很快的气体,如HCl、HBr、NH3等;其中d装置吸收量少。
    e装置用于处理难以吸收的可燃性气体,如H2、CO等。
    5.实验条件的控制
    (1)排气方法
    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氧气、CO2、水蒸气等干扰实验,常用其他稳定的气体(如氮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有时也可充分利用反应产物气体(如:氨气、氯气、二氧化硫)等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2)控制气体的流速及用量
    ①用分液漏斗控制液体滴加的速度和用量。
    ②观察气泡,控制气流速度,如图甲,可观察气泡得到N2、H2的体积比约为1∶3的混合气体。
      
    ③平衡气压如图乙,用长玻璃管平衡气压,防堵塞。
    (3)压送液体
    根据装置的密封性,让反应生成气体或消耗气体,产生压强差,将液体压入或倒流入另一反应容器。
    (4)温度控制
    ①控制低温的目的:减少某些反应物或产品分解,如H2O2、NH4HCO3等;减少某些反应物或产品挥发,如盐酸、氨水等;防止某物质水解,避免副反应发生等。
    ②采取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平衡移动,加速溶解等。
    ③常考温度控制方式:
    a.水浴加热:均匀加热,反应温度100 ℃以下。
    b.油浴加热:均匀加热,反应温度100~260 ℃。
    c.冰水冷却:使某物质液化、降低产物的溶解度;减少其他副反应,提高产品纯度等。
    d.保温:如中和热测定时,两烧杯之间填泡沫,真空双层玻璃容器等。
    6.解答物质制备试题的思维流程
    (1)认真阅读题干,提取有用信息,包括实验目的、反应条件、陌生物质的性质、陌生反应原理等。
    (2)仔细观察装置图(或框图),联想熟悉的实验,找出每件仪器(或步骤)与熟悉的某一实验相似的地方,分析每件仪器中所装药品的作用。
    (3)通读问题,整合信息,把所有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运用题给信息和化学基础知识做出正确答案。


    答案 (1)去除水中溶解氧 分液漏斗
    (2)①Zn+2Cr3+===Zn2++2Cr2+
    ②排除c中空气
    (3)c中产生H2使压强大于大气压 (冰浴)冷却 过滤
    (4)敞开体系,可能使醋酸亚铬与空气接触

    1.过氧化锶(SrO2)通常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漂白剂等。制备原理为Sr+O2SrO2。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中模拟制备过氧化锶。

    (1)选择必要仪器制备过氧化锶(气流按从左到右的流向):________(填字母)。
    (2)该实验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水滴入烧瓶中 ②在相应装置中装入药品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加热 ⑤停止加热 ⑥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4)利用反应Sr2++H2O2+2NH3+8H2O===SrO2·8H2O↓+2NH制备过氧化锶,装置如下:

    ①仪器X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气在该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得到SrO2·8H2O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计实验证明SrO2的氧化性比FeCl3的氧化性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B→E→B
    (2)2Na2O2+2H2O===4NaOH+O2↑
    (3)③②①④⑤⑥
    (4)①防倒吸 ②中和生成的氢离子,促进反应正向进行 ③过滤、洗涤、干燥
    (5)在盐酸酸化的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其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锶,溶液变为红色,证明SrO2的氧化性比FeCl3的强
    解析 (1)根据反应原理,需要制备氧气。由于锶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需要预先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然后通入玻璃管中与锶发生反应,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E装置,因此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E→B。(3)由于有气体参加反应,所以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加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对玻璃管进行加热,发生反应,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故实验操作的顺序是③②①④⑤⑥。(4)①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仪器X的作用是防倒吸。②根据反应原理Sr2++H2O2===SrO2+2H+,通入氨气可中和H+,促进反应的正向进行。
    2.(2020·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MnSO4晶体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微红色晶体,某校同学设计实验制备并检验MnSO4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设计用SO2和适量纯净的MnO2制备MnSO4,其装置如下:

    ①A装置中固体药品X(正盐)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B装置中通SO2的导管末端接多孔球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定性检验甲组同学的产品中Mn2+的存在,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加入(NH4)2S2O8溶液,滴入硝酸银(作催化剂),微热振荡,溶液显紫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为检验无水MnSO4(接近白色)的热分解产物,将MnSO4晶体脱水后放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慢通入N2,加热,硬质玻璃管中最后得到黑色固体。

    ①检验分解的气态产物中是否有SO2及SO3,装置E、F中的溶液依次是____、____(填字母)。
    a.Ba(NO3)2溶液 b.BaCl2溶液
    c.品红溶液 d.浓硫酸
    ②若D中得到的黑色粉末为Mn3O4,E、F中均有明显现象,则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组同学设计实验,以丙组同学得到的黑色粉末为原料,利用铝热反应原理将其还原为金属锰,所需的药品除氯酸钾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Na2SO3 ②增大SO2与液体的接触面积 (2)2Mn2++5S2O+8H2O2MnO+10SO+16H+ (3)①b c ②3MnSO4Mn3O4+SO2↑+2SO3↑ (4)铝粉、镁条
    解析 (1)①A装置制备二氧化硫气体,实验室一般用亚硫酸盐与浓硫酸制备,固体药品X通常是Na2SO3。
    ②B装置中通SO2的导管末端接多孔球泡的目的是增大SO2与液体的接触面积。(2)根据题意,Mn2+与(NH4)2S2O8溶液以硝酸银作催化剂,微热振荡反应,溶液显紫色,说明生成高锰酸根离子,锰元素化合价升高,则硫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硫酸根离子,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2++5S2O+8H2O2MnO+10SO+16H+。(3)①检验分解的气态产物中是否有SO2及SO3,检验三氧化硫时,为防止二氧化硫的干扰,用氯化钡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检验,装置E、F中的溶液依次是BaCl2溶液、品红溶液。②D中得到的黑色粉末为Mn3O4,E、F中均有明显现象,说明生成SO2及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nSO4Mn3O4+SO2↑+2SO3↑。(4)利用铝热反应原理将其还原为金属锰,所需的药品有铝粉,氯酸钾作供氧剂,还需要点燃的镁条提供高温条件。
    热点二 有机物的制备综合实验题
    把握三个关键,突破有机物制备实验
    1.有机物制备的思维流程

    2.有机物制备的注意要点
    (1)熟知常用仪器及用途


    (2)依据物质性质和反应特点选择加热或冷却方式
    ①加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 ℃,乙酸乙酯的制取、石油的蒸馏等实验选用酒精灯加热,若温度要求更高,可选用酒精喷灯或电炉加热。除上述加热方式外还可以根据加热的温度要求选择水浴、油浴、沙浴加热。
    ②冷凝回流
    有机物易挥发,因此在反应中通常要采用冷凝回流装置,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产物的产率。如图1、图3中的冷凝管,图2中的长玻璃管B的作用都是冷凝回流。


    ③防暴沸: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溶液暴沸;若开始忘加沸石(或碎瓷片),需冷却后补加。
    3.常见有机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1)分液: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同)的液体。
    (2)蒸馏: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分馏的原理与此相同。

    (3)洗气:用于除去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如乙烷中的乙烯可通过溴水洗气除去。
    (4)萃取分液:如分离溴水中的溴和水,可用四氯化碳或苯进行萃取,然后分液。

    (2014·全国卷Ⅰ,26)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水中
    溶解性
    异戊醇
    88
    0.812 3
    131
    微溶
    乙酸
    60
    1.049 2
    118

    乙酸异戊酯
    130
    0.867 0
    142
    难溶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异戊醇、6.0 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 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填字母)。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7)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填字母)。
    a.30% b.40%
    c.60% d.90%
    (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 ℃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____(填“高”或“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研究与答题规范
    第(1)问考查仪器的名称
    仪器B为球形冷凝管
    第(2)问考查除杂方案的设计
    依据各物质的溶解性确定乙酸异戊酯中混有的杂质是乙酸、异戊醇、浓硫酸、水等。除杂的方案设计为:

    第(3)问考查分液的实验操作
    乙酸异戊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故分层后,先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第(4)问考查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乙酸与异戊醇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大乙酸的用量,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
    第(5)问考查除杂知识[参见第(2)问]
    第(6)问考查蒸馏的实验操作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处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且应使用直形冷凝管,若使用球形冷凝管会造成蒸馏液残留而损失
    第(7)问考查产品纯度(即产率)的计算
    由反应方程式:

    4.4 g异戊醇完全反应消耗3.0 g乙酸,生成6.5 g乙酸异戊酯,则可求得该反应的产率为×100%=60%
    第(8)问考查除杂知识[参见第(2)问]

    答案 (1)球形冷凝管 (2)洗掉大部分硫酸和乙酸 洗掉碳酸氢钠溶液 (3)d (4)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 (5)干燥 (6)b (7)c (8)高 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

    1.(2020·全国卷Ⅱ,27)苯甲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实验室可通过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其反应原理简示如下: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
    密度/(g·mL-1)
    溶解性
    甲苯
    92
    -95
    110.6
    0.867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苯甲酸
    122
    122.4(100 ℃左右开始升华)
    248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热水

    实验步骤:
    (1)在装有温度计、冷凝管和搅拌器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5 mL甲苯、100 mL水和4.8 g(约0.03 mol)高锰酸钾,慢慢开启搅拌器,并加热回流至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
    (2)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片刻后,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并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合并滤液和洗涤液,于冰水浴中冷却,然后用浓盐酸酸化至苯甲酸析出完全。将析出的苯甲酸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放在沸水浴上干燥。称量,粗产品为1.0 g。
    (3)纯度测定:称取0.122 g粗产品,配成乙醇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每次移取25.00 mL溶液,用0.010 00 mol·L-1的KOH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平均消耗21.50 mL的KOH标准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药品的用量,三颈烧瓶的最适宜规格为________(填标号)。
    A.100 mL B.250 mL
    C.500 mL D.1 000 mL
    (2)在反应装置中应选用________冷凝管(填“直形”或“球形”),当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即可判断反应已完成,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步骤亦可用草酸在酸性条件下处理,请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达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一步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干燥苯甲酸晶体时,若温度过高,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制备的苯甲酸的纯度为________;据此估算本实验中苯甲酸的产率最接近于________(填标号)。
    A.70% B.60%
    C.50% D.40%
    (7)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苯甲酸,可通过在水中________的方法提纯。
    答案 (1)B
    (2)球形 无油珠说明不溶于水的甲苯已经被完全氧化
    (3)除去过量的高锰酸钾,避免在用盐酸酸化时,产生氯气
    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
    (4)MnO2
    (5)苯甲酸升华而损失
    (6)86.0% C
    (7)重结晶
    解析 (1)该反应需要向三颈烧瓶中加入1.5 mL甲苯、100 mL水和4.8 g高锰酸钾,所以三颈烧瓶的最适宜规格为250 mL。(2)反应中应选用球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散热面积大,冷凝效果好;回流液中不再出现油珠,说明不溶于水的甲苯(油状液体)已经被KMnO4完全氧化。(3)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目的:NaHSO3与KMnO4(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除去过量的KMnO4(H+),防止用盐酸酸化时,KMnO4把盐酸中的Cl-氧化为Cl2;该过程也可用草酸在酸性条件下与KMnO4反应除去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4)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的目的是使生成的尽可能溶于水,故滤渣的主要成分是KMnO4在中性条件下的还原产物MnO2。(5)苯甲酸在100 ℃左右开始升华,干燥苯甲酸晶体时,若温度过高,苯甲酸易升华而损失。(6)根据反应+KOH―→+H2O可知,n(KOH)=0.010 00 mol·L-1×21.50×
    10-3 L×4,m()=0.010 00 mol·L-1×21.50×10-3 L×4×122 g·mol-1=0.104 92 g,制备的苯甲酸的纯度为×100%=86.0%。在理论上,1 mol甲苯反应后生成1 mol苯甲酸,则:
    ~ 
       92      122
    1.5 mL×0.867 g·mL-1   m
    苯甲酸的理论产量m≈1.72 g
    苯甲酸的产率为×100%=50%。
    (7)根据苯甲酸的水溶性可知,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苯甲酸,需要利用重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2.(2021·云南省云天化中学、下关一中质量检测)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图。

    合成反应为:
    +H2O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
    溶解性
    环己醇
    100
    0.961 8
    161
    微溶于水
    环己烯
    82
    0.810 2
    83
    难溶于水

    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8.2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先关火再关水”或“先关水再关火”)。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__________;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
    A.蒸馏烧瓶 B.温度计 C.玻璃棒 D.锥形瓶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____________。
    答案 (1)蒸馏烧瓶 (2)防止暴沸 先关火再关水 (3) (4)检漏 上口倒出 
    (5)干燥环己烯(干燥吸水等合理答案均可) (6)C (7)50%
    解析 (4)由于分液漏斗有活塞和塞子,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液;分液过程中,由于环己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7)20 g环己醇的物质的量为=0.2 mol,理论上可以得到0.2 mol环己烯,即理论上得到环己烯的质量为82 g·mol-1×0.2 mol=16.4 g,所以产率=×100%=50%。
    热点三 物质组成探究综合实验
    1.物质(离子)检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物质检验的“三原则”:一看(颜色、状态)、二嗅(气味)、三实验(加试剂)。
    (2)物质检验的基本方法
    根据实验时生成物所表现的现象不同,检验离子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类:①生成气体,如NH、CO的检验。②生成沉淀,如Cl-、SO的检验。③显现特殊颜色,如Fe3+、苯酚的检验。④焰色反应,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
    (3)物质检验的注意事项
    ①选取试剂要最佳:选取的试剂对试剂组中的各物质反应现象:溶液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的产生等要专一,使之一目了然。
    ②尽可能选择特效反应以减少干扰,如用品红溶液检验SO2,用KSCN溶液检验Fe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③一定要注意避免离子间的相互干扰,如检验CO时,HCO会造成干扰;Fe2+遇氧化剂转化对Fe3+的检验造成干扰。
    ④注意离子检验所要求的环境,如酸碱性、浓度、温度的选择。
    2.定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1)沉淀法
    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的质量,再进行相关计算。
    (2)测气体体积法
    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纯度。
    量气装置的设计:
    下列装置中,A是常规的量气装置,B、C、D是改进后的量气装置。

    (3)测气体质量法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量,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4)滴定法
    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
    (5)热重法
    只要物质受热时发生质量变化,都可以用热重法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热重法是在控制温度的条件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方法。通过分析热重曲线,我们可以知道样品及其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的组成、热稳定性、热分解情况及生成产物等与质量相联系的信息。
    3.物质组成计算的常用方法
    类型
    解题方法
    物质含量计算
    根据关系式法、得失电子守恒法、滴定法等,求出混合物中某一成分的量,再除以样品的总量,即可得出其含量
    确定物质化学式的计算
    ①根据题给信息,计算出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②根据电荷守恒,确定出未知离子的物质的量。③根据质量守恒,确定出结晶水的物质的量。④各粒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为物质化学式的下标比
    热重曲线计算
    ①设晶体为1 mol。②失重一般是先失水、再失气态非金属氧化物。③计算每步的m余,=固体残留率。④晶体中金属质量不减少,仍在m余中。⑤失重最后一般为金属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得mO,由n金属∶nO即可求出失重后物质的化学式
    多步滴定计算
    复杂的滴定可分为两类:
    (1)连续滴定法:第一步滴定反应生成的产物,还可以继续参加第二步的滴定。根据第二步滴定的消耗量,可计算出第一步滴定的反应物的量
    (2)返滴定法:第一步用的滴定剂是过量的,二步再用另一物质返滴定过量的物质。根据第一步加入的量减去第二步中过量的量,即可得出第一步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


    (2016·天津理综,9)水中溶氧量(DO)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通常用每升水中溶解氧分子的质量表示,单位mg·L-1。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源的DO不能低于5 mg·L-1。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测定某河水的DO。

    Ⅰ.测定原理:
    碱性条件下,O2将Mn2+氧化为MnO(OH)2:①2Mn2++O2+4OH-===2MnO(OH)2↓
    酸性条件下,MnO(OH)2将I-氧化为I2:②MnO(OH)2+I-+H+―→Mn2++I2+H2O(未配平)
    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③2S2O+I2===S4O+2I-
    Ⅱ.测定步骤:
    a.安装装置,检验气密性,充N2排尽空气后,停止充N2。
    b.向烧瓶中加入200 mL水样。
    c.向烧瓶中依次迅速加入1 mL MnSO4无氧溶液(过量)、2 mL碱性KI无氧溶液(过量),开启搅拌器,至反应①完全。
    d.搅拌并向烧瓶中加入2 mL H2SO4无氧溶液,至反应②完全,溶液为中性或弱酸性。
    e.从烧瓶中取出40.00 mL溶液,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010 00 mol·L-1 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数据。
    f.……
    g.处理数据(忽略氧气从水样中的逸出量和加入试剂后水样体积的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以上无氧溶液时,除去所用溶剂水中氧的简单操作为________。
    (2)在橡胶塞处加入水样及有关试剂应选择的仪器为________。
    ①滴定管 ②注射器 ③量筒
    (3)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平反应②的方程式,其化学计量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f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e中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为______。若某次滴定消耗Na2S2O3溶液4.50 mL,水样的DO=________mg·L-1(保留一位小数)。作为饮用水源,此次测得DO是否达标:________(填“是”或“否”)。
    (7)步骤d中加入H2SO4溶液反应后,若溶液pH过低,滴定时会产生明显的误差。写出产生此误差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至少写出2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研究与答题规范
    第(1)问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可将水加热煮沸除去溶解在水中的O2
    第(2)问考查实验仪器的选择
    测定步骤中加入的试剂为无氧溶液,且加入的水样要防止空气中氧气的干扰,故需要隔绝空气,所以选用密封性较好的注射器
    第(3)问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作用
    搅拌使物质混合均匀,加快化学反应的进行
    第(4)问考查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MnO(OH)2中Mn的化合价为+4,能将I-氧化成I2,依据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的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MnO(OH)2+2I-+4H+===Mn2++I2+3H2O
    第(5)(6)问考查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及滴定终点的判断
    中和滴定一般采用重复滴定2~3次来减小滴定误差,用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时,I2的量逐渐减小至消失时为滴定终点,此时的现象是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第(6)问考查多步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题中所给的反应方程式得出关系式:
    2Mn2+~O2~2MnO(OH)2~2I2~4Na2S2O3
      1           4
    n(O2)  0.004 5 L×0.010 00 mol·L-1
    则n(O2)=×0.004 5 L×0.010 00 mol·L-1
    DO=
    =9.0×10-3g·L-1=9.0 mg·L-1
    高于5 mg·L-1,故此次测得DO达标
    第(7)问考查氧化还原滴定的误差分析
    Na2S2O3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歧化反应生成S和SO2,且生成的SO2可被I2氧化,另外,I-也可被O2氧化

    答案 (1)将溶剂水煮沸后冷却
    (2)②
    (3)使溶液混合均匀,快速完成反应
    (4)1,2,4,1,1,3
    (5)重复步骤e的操作2~3次
    (6)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9.0 是 (7)2H++S2O===S↓+SO2↑+H2O,SO2+I2+2H2O===4H++SO+2I-,4H++4I-+O2===2I2+2H2O(任写其中2个)

    1.[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山东),20]某同学利用Cl2氧化K2MnO4制备KMnO4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已知:锰酸钾(K2MnO4)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
    3MnO+2H2O===2MnO+MnO2↓+4OH-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装置A中制备Cl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装置存在一处缺陷,会导致KMnO4产率降低,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KMnO4常作氧化还原滴定的氧化剂,滴定时应将KMnO4溶液加入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在规格为50.00 mL的滴定管中,若KMnO4溶液起始读数为15.00 mL,此时滴定管中KMnO4溶液的实际体积为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15.00 mL B.35.00 mL
    C.大于35.00 mL D.小于15.00 mL
    (4)某FeC2O4·2H2O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Fe2(C2O4)3、H2C2O4·2H2O,采用KMnO4滴定法测定该样品的组成,实验步骤如下:
    Ⅰ.称取m 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稀H2SO4溶解,水浴加热至75 ℃。用c mol·L-1的KMnO4溶液趁热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 s内不褪色,消耗KMnO4溶液V1 mL。
    Ⅱ.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还原剂将Fe3+完全还原为Fe2+,加入稀H2SO4酸化后,在75 ℃继续用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 s内不褪色,又消耗KMnO4溶液V2 mL。
    样品中所含H2C2O4·2H2O(M=126 g·mol-1)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样品组成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3时,样品中一定不含杂质
    B.越大,样品中H2C2O4·2H2O含量一定越高
    C.若步骤Ⅰ中滴入KMnO4溶液不足,则测得样品中Fe元素含量偏低
    D.若所用KMnO4溶液实际浓度偏低,则测得样品中Fe元素含量偏高
    答案 (1)平衡气压,使浓盐酸顺利滴下 NaOH溶液 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2)在装置A、B之间加装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洗气瓶
    (3)酸式 C
    (4)×100% BD
    解析 (1)装置A中恒压分液漏斗a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浓盐酸顺利滴下。Cl2有毒,装置C用于Cl2的尾气处理,盛装的试剂为NaOH溶液。装置A中利用浓盐酸与漂白粉反应制取Cl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2)浓盐酸易挥发,装置A中制得的Cl2中混有挥发出的HCl,易与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其产率降低,改进方法是在装置A、B之间加装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洗气瓶。
    (3)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易腐蚀碱式滴定管下端的橡胶管,故应选择酸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下端有一段未标注刻度,规格为50.00 mL的滴定管,液面在“0”刻度时,溶液的体积大于50.00 mL,故KMnO4溶液起始读数为15.00 mL时,滴定管中KMnO4溶液的实际体积大于35.00 mL。
    (4)设样品中FeC2O4·2H2O为x mol,Fe2(C2O4)3为y mol,H2C2O4·2H2O为z mol,它们分别和KMnO4反应的关系式为:
    5FeC2O4·2H2O~3KMnO4 5H2C2O4·2H2O~2KMnO4
    x x z z
    5Fe2(C2O4)3~6KMnO4
    y y
    所以过程Ⅰ中消耗的KMnO4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为
    x+z+y=cV1×10-3①
    过程Ⅱ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为(x+2y) mol
    Fe2+和MnO的关系式为
    5Fe2+~  MnO
    x+2y  (x+2y)
    过程Ⅱ中消耗的KMnO4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为(x+2y)=cV2×10-3②
    由①式得:3x+6y+2z=5cV1×10-3
    由②式得:3x+6y=15cV2×10-3
    两式相减得:z=×10-3×c(V1-3V2)
    所以样品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100%
    =×100%
    =3时,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0,则不含H2C2O4·2H2O;由x+y=cV1×10-3和
    (x+2y)=cV2×10-3可知,不论y是否为0,均有V1=3V2,即当=3时,样品中可能含有Fe2(C2O4)3,A错误;越大,加还原剂后所得溶液中Fe2+含量越低,则样品中H2C2O4·2H2O含量越高,B正确;若步骤Ⅰ中滴入KMnO4溶液不足,H2C2O4未被完全氧化,引起V2偏大,则样品中Fe元素含量偏高,C错误;若所用KMnO4溶液实际浓度偏低,消耗KMnO4溶液体积V2实际偏大,故测得样品中Fe元素含量偏高,D正确。
    2.(2020·天津,15)为测定CuSO4溶液的浓度,甲、乙两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Ⅰ.甲方案
    实验原理:CuSO4+BaCl2===BaSO4↓+CuCl2
    实验步骤:

    (1)判断SO沉淀完全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所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灼烧时盛装样品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固体质量为w g,则c(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L-1。
    (5)若步骤①从烧杯中转移沉淀时未洗涤烧杯,则测得c(CuSO4)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Ⅱ.乙方案
    实验原理:Zn+CuSO4===ZnSO4+Cu
    Zn+H2SO4===ZnSO4+H2↑

    实验步骤:
    ①按图安装装置(夹持仪器略去)
    ②……
    ③在仪器A、B、C、D、E中加入图示的试剂
    ④调整D、E中两液面相平,使D中液面保持在0或略低于0刻度位置,读数并记录
    ⑤将CuSO4溶液滴入A中搅拌,反应完成后,再滴加稀硫酸至体系不再有气体产生
    ⑥待体系恢复到室温,移动E管,保持D、E中两液面相平,读数并记录
    ⑦处理数据
    (6)步骤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步骤⑥需保证体系恢复到室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热受温度影响
    b.气体密度受温度影响
    c.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
    (8)Zn粉质量为a g,若测得H2体积为b mL,已知实验条件下ρ(H2)=d g·L-1,则c(CuSO4)________ mol·L-1(列出计算表达式)。
    (9)若步骤⑥E管液面高于D管,未调液面即读数,则测得c(CuSO4)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0)是否能用同样的装置和方法测定MgSO4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填“是”或“否”)。
    答案 (1)向上层清液中(或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完全 (2)AgNO3溶液 (3)坩埚 (4) (5)偏低 (6)检查装置气密性 (7)b 
    (8) (9)偏高 (10)否
    解析 (2)BaSO4沉淀表面附着的离子是Cu2+、Ba2+和Cl-,可向洗涤液中加入AgNO3溶液,若没有沉淀生成,则证明BaSO4沉淀已洗净。
    (3)步骤③灼烧的是BaSO4固体,灼烧固体选择的仪器是坩埚。
    (4)w g为BaSO4的质量,BaSO4的物质的量为 mol,由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BaSO4↓+CuCl2可知,CuSO4的物质的量等于BaSO4的物质的量,所以CuSO4溶液的浓度为c(CuSO4)== mol·L-1。
    (5)若步骤①中,转移沉淀时未洗涤烧杯,会造成BaSO4沉淀的质量减少,所以使测得的c(CuSO4)偏低。
    (7)步骤⑥中保证体系恢复到室温的原因是气体密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气体密度的改变。
    (8)Zn粉的物质的量为 mol,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为= mol,由Zn+H2SO4===ZnSO4+H2↑知,与H2SO4反应的Zn的物质的量等于产生H2的物质的量,为 mol,与CuSO4反应消耗Zn的物质的量为(-)mol。由化学方程式Zn+CuSO4===ZnSO4+Cu可知,与CuSO4反应消耗的Zn的物质的量等于CuSO4的物质的量,所以c(CuSO4)= mol·L-1。
    (9)若步骤⑥E管液面高于D管,则D管内气体压强高于外界大气压,造成气体体积b的数值偏小,由c(CuSO4)= mol·L-1可知,会使c(CuSO4)偏高。
    (10)因为Zn和MgSO4溶液不反应,所以不能用同样的装置和方法测定MgSO4溶液的浓度。
    3.(2020·长沙市雅礼中学月考)三氯氧磷(POCl3)常用作半导体掺杂剂及光导纤维原料,实验室制备POCl3并测定产品含量的实验过程如下:
    Ⅰ.制备POCl3
    采用氧气氧化液态PCl3法制取POCl3 ,实验装置(加热及夹持仪器略)如图所示:

    已知:①Ag++SCN-===AgSCN↓;Ksp (AgCl)>Ksp(AgSCN);磷酸银溶于硝酸。
    ②PCl3和POCl3的相关信息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相对分子质量
    性质
    PCl3
    -112.0
    76. 0
    137.5
    两者互溶,均为无色液体,遇水均剧烈反应生成含氧酸和氯化氢
    POCl3
    2.0
    106. 0
    153.5

    (1)POCl3遇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除干燥O2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温度要控制在60~65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测定POCl3产品的含量
    实验步骤:
    ①制备POCl3实验结束后,待三颈烧瓶中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取14.55 g POCl3产品,置于盛有60.00 mL蒸馏水的水解瓶中摇动至完全水解,将水解液配成100.00 mL溶液。
    ②取10.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 mL 3.2 mol·L-1 AgNO3标准溶液。
    ③加入少许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④以NH4Fe(SO4)2为指示剂,用0. 2 mol·L-1 K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溶液,达到滴定终点时共用去10. 00 mL KSCN溶液。
    (4)步骤③中加入硝基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产品中POCl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答案 (1)POCl3+3H2O===H3PO4+3HCl (2)平衡压强、观察O2的流速 (3)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温度过高,PCl3易挥发,利用率低 (4)防止在滴加KSCN溶液时,将AgCl沉淀转化为AgSCN沉淀 (5)52.75%
    解析 (5)滴定过程中消耗KSCN为10.00×10-3 L×0.2 mol·L-1=0.002 mol,AgNO3的物质的量为10.00×10-3L×3.2 mol·L-1 =0.032 mol;POCl3+3H2O+6AgNO3===Ag3PO4↓+3AgCl↓+6HNO3,AgNO3+KSCN===AgSCN↓+KNO3,设10 mL溶液中溶解了x mol POCl3;
    POCl3~6AgNO3  KSCN~AgNO3
     1   6      1   1
     x   6x     0.002 0.002
    0.002+6x=0.032得x=0.005,则100 mL溶液中溶解了0.05 mol POCl3,POCl3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0%≈52.75%。
    热点四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综合
    《新课程标准》 对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提出明确的要求如下:应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思维流程]


    (2016·北京理综,28)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实验
    试剂
    现象
    滴管
    试管

    0.2 mol·L-1 Na2SO3溶液
    饱和Ag2SO4溶液
    Ⅰ.产生白色沉淀
    0.2 mol·L-1 CuSO4溶液
    Ⅱ.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
    0.1 mol·L-1 Al2(SO4)3溶液
    Ⅲ.开始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

    (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____________。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含有Cu+、Cu2+和SO。
    已知:Cu+Cu+Cu2+,Cu2+CuI↓(白色)+I2。
    ①用稀H2SO4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

    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________________。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Al2(SO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①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
    ⅰ.被Al(OH)3所吸附;ⅱ.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对假设ⅱ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ⅱ成立。
    a.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步骤一: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上图形式呈现)。
    b.假设ⅱ成立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命题点研究与答题规范
    第(1)问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Na2SO3溶液与Ag2SO4溶液反应生成Ag2SO3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SO+2Ag+===Ag2SO3↓
    第(2)①问考查Cu+信息反应的应用
    依据题目信息:Cu+Cu+Cu2+,故往沉淀中加入稀H2SO4,若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则证实沉淀中含有Cu+
    第(2)②问考查SO的检验及I2的氧化性
    因白色沉淀为BaSO4,故上层清液中含有SO,检验SO所用的试剂是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实验流程中发生的反应:
    2Cu2++4I-===2CuI↓+I2
    I2+SO+H2O===SO+2I-+2H+
    上层清液中加入淀粉溶液不变蓝,说明I2被SO还原成I-,SO被氧化成SO
    第(3)①问考查Al(OH)3的两性及SO的还原性
    由题意知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则沉淀中一定有Al(OH)3,可知沉淀中含有Al3+和OH-,该沉淀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即沉淀中含有还原性离子,即含有SO
    第(3)②问考查对比实验方案设计方法
    设计实验步骤二如下:

    若SO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相对比步骤一的实验方案,滴加NaOH溶液至沉淀恰好溶解时消耗NaOH的量大,即V1>V2
    第(4)问考查由实验观察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亚硫酸盐具有溶解性、氧化还原性、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两种盐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性质和反应条件有关

    答案 (1)2Ag++SO===Ag2SO3↓
    (2)①析出红色固体
    ②a.HCl和BaCl2溶液
    b.在I-的作用下,Cu2+转化为白色沉淀CuI,SO转化为SO
    (3)①Al3+、OH-
    ②a.

    b.V1明显大于V2
    (4)溶解性、氧化还原性、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 两种盐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性质和反应条件

    1.(2020·北京,19)探究Na2SO3固体的热分解产物。
    资料:①4Na2SO3Na2S+3Na2SO4。
    ②Na2S能与S反应生成Na2Sx,Na2Sx与酸反应生成S和H2S。
    ③BaS易溶于水。
    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无水Na2SO3固体得到黄色固体A,过程中未检测到气体生成。黄色固体A加水得到浊液,放置得无色溶液B。
    (1)检验分解产物Na2S
    取少量溶液B,向其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证实有S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分解产物Na2SO4
    取少量溶液B,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增多(经检验该沉淀含S),同时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由于沉淀增多对检验造成干扰,另取少量溶液B,加入足量盐酸,离心沉降(固液分离)后,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可证实分解产物中含有SO。
    (3)探究(2)中S的来源
    来源1:固体A中有未分解的Na2SO3,在酸性条件下与Na2S反应生成S。
    来源2:溶液B中有Na2Sx,加酸反应生成S。
    针对来源1进行如图实验:

    ①实验可证实来源1不成立。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来源2产生S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证明Na2SO3固体热分解有Na2S、Na2SO4和S产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产物中S产生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2-+Cu2+===CuS↓ (2)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①向溶液2中加入KMnO4溶液,溶液没有褪色 ②盐酸中Cl元素为-1价,是Cl元素的最低价,具有还原性,会与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KMnO4溶液褪色,干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③S+2H+===H2S↑+(x-1)S↓ (4)根据反应4Na2SO3Na2S+3Na2SO4可知,Na2SO3发生歧化反应,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既可升高也可降低,能从+4价降为-2价,也可以降到0价生成硫单质
    解析 (1)Na2S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2-+Cu2+===CuS↓。
    (2)根据题干资料:Na2S能与S反应生成Na2Sx,Na2Sx与酸反应生成S和H2S,取少量溶液B,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增多(经检验该沉淀含S),同时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说明B溶液中含有Na2Sx,Na2Sx与酸反应生成S和H2S,由于沉淀增多对检验造成干扰,另取少量溶液B,加入足量盐酸,离心沉降(固液分离)后,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证实分解产物中含有SO。
    (3)①实验可证实来源1不成立。根据分析,溶液2为H2SO3,向溶液2中加入少量KMnO4溶液,H2SO3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KMnO4具有强氧化性,二者混合后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MnO4溶液应该褪色,但得到的仍为紫色,说明溶液B中不含Na2SO3。
    ③来源2认为溶液B中有Na2Sx,加酸反应生成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H+===H2S↑+(x-1)S↓。
    (4)根据已知资料:4Na2SO3Na2S+3Na2SO4,亚硫酸钠中硫为+4价,硫酸钠中硫为+6价,硫化钠中硫为-2价,根据反应可知Na2SO3发生歧化反应,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既可升高也可降低,能从+4价降为-2价,也可以降到0价生成硫单质。
    2.[2020·全国卷Ⅰ,27(2)(3)(4)(5)(6)]为验证不同化合价铁的氧化还原能力,利用下列电池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2)电池装置中,盐桥连接两电极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阴、阳离子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且电迁移率(u∞)应尽可能地相近。根据下表数据,盐桥中应选择_______作为电解质。
    阳离子
    u∞×108/(m2·s-1·V-1)
    阴离子
    u∞×108/(m2·s-1·V-1)
    Li+
    4.07
    HCO
    4.61
    Na+
    5.19
    NO
    7.40
    Ca2+
    6.59
    Cl-
    7.91
    K+
    7.62
    SO
    8.27

    (3)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可知,盐桥中的阳离子进入________电极溶液中。
    (4)电池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铁电极溶液中c(Fe2+)增加了0.02 mol·L-1。石墨电极上未见Fe析出。可知,石墨电极溶液中c(Fe2+)=________。
    (5)根据(3)、(4)实验结果,可知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因此,验证了Fe2+氧化性小于________,还原性小于________。
    (6)实验前需要对铁电极表面活化。在FeSO4溶液中加入几滴Fe2(SO4)3溶液,将铁电极浸泡一段时间,铁电极表面被刻蚀活化。检验活化反应完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KCl (3)石墨 (4)0.09 mol·L-1
    (5)Fe3++e-===Fe2+ Fe-2e-===Fe2+ Fe3+ Fe 
    (6)取活化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出现红色
    解析 (2)盐桥中阴、阳离子不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反应,两烧杯溶液中含有Fe2+、Fe3+和SO,Ca2+与SO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Fe2+、Fe3+均与HCO反应,酸性条件下NO与Fe2+发生反应,故盐桥中不能含有Ca2+、HCO和NO。盐桥中阴、阳离子的电迁移率(u∞)尽可能相近,分析表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迁移率(u∞)数据,K+和Cl-的电迁移率(u∞)相差较小,故盐桥中应选择KCl作为电解质。
    (3)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则铁电极是负极,石墨电极是正极,盐桥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阳离子进入石墨电极溶液中。
    (4)假设两个烧杯中溶液体积均为V L,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一段时间后,铁电极溶液中c(Fe2+)增加0.02 mol·L-1,则电路中通过电子为0.02 mol·L-1×V L×2=0.04V mol。石墨电极上未见Fe析出,则石墨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石墨电极生成Fe2+为0.04V mol,故石墨电极溶液中c(Fe2+)==0.09 mol·L-1。
    (5)由(4)分析可知,石墨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据此得出Fe2+的氧化性小于Fe3+;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据此得出Fe2+的还原性小于Fe。
    (6)铁电极表面被刻蚀活化,Fe与Fe2(SO4)3溶液发生反应:Fe+Fe2(SO4)3===3FeSO4,活化反应完成后,溶液中不含Fe3+,可向FeSO4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色,证明活化反应完成。
    3.(2021·辽宁省开原市第二高级中学模拟)已知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 ℃,在157 ℃升华。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 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少量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乙二酸具有_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nO+____H2C2O4+____H+===____Mn2++____CO2↑+____H2O
    (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变红,据此,乙二酸分解的产物为______。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CO+H2C2O4===HC2O+CO2↑+H2O (2)还原性 2 5 6 2 10 8 (3)CO、CO2、H2O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CuO+COCu+CO2
    解析 (1)乙二酸中含有羧基,具有酸性,酸性比碳酸强,与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2C2O4===HC2O+CO2↑+H2O。
    (2)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向盛有少量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乙二酸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具有还原性,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5H2C2O4+6H+===2Mn2++10CO2↑+8H2O。(3)加热乙二酸,反应物通入B,使CuSO4粉末变蓝,说明有水生成,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装置D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F中CuO粉末变红、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一氧化碳生成,所以乙二酸的分解产物为CO、CO2、 H2O;装置F中发生的反应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
    相关学案

    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新编大一轮复习讲义: 这是一份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新编大一轮复习讲义,共3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纲要求,核心知识梳理,知识点辨析.正误判断,精准训练1,特别强调,精准训练2,精准训练3,真题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盐类水解: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义:盐类水解,共14页。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讲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共18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