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下册10.4 平移教案
展开教学设计
10.4平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生活中具体物体的平移,经历平移图形的操作,理解平移的性质。
2、 会用平移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过程与方法
经历操作、探究、归纳、总结图形平移基本特征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的欣赏意识。
教学重点及 难点
重点
平移的概念和平移的性质,能按要求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
平移特征的探索与理解。
教学用具准备
方格纸、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白板。
教学流程设计
一、观察思考,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
1、请同学们欣赏图片:有竹排水中游、大厦里的观光梯、窗户的移动、冉冉升起的五星旗等,
问这些物体的运动给人什么感觉?(从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二个角度考虑)
2. 引入课题:平移(板书)
3、 在平面内,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种图形的变换叫做平移。(强调概念中的要素。)
3. 平移时,原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原图形上的一点A平移后成为点A’,这样的两点叫做对应点,线段AB和线段A’B’叫做对应线段,∠A和∠A’叫做对应角。 二. 小试牛刀
(结合平移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前后所学知识得到融会贯通。)
1.图中的变换属于平移的有哪些?
注:(1)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
(2)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3)移动过程中图形自身方向不变,只有位置发生变化。
2.下面 2,3,4,5 幅图中那幅图是由1平移得的?(课件展示)
三。观察与思考
1.(课件展示)(平移后,对应点的连线段有何特点)
2.归纳平移的性质
连接对应顶点的线段的位置、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1)、连接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2)、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3。平移性质的应用
(1).范例(师生共同操作)
(2).你行吗?(由一个学生板演,其余学生仔格纸上做)
如图,将△ABC的顶点A移动到点D处,作出平移后的△DEF.
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用不同的方法解题,探索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并巩固平移的概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方法(1)依据平移的性质得到
(2)线段的平移得到
(3)面的平移得到
让学生用格纸演示做题过程体现多媒体解题画图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灵活运用
四、总结分享收获
1.看到了生活中存在的平移现象;
2.知道了平移的性质;
3.学会了如何画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后得到的图形。
五、自我测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若线段a = b,则线段b可以看作是由线段a平移得到的 ②若线段a//b,则线段b可看作是由线段a平移得到的 ③若线段a平移后得线段b,则a//b且a = b ④平移得到的图形大小不变,而形状和位置可能变化 A.5个 B.3个 C.2个 D.1个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移就是将一个图形中的某些线段平行移动 B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大小相同形状不同
C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D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大小形状都相同
3、将图形A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图形B,再将图形B向左平移5个单位得到图形C,如果直接将图形A平移到图形C,则平移方向和距离为( )
A.向右2个单位 B.向右8个单位 C.向左8个单位 D.向左2个单位
4、如图,不是由平移设计的是( )
5、两条相交直线,若将它们平移,则移动后的直线与原直线构成的图形可能是( )
A.三角形 B.梯形 C.平行四边形 D.五边形
六.作业布置
习题10.4中第1、2、3题;
完成课后教学活动,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完成。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生活中物体的平移现象引入平移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平移的现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现在多媒体技术和白板技术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原有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并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10.4 平移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10.4 平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10.4 平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10.4 平移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下册10.4 平移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10.4 平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