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人部编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之爱莲说学案 (4)

    2022年人部编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之爱莲说学案 (4)第1页
    2022年人部编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之爱莲说学案 (4)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爱莲说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诗句品析,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前练习
    1、 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读音。
    蕃 淤泥 濯清涟 亵玩 鲜有闻
    2、 加点词语解释
    (1) 可爱者甚蕃 蕃:多。 (2)香远益清 益: 副词,更。
    (3)亭亭净植 植:树立。 (4)陶后鲜有闻 鲜:少。
    (5)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 妖:妖媚。 (6)宜乎众矣 宜:应当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却。 亵:亲近而不庄重。
    (8)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只,仅 (9)出淤泥而不染 染;沾染(污秽)
    3、重点语句翻译
    1、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爱好,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3、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
    4、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三、合作探究,诗句品析。
    1、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2、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之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
    不是。是为了歌颂具有莲花那样高尚品质的人。
    3、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5、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这是一种映衬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6、谁爱菊花?为什么写他爱菊花?
    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7、谁爱牡丹?为什么写世人爱牡丹?
    世人。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由此可以看出,写菊写牡丹是为了衬莲,写菊为正衬,写牡丹为反衬,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砭了时俗。
    8、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叹惋菊花,为了洁身自好而逃避现实,超然物外,处世态度未免有些消极。
    鄙薄牡丹:追名逐利,攀附富贵,未免有些庸俗。
    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浊尘世却能永葆高洁本色,十分难得。
    课文中的两“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已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9、借花喻人,归纳主题。
    (1)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莲又比作什么呢?
    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
    菊是隐逸者,逃避现实。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
    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
    莲是君子,高洁典雅。它不染尘俗,就像胸怀磊落,行为正直,德声远播的君子。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文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理想和美学情趣。
    四、课后作业
    1、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
    2、理解性默写
    (1)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4)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学习内容
    爱莲说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习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主旨。
    2.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衬托的写法。
    学习难点
    学法导航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学 习 活 动
    环节一:激趣导入,目标领航(明标)
    题解:《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 在这里指什么呢?“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1、 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读音。
    蕃( ) 淤泥( ) 濯清涟( ) 亵玩( ) 鲜有闻( )
    2、 加点词语解释
    (1) 可爱者甚蕃 蕃: (2)香远益清 益:
    (3)亭亭净植 植: (4)陶后鲜有闻 鲜:
    (5)濯清涟而不妖 濯: 妖: (6)宜乎众矣 宜: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 亵:
    (8)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 (9)出淤泥而不染 染;
    环节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自学-查)
    3、重点语句翻译
    1、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学-查)
    1、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2、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之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
    3、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6、谁爱菊花?为什么写他爱菊花?
    7、谁爱牡丹?为什么写世人爱牡丹?
    8、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环节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导学-查)
    9、借花喻人,归纳主题。
    (1)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莲又比作什么呢?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环节五:学以致用,巩固拓展(测评)
    、课后作业
    1、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
    2、理解性默写
    (1)全文的中心句是:
    (2)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3)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4)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相关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默写全文,文学常识,字词句,理解性默写,内容理解,课外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爱莲说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爱莲说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出示问题,自主探究,朗读课文要求,要求学生实记字词,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爱莲说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过程,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