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3课时《6、7的加法》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419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三 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法第3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科目 | 数学 | 年级 | 一年级 | 单元 | 三(3) |
单元主题 | 三 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法 | ||||
课题 | 6、7的加法 | ||||
教学目标 | 1、通过活动,学会有关6、7的加法,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积累,发展他们对数的感性认识。 2、通过观察对比,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3、培养学生能从简单的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法问题,列算式解决问题,以及引导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正确计算6、7的加法 | ||||
教学难点 | 正确计算6、7的加法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教学过程 |
个人初备 | 个性化设计 | |
一、创设情境 1、出示野餐全景图 师:花果山里热闹极了,小朋友也来这里野餐,和小猴们成了朋友,请同学们找一找都有哪些信息?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吗?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生:我看见图上左边树上有6只小猴,右边的树上有2只小猴;左边树上有6个桃子,右边树上没有桃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野餐图,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图,说出有小朋友、小猴子、桃子、大树、小花……等等之后,引导学生说出主题图的文字: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师板书此问题。) 2、一共有都少个同学怎么求呢? (1)请大家开动脑筋想问题,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2)你会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吗?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2+4=6 4+2=6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2” “4” “6”各表示什么? 4、观察,比较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学生观察后的答案可能有: (1)这两个算式都是加法。 (2)他们的加号两边都是4和2,等号后面都是6。 (3)他们加号两边的数的位置交换了。…… 师小结:看来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他们的得数不变。 5、巩固练习 4+1= 3+4= 4+2= 3+3= 1+4= 4+3= 2+4= 2+5= 三:利用操作,加深理解。 1、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老师可真高兴,那你还能看图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重点板书。 2、我们先来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一共有几只小猴子?”这个问题。请你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学生独立列式,集体订正。 3、说一说这两个算式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再次体会加法交换率。)学生交流。 4、课后练习第3题。 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1)左边摆3朵花,右边摆3朵花。(2)左边摆2个樱桃,右边摆5个樱桃。看着自己摆的图片和同桌互相说算式。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小朋友们真棒!我要给你们一点掌声。可是“小小”的题还没完呢!他要问问大家: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的答案会有:0+6=6(个) 和6+0=6(个) 2、为什么用0呢?学生自由发言。(右边那棵树上1个桃子也没有,就用0表示。) 五:运用游戏、巩固新知。 1、手指游戏。 (1)小朋友们刚才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敢的闯过了“小小”的重重关卡,他可高兴了!所以他想邀请小朋友们和他一起做手指游戏。 快、快、快、准备好,我们来做手指操。手指头动、手指头动,5可以分成2和几? 学生回答:5可以分成2和3,2+3=5、3+2=5。 再把小手动一动、7可以分成2和几? 学生回答:6可以分成2和4,2+4=6、4+2=6。 小手、小手伸出来,我们一起做运动,我出3,你出几? 学生回答:你出3,我出4,3+4=7、4+3=7…… 手指头动,再来动,我伸0,你伸几? 学生回答: 你伸0,我伸5,0+5=5、5+0=5…… (2)同桌互相做一做。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能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
学生如果对问题和数学信息的界定不明白,教师可以随时示范。 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准确叙述,只要说清楚意思就行但要指导学生语言尽量简洁明了。
问:为什么用加法?巩固加法的意义
注意巡视,看一下有没有学生看错符号导致的计算出错。
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游戏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 | |
板 书 设 计 | 6、7的加法 2+4=6 4+2=6 交换相加的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 |
教 学 反 思 | 一年级的知识很浅显,关注学生的兴趣以及参与活动的过程很重要,教学中应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前多准备些教具,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教学形式上多花些心思,来适应一年级学生学习特点,选择多种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程度高,拓宽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真诚交流。 |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和7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和7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思索探究,组织练习,检测完善,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一年级上册三 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法第4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上册三 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法第4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