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活动4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29440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活动4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活动4教案,共1页。
课后反思华山中学七年级数学 唐丽丽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转化为点的坐标(a,b)从而生成图象的探究过程,实现了由“数”到“形”的转化,培养学生用“形”解决“数”的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丰富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是一堂特色鲜明的好课。利用微课教学,将教学环节前置,为课堂探究和巩固内化,留有更多时间,同时也为后续学习积累素材。1、借助微课,布置成课前预习,并发给学生作业,只要学生认真观看微课视频,就能作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微课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并体现学生差异性,有选择的反复观看,直到理解为止,更适合学生!2、把课堂和讲台交给学生整堂课学生为探究知识的主体,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究“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从预习交流环节,检验学生自学掌握情况,通过个例分析,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认确定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在此环节再现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学会归纳学习步骤!课堂看似很平静,没有什么热闹的场面,但每个学生内心深处的思维活动是异常活跃的,充分体现了数学活动中探究的味道!彰显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3、教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效地突破难点教师利用实物展示台,充分展示了学生探究成果的多样性,恰到好处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学生要弄清“连续函数”的图象是非常困难的,用“几何画板”过任意两点画直线,正好“穿过”其他描出的各点;反过来,动画演示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是方程的解。用“几何画板”的动画演示,让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深信不疑,有效地突破了难点。活动课应遵循趣味性、科学性、多样性等原则进行,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整理本单元所学内容,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上好数学活动课是很重要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活动2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活动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活动3教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