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说法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滴有碘水的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唾液,蓝色褪去
B.对于反应2NO2N2O4加压稳定后的颜色比原来颜色深
C.开启可乐瓶,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气泡
D.利用排液法收集氯气时常用液体为饱和食盐水
解析:选A 滴有碘水的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唾液,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完全,蓝色褪去,与平衡无关,A正确;对于反应2NO2N2O4增大压强,体积减小,平衡正向移动,达到平衡后二氧化氮的浓度比原来大,则加压稳定后的颜色比原来颜色深,B错误;开启可乐瓶,容器压强减小,气体在瓶中的溶解度减小,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气泡,C错误;根据同离子效应,饱和食盐水中的氯离子能降低氯气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利用排液法收集氯气时常用液体为饱和食盐水,D错误。
2.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2X(?)+Y(g)Z(s)已达到平衡,此时升高温度则气体的密度增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X可能是气态、液态或固态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X一定为气态
C.若X为非气态,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若加入少量的Z,该平衡向左移动
解析:选A 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升高温度气体的密度增大,说明气体质量增加,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放热,平衡逆向移动,Y(g)的质量增加,所以不管X是气态、液态或固态,气体的密度都增大,A正确。
3.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s)+3Y(g)2Z(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为了使该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可选择的条件是( )
①高温 ②低温 ③高压 ④低压 ⑤加催化剂 ⑥分离出Z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解析:选C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故可选择低温;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所以高压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可选择高压;使用催化剂只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分离出Z,可以减小Z的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
4.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mX(g)+nY(s)pZ(g)
Δ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练习,共7页。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可逆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