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第1章 第4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作业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9443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第1章 第4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作业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9443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第1章 第4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作业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9443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4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4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同步练习题,共14页。
A.对健身器材涂油漆以防止生锈
B.对某些工具的“机械转动部位”选用刷油漆的方法来防锈
C.用牺牲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身
D.在自行车的钢圈上镀上一层铬来防锈
2.如图所示,将拴有金属条的铁钉插在含有酚酞的NaCl溶液中,可以看到靠近金属条的溶液出现粉红色。则该金属条可能是( )
A.铜 B.镁 C.铝 D.锌
3.如图装置中,U形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稀醋酸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为左低右高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3e-===Fe3+
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4.如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
B.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
C.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
D.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
5.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防腐技术,常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6.铜板上的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H2↑
B.此过程中还涉及的反应:4Fe(OH)2+2H2O+O2===4Fe(OH)3
C.此过程中铜被腐蚀
D.此过程中电子从Fe流向Cu
7.下列防腐措施中,属于电化学保护法的是( )
A.用氧化剂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稳定的氧化物保护膜
B.在金属中加入一些铬或镍制成金属合金
C.在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部分,装上一定数量的锌锭
D.金属表面喷漆
8.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是汽车腐蚀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汽车腐蚀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物质和能源浪费,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汽车腐蚀主要是构成汽车的钢材的腐蚀。
在空气中,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里,铁的腐蚀速率最快的是( )
9.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或B处都可减缓铁的腐蚀
C.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B处时,为牺牲阳极保护法
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10.将金属M连接在钢铁设施表面,可减缓水体中钢铁设施的腐蚀。在如图所示的情境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B.金属M的活动性比Fe的活动性弱
C.钢铁设施表面因积累大量电子而被保护
D.钢铁设施在河水中的腐蚀速率比在海水中的快
11.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C中Fe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Fe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训练
1.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
2.验证牺牲阳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 3% NaCl 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
B.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
C.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
D.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
3.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pH=2和pH=4的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得到的图象如下。分析图象,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溶液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
B.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
C.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速率一样快
D.两溶液中负极反应均为Fe-2e-===Fe2+
4.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__________腐蚀,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对图2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探究小组用铁钉被腐蚀的快慢实验来研究防止钢铁腐蚀的方法。所用试剂:材质相同的无锈铁钉数个,食盐水、碳酸水、植物油各多量,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取用铁钉的数量相同。液体体积相同且足量,用大小相同的试管实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2)请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有关钢铁制品防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在铁门、铁窗表面涂上油漆
B.自行车各部件因有防护涂层或电镀等防腐措施,所以不需要停放在能遮雨的地方
C.家用铁制厨具每次用完后应擦干放置在干燥处
D.把挡水铁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且构成回路,可减少铁闸门的腐蚀速率
1.下列关于金属防护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健身器材涂油漆以防止生锈
B.对某些工具的“机械转动部位”选用刷油漆的方法来防锈
C.用牺牲锌块的方法来保护船身
D.在自行车的钢圈上镀上一层铬来防锈
分析:选B。“机械转动部位”应涂油脂防锈,不宜刷油漆。
2.如图所示,将拴有金属条的铁钉插在含有酚酞的NaCl溶液中,可以看到靠近金属条的溶液出现粉红色。则该金属条可能是( )
A.铜 B.镁 C.铝 D.锌
分析:选A。由题给现象可知,该金属条上发生反应2H2O+O2+4e-===4OH-,则该金属条为正极,负极为Fe,故正极为比铁活泼性弱的金属。
3.如图装置中,U形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稀醋酸溶液,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为左低右高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Fe-3e-===Fe3+
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分析:选B、C。a为中性环境,发生吸氧腐蚀,氧气被消耗,气体压强减小;b中酸性较强,发生析氢腐蚀,有氢气放出,气体压强增大,所以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高右低,故B项错;两试管中铁均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C项错误。
4.如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
B.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
C.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
D.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
分析:选B。a、b均构成原电池,a中Fe为负极,铜丝为正极,发生O2+2H2O+4e-===4OH-,故a中铜丝处变红,b中Al为负极,Fe为正极,附近有OH-生成,故B项正确。
5.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防腐技术,常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分析:选C。通过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可以有效防止钢管桩的腐蚀,从而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A项正确;通电后高硅铸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通过外电路流向钢管桩,B项正确;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阳极反应的实质是海水中Cl-的电解,高硅铸铁并不是损耗阳极材料,只起传递电流的作用,C项错误;可以根据发生腐蚀的趋势不同调整通入的保护电流,D项正确。
6.铜板上的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H2↑
B.此过程中还涉及的反应:4Fe(OH)2+2H2O+O2===4Fe(OH)3
C.此过程中铜被腐蚀
D.此过程中电子从Fe流向Cu
分析:选A、C。吸氧腐蚀的电极反应:负极:2Fe-4e-===2Fe2+,正极:O2+2H2O+4e-===4OH-,溶液中发生反应:Fe2++2OH-===Fe(OH)2↓,Fe(OH)2继续被氧化:4Fe(OH)2+2H2O+O2===4Fe(OH)3,Fe(OH)3脱去一部分水形成铁锈。
7.下列防腐措施中,属于电化学保护法的是( )
A.用氧化剂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稳定的氧化物保护膜
B.在金属中加入一些铬或镍制成金属合金
C.在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部分,装上一定数量的锌锭
D.金属表面喷漆
分析:选C。金属的电化学保护法包括两种:一是牺牲阳极保护法(利用原电池原理);二是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利用电解池原理)。
8.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是汽车腐蚀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汽车腐蚀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物质和能源浪费,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汽车腐蚀主要是构成汽车的钢材的腐蚀。
在空气中,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里,铁的腐蚀速率最快的是( )
分析:选D。A是原电池,铁是负极;B也是原电池,锌是负极,铁被保护;C是电解池,铁是阴极,被保护;D也是电解池,铁是阳极。根据防腐效果由好到差的顺序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防腐>牺牲阳极保护法防腐>有一般防护条件的防腐>无防护条件的防腐可知,答案选D。
9.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可减缓铁的腐蚀
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或B处都可减缓铁的腐蚀
C.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B处时,为牺牲阳极保护法
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分析:选A、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铁作原电池的负极,能加快铁的腐蚀,A项不正确;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铁作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D项不正确;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处,铁作电解池的阴极,属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B处时,铁作原电池的正极,属牺牲阳极保护法,B项和C项均正确。
10.将金属M连接在钢铁设施表面,可减缓水体中钢铁设施的腐蚀。在如图所示的情境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B.金属M的活动性比Fe的活动性弱
C.钢铁设施表面因积累大量电子而被保护
D.钢铁设施在河水中的腐蚀速率比在海水中的快
分析:选C。A项,该装置为原电池,阴极处为正极,参与电极反应的可能是O2或是溶液中的H+,错误;B项,M比Fe活泼,M将电子转移至Fe处,错误;C项,Fe表面有M传过来的电子,则O2或H+得到的电子不是Fe失去的电子,故Fe被保护,正确;D项,海水中存在电解质溶液,所以更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错误。
11.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C中Fe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Fe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1)装置C中ZnFe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其中Zn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Fe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2)装置B中,CuFe海水构成原电池,其中负极(Fe):2Fe-4e-===2Fe2+,正极(Cu):2H2O+O2+4e-===4OH-。该装置本质上是发生的吸氧腐蚀,故Cu极附近c(OH-)增大,pH增大。铁被腐蚀的快慢顺序为B>A>C。
答案:(1)2H++2e-===H2↑ (2)2Fe-4e-===2Fe2+ 增大 B>A>C
素养训练
1.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
分析:选B、D。由题中信息可知,液滴边缘应为正极区,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液滴下的铁构成了负极区,发生氧化反应,Cl-向负极区即a区移动,故A、C两项错误、B项正确;铁、铜、NaCl溶液构成原电池,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电极反应:Fe-2e-===Fe2+,故D项正确。
2.验证牺牲阳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 3% NaCl 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
B.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
C.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
D.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
分析:选D。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可知,在酸化的3%NaCl溶液中Fe电极未溶解,根据实验③的现象可知,Fe在酸化的3%NaCl溶液生成了Fe2+,两者对照,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A正确;根据实验②取出Fe附近的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无明显变化,可知Fe电极附近未生成Fe2+,而实验①中Fe表面变蓝,说明K3[Fe(CN)6]可能将Fe氧化,B、C正确;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K3[Fe(CN)6]可将Fe氧化,Fe表面也会生成蓝色沉淀,不能根据电化学原理判断Fe比Cu活泼。
3.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pH=2和pH=4的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得到的图象如下。分析图象,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溶液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
B.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
C.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速率一样快
D.两溶液中负极反应均为Fe-2e-===Fe2+
分析:选C。根据pH=2时锥形瓶中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知,压强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增大,说明该装置中发生了析氢腐蚀,可推知溶液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故A项正确;pH=4时锥形瓶中气体压强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减小,说明发生了吸氧腐蚀,故B项正确;根据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图知,pH=2的溶液和pH=4的溶液中,变化相同的压强时所用时间不同,前者比后者时间长,说明吸氧腐蚀速率大于析氢腐蚀速率,故C项错误;两溶液中都发生电化学腐蚀,铁均作负极,负极反应式均为Fe-2e-===Fe2+,故D项正确。
4.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1)。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__________腐蚀,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对图2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1)对比编号①,编号②中碳粉的质量与编号①相同,醋酸的浓度与编号①不同,所以铁粉的质量应与编号①相同,即2.0 g;编号③中碳粉质量与编号①不同,铁粉质量和醋酸浓度均与编号①相同,显然编号③目的是探究碳粉含量的影响。
(2)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说明容器中气体减少,所以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在铁发生吸氧腐蚀的过程中,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形成Fe2+;碳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H2O+O2+4e-===4OH-。
(3)0~t1时压强增大,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生成气体,二是温度升高,则由假设一内容可得假设二应是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
答案:(1)
(2)吸氧 如图
还原 2H2O+O2+4e-===4OH-
(3)反应放热,温度升高
5.某探究小组用铁钉被腐蚀的快慢实验来研究防止钢铁腐蚀的方法。所用试剂:材质相同的无锈铁钉数个,食盐水、碳酸水、植物油各多量,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每次实验取用铁钉的数量相同。液体体积相同且足量,用大小相同的试管实验。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2)请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有关钢铁制品防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在铁门、铁窗表面涂上油漆
B.自行车各部件因有防护涂层或电镀等防腐措施,所以不需要停放在能遮雨的地方
C.家用铁制厨具每次用完后应擦干放置在干燥处
D.把挡水铁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且构成回路,可减少铁闸门的腐蚀速率
分析:(1)(Ⅰ)探究不同电解质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因此保证温度不变(仍为298 K),改变电解质(选用碳酸水)。(Ⅱ)探究温度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因此保证电解质不变(仍为食盐水),改变温度(选308 K)。(Ⅲ)探究铁钉是否接触电解质溶液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因此保证温度不变(仍为298 K),改变试管内液体(选植物油)。(2)A项涂油漆保护铁门、铁窗,使铁门、铁窗与周围物质隔开,正确;自行车放在遮雨的地方、家用铁制厨具擦干放在干燥处,不易形成原电池,能降低腐蚀速率,B错误,C正确;D项挡水铁闸门应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使之作电解池的阴极,才能起到保护作用,D错误。
答案:(1)
(2)AC
①
②
③
在Fe表面生
成蓝色沉淀
试管内无
明显变化
试管内生成
蓝色沉淀
编号
实验目的
碳粉/g
铁粉/g
醋酸/%
①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0.5
2.0
90.0
②
醋酸浓度的影响
0.5
36.0
③
0.2
2.0
90.0
实验编号
T/K
试管内取
用液体
实验目的
①
298
食盐水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不同电解质溶液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________探究温度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________探究铁钉是否接触电解质溶液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
②
③
④
①
②
③
在Fe表面生
成蓝色沉淀
试管内无
明显变化
试管内生成
蓝色沉淀
编号
实验目的
碳粉/g
铁粉/g
醋酸/%
①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0.5
2.0
90.0
②
醋酸浓度的影响
0.5
36.0
③
0.2
2.0
90.0
编号
实验目的
碳粉/g
铁粉/g
醋酸/%
②
2.0
③
碳粉含量的影响
实验编号
T/K
试管内取
用液体
实验目的
①
298
食盐水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不同电解质溶液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________探究温度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________探究铁钉是否接触电解质溶液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
②
③
④
实验编号
T/K
试管内取
用液体
实验目的
①
(Ⅱ)③
(Ⅲ)④(只要与前面③、④对应即可)
②
298
碳酸水
③
308
食盐水
④
298
植物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随堂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4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铁的锈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4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