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氧气教案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463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题2 氧气教案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463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题2 氧气教案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9463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分析,教学策略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建议,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硫、磷、碳、铝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中,让学生体验化学美;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教学资源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有关《空气》的知识后,对氧气有了一些了解,但如何认识物质和物质的性质,学生并不熟悉。所以,本课题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学好本课题,能为今后学习其他物质奠定扎实的基础。[来源:学§科§网Z§X§X§K]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氧气所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遵循了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习掌握了研究物质的基本模式,为今后其他物质的学习提供一个样式和范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策略分析】
1、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来掌握有关氧气的知识;
2、采用自主体验(自学、讨论、交流、归纳)的方式,让学生感悟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概念;
3、通过活动探究,使学生的化学知识社会化。[来源:Z#xx#k.Cm]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难点:1、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让学生体验到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教学准备】
1、准备好教材中[实验2—2]、[实验2—4]所需的有关仪器;
2、准备好补充实验中化学反应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的实验仪器和药品;
3、收集有关化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资料、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板书设计】
课题2 氧 气
(第一课时)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二、氧气的检验
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人集气瓶中(操作),小木条复燃(现象),证明该气体是氧气(结论)。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1、硫和氧气:
2、木炭和氧气:
3、铝和氧气:
【教后小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时间:2010 年 9 月 日
第二课时
【 板书设计】
课题2 氧 气
(第二课时)
四、化学反应
概念:
特征和现象: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 教后小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 导
设 入
情 新
境 课
(问题与讨论)
假如你去攀登喜马拉雅山,你将准备哪些必用品?为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从学生了解氧气可供给呼吸这一点导出本
节课的主题。
讨论、交流、发言。
创设和谐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想像力,确立从生活走向化学的学习思路。
引
导
探
究
实
验
探
索
(过渡)
指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讨论并描述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
讨论、交流,从色、态、
味等角度描述对氧气
的认识,并阅读教材中
关于氧气的性质。
从已知向探索未知过渡,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讨论与思考)
1、你能证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吗?
2、你能证明氧气不易溶于水吗?你对“不易”两字如何理解?
讨论、发言。
让学生在思考、验证出结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
1、展示一瓶无色气体,如何来证明它是氧气?
2、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为什么在空气中只能看到火星,而在氧气中却能燃烧?
观察、讨论、交流、发
言。
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分析结论。(也可用带
火星的纸条。)
让学生尝试探究的乐趣。
(演示实验)
[实验2-3]:
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讨论现象不同的原因;
2、介绍实验中的生成物,教会学生闻气味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实验中的细节问题;
3、(1)集气瓶底预先放了一些水,为什么?
(2)实验结束时,燃烧匙应浸入水中,为什么?
4、完成文字表达式:
硫+氧气 ──→二氧化硫
观察空气中:光、焰色、
生成物的色、态、味。
观察氧气中:光、焰色。讨论现象不同的原因
(即教材中的“讨论”
栏)。
分析原因:燃烧与氧气
的浓度有关。
讨论实验细节:(1)、(2)两步均是为了吸收
二氧化硫气体,减少有
毒气体排放。
让学生再次体会观察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体验根据实验中生成物的性质特点,确定实验细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学生对绿色化学、安全实验有更深的理
解。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实
验
探
索
(设问)
铝箔在空气中能燃烧吗?铝箔在氧气中能燃烧吗?请你试一试。
请实验成功的同学分析成功的经验。
请失败的同学分析失败的原因。
教材中[实验2—4]:
观察现象、表述现象;
发言:实验成功的主要
原因。
写出文字表达式:
铝+氧气──→氧化铝
不急于告诉学生本实验成功的诀窍,让他们尝试
成功与失败,体验探究的辛苦与成功的喜悦。
分 形
析 成
归 概
纳 念
(引导分析、比较)
木碳、硫磺、铝箔等物质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这些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分析归纳并全班交流。
发言:说明氧气的化学
性质比较活泼。
使学生在分析比较中获取知识,从而学会从具体到一般的解决问题方法。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讨
论
分
析
(引导讨论)
教材中的“讨论”栏。
(补充演示实验)
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特征、现象、热量变化等。(教材中“化
学反应”中的实验)
讨论并发言。
观察讨论、理解化学反
应的特征及化合、氧化
反应的概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化学变化中的各种现象,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的美。
联
系
运
用
(展示)
资料、图片。
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化
学反应在生产和生活
中应用的资料、图片。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的
知识社会化。
总
结
巩
固
(小结)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有何体会?
(作业)
教材P32—P33,:2、3、6。
小结、交流。
知识脉络化。(不要求每个学生回答完整,但要求一定要参与。)
让学生体会知识脉络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把知识系统化的能力。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反应分类的
依据
从外部形式来划分一般为
A+B+…=E
从是否有氧参加来划分,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共同处
都属于化学反应
相互联系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反应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引导自学,师生合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分析, 教学策略分析,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课时建议,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