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商务星球版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商务星球版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学演示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气温的变化,气温日较差,最高值最低值,年平均气温怎么计算,气温年较差,气温的年变化,气温曲线图的制作方法,课堂练习,气温的差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根据月平均气温数据,能熟练绘制气温曲线图 3.理解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和分布规律
1.对照“气温的变化”图,能简单描述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掌握计算较差的方法
一、气温和气温的观测
思考:
1、什么是气温?用什么符号表示?怎样读?
2、气温用什么来测量?
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测定, 用“°C”来表示,读着“摄氏度”。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对气温观测,一天要进行4次:8时、14时、20时、2时。
日常说今天的气温多少度,这是指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最低值、还是日均温?
( 70C+ 150C+120C+ 40C)/4=9.50C
1.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3~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___时、 ___时、 ___时、 ___时。
2.说一说测量气温时映注意的事项(读课本63页活动):
3.读右图: 2时的气温值是____ 2时的气温值是____ 2时的气温值是____ 2时的气温值是____
该地日平均气温_______
3.50C+7.90C+ 15.50C+ 120C=38.90C
38.90c÷4=9.7250c
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8时: 14时: 20时: 2时:
一年中十二个月平均气温相加除以12。
该月每天的日均温之和除以该月的天数
=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最低值之差
1.该地一天中____时出现最高气温,最高气温是_____?
2.该地一天中______时出现最低气温,最低气温是_____?
3.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气温日较差。此地这一天气温的日较差为多少?
1. A、B、C三地中,每年的最高平均气温是___月,最低平均气温是___月?
2. B、C二地中,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
3. 哪个地方的年较差最大___,哪个最小?____
3. A、B、C三地各在哪个温度带?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不同地区,气温的年变化不同。
热带地区的气温年变化小,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气温年变化大。
(1)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月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差标上气温刻度。
(3)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出一条曲线。(4)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气温曲线图。
第一步: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月标上月份。
第二步: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差标上气温刻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第三步: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出来,再用平滑的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出一条曲线。
第四步: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气温曲线图
1、陆地每天最高气温值一般出现在什么时候?最低气温值又出现在什么时候?
2、北京某日最 高气温为32℃,最低气温为18℃,气温日较差为多少?
3、北京某年7月平均气温为28℃,一月是﹣4.7℃,气温年较差是多少?
是对我国新疆(尤其是吐鲁番盆地)的日较差的生动描绘。该地空气极端干燥,日出之后,极端干燥的空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增温快,日落之后,降温快,降温幅度大,导致气温的日较差较大。
最高气温: 月
以 为周期的变化
气温日较差:最高与最低气温的差
以 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
最低气温: 月
为什么海洋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总出现在陆地最高和最低气温值后的一个月?
1.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________
2.同一幅等温线图上,相邻两条等温线差_______
3.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_____;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_____。
4. 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气温_____,表示这里是_____; 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中心气温_____,表示这里是_____。
等温线:再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在地图上找出同一时间内气温相同的点,并连接成线,连接后的线就是等温线。)
1、看等温线的数值:
★可读出任意一地的气温高低,还可以看其极值,求两地温差★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数值差为零或相差一个等温距
2、看等温线的疏密程度
在等温距一定时,线愈密集则温差愈大, 线愈稀疏则温差愈小。
冬密夏疏 (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比夏季大)
温带密,热带疏 (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
陆密海疏 (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及陆地表面形态复杂多样)
3、看等温线的弯曲形状
★一组等温线如向气温数值小的方向凸,则弯曲处的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一组等温线如向气温数值大的方向凸,则弯曲处的气温低于同纬度其它地区。
★等温线平直,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较少;(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度—60度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该地区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等温线弯曲,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很多
4、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的等温线
★在两条等值温线之间有闭合等温线, 按照“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原则判断
A B何处气温差别大?
B处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
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小
你认为A处和B处最有可能是何种地形类型?
等温线内气温比周围气温高,可能为盆地、低地;等温线内气温比周围气温低,可能为高原、山地。
从山下到山上,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____。海拔高的地方气温__,海拔低的地方气__。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_____。
村庄的海拔是720米,气温是28.80C
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气温是多少?
1.等高线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运用等高线图是表示________3.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_______。4.等高线数值越大,海拔越__,数值越小,海拔越___。5.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__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___。6.等高线呈封闭形状,如中心海拔低,表示的是____;如中心海拔高,表示的是______。
地图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高低
1.等温线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运用等温线图是表示________3.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__。4.等温线数值越大,气温越__,数值越小,气温越___。5.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__;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___。6.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中心气温低,表示的是____ 中心;如中心气温高,表示的是____中心。
地图上气温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低温 高温
1、根据 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 、 、 、 、 ; 2、热带和温带的分界是 , 温带和寒带的分界是 ; 3、热带有 现象;寒带有 现象。
① 找出地球上五带的范围:
南温带:______0S至______0S;
北温带:______0N至______0N;
热带:______0S至______0N;
23.5 23.5
23.5 66.5
北寒带:______0N至______0N;
66.5 90
南寒带:______0S至______0S;
②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的是______ ,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带和______带。
读下图,按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将地球上的五带与其气候特征用直线连线起来。 热 带 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北温带和南温带 气候终年炎热北寒带和南寒带 气候终年寒冷
6、在地球的五带中,非洲大部分位于____带,欧洲大部分位于 ____带,七大洲中主要位于南寒带的是_____洲。
读图分析: (对照P66活动要求)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从两极到赤道,气温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气温从赤道往两极是越来越低。这是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在地球上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是不同的;在赤道地区获得的多,而两极地区获得的少
低纬度地区气温__,高纬度地区气温__。(气温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___)
低 纬 度 地 区
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比7月密。7月南半球比北半球密
从等温线的疏密程度看,1月比7月密。1月北半球比南半球密。(冬密夏疏。冬季南疏北密,夏季南密北疏。)
北半球同纬度地带,夏季(7月)陆地气温__,海洋气温__。
北半球同纬度地带,冬季(1月)陆地气温__,海洋气温__。
请用一句话概括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
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
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造成了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热量不同,从而导致了各地气温有规律地变化。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
等温线数值大小的递变规律:
无论是1月还是7月,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如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则此地位于北半球,如气温由北向南递减,则此地位于南半球。
根据等温线数值排列可以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往北减小是北半球;往南减小是南半球。
等温线在同纬度的海陆交界处发生弯曲,且弯曲的程度不一样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
A、B两点在同一纬度,夏季( )地气温高,( )地气温低;冬季( )地气温高,( )地气温低。
气温分布还受什么因素影响?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三 寒流、暖流的影响
寒流: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暖流: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暖流由高温流向低温寒流由低温流向高温
在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等温线在同纬度的陆地上发生弯曲
★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若该地区在陆地上则是:若该地区在海洋上则是:
①夏季陆地,②地势较低;
①冬季海洋,②暖流经过。
(1)下图为等值线数值由下向上递减 读图后回答
①若图示为等温线,该地位于—— 半球,判断理由———————
②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洋流影响,则 该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的关系 是———
③若该处是陆地,两侧是海洋,此时为——月。若该处是海洋,两侧是陆地,此时为——月
判断等温线的走向,分析等温线与纬线、海岸线与地形的关系
等温线的走向反映的是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 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海陆分布 地势起伏
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这是全球等温线分布的基本趋势,它是太阳辐 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结果。
等温线的走向 ----平行: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
与山脉走向平行:
影响因素: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应用1:判断地形名称
山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据越小。盆地: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等温线的数据越大。
应用2:判断地形高、低起伏的影响
地势高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
地势低处等温线的度数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
应用3:等温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较明显, 因为海洋对气温起了调节作用,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
应用4: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在地势起伏较大的高山地区比较明显,这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结果。
(5)等温线的走向----弯曲
如果等温线
向低纬凸出
→该地气温比
同一纬度低
气 温 低
四、等温线图的实际应用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1月: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向南)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向北)7月: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向北) 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向南)
2、判断陆地和海洋(以北半球为例)
高高低低规律(高纬、高温;低纬、低温)点北陆北、点南陆南规律(直射点在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相反;可倒推)
3、判断月份(1月或7月)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3、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2、判断寒暖流:等温线向高纬(低温)弯曲,为暖流; 反之,等温线向高纬(低温)弯曲,为寒流。
例1:下图中,a、b、c为一组等温线,温度值a>b>c,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是 半球的等温线图
(2)若图中A处为陆地,B处为海洋,该图表示的 月份的等温线分布情况
(3)若图中A、B均为海洋,则P洋流属 (寒或暖)流
例2 (1)右图所示为_________半球的水温分布图,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2)ABCD四海区有暖流经过的是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有寒流经过的是___.
暖流经过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1、该区域位于____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2、该图为___月份气温分布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该区域位于____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2、该图为___月份气温分布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等温线向高纬突出
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海洋等温线向高纬突出
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夏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高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南(低纬)凸。
规律:高温高纬凸,低温低纬凸
例3:判气温高低和季节;
A此图为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B此图为夏季等温线分布图。C 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D 此时我国各地昼长夜短。
(1)此图所示为 半球。(2)如果乙处为海洋,甲、丙处为陆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怎样根据等温线的数值排列判断南北半球?(2)等温线在海陆交界处发生弯曲说明什么?(3)等温线在同纬度的陆地上发生弯曲说明什么?(4)怎样根据等温线疏密判断气温差别?(5)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怎样判断地形?
等温线数值往北减小是北半球;往南减小是南半球。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夏季相反。
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
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别小。
线内气温比周围高可能为盆地、低地,线内气温比周围低可能为高原、山地 。
说出以下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温带的四季更替、极地的“极昼”“极夜”现象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青岛是我国的避暑胜地
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年平均气温高于20℃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 ℃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 ℃ 。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而北半球比较弯曲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影响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2、海陆分布3、洋流性质4、地形起伏5、其他因素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因为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逐渐减少)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海拔低的地方气温高。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洋流(寒流/暖流)的影响
1.从低纬向___逐渐降低,影响因素:_______
2.同纬度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_____,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0C,影响因素:_______
3.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海陆分布不同:夏季陆地____,海洋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
不同地域的等温线弯曲程度也不同。
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
地球上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埃塞俄比亚的达洛尔,这里的年平均气温为34 ºC。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优质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气温与气温观测,读图4-2-1,气温的变化,气温的差异,随堂测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国正冰封,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北峰南谷,地理节奏操,南国春意浓,自主探究,小组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教学课件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示范课件43pptx、教学方案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示范教案44docx、地理探索夜间气温测量46mp4、地理探索日间气温测量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