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5 金色的鱼钩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9492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3 桥 其他 5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4 穷人 其他 4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6 夏天里的成长 其他 4 次下载
- 17.盼(说课稿) 其他 7 次下载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 其他 4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5 金色的鱼钩
展开15*《金色的鱼钩》说课稿
一、说教材。
《金色的鱼钩》选自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篇叙事课文,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病号, 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赞颂了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
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因此,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根据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3.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老班长的人物形象,使学生感受到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感悟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2.情景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景,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4.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篇叙事课文,而叙事的方法有平叙,倒叙,插叙,上课伊始,我通过提出老班长和金色鱼钩之间有什么关系来激发学生有进一步的听课兴趣,从而既导入了新课,也设置了悬念。
(二)合作交流,品味赏析。
1.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1)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 再读课文, 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读一读。
2.交流后,引导学生找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教师加以指导。
3.让学生通过外貌、神态等描写方法感受老班长的品质。
4.接着学习“喝鱼汤”片段,学生回答,课文几次写到了喝鱼汤? 每次分别是什么情景? 让学生齐声朗读并想象老班长与“我” 当时的心理。
5.然后分角色朗读“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引导学生体会战士们对老班长的感激与不舍之情。
6.自由读最后一段, 体会最后一句话含义。 “在这长满红锈的鱼钩上, 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小组合作讨论)
(三)总结升华。
正是老班长的这种品质像金子一样附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 才使它闪光发亮。我们学课文不仅仅是把课文读好, 更重要的是吸收其中的精华,老班长的品质是高尚的, 希望同学们能学习这种品质, 当好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五、说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上,主要体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三个特点。
老班长肩负重任 弯钩钓鱼
钓鱼不吃 奄奄一息
壮烈牺牲 鱼钩闪烁着光芒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