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全册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1 《蟋蟀的住宅》说课稿
展开11 《蟋蟀的住宅》说课稿一、说教材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科普性文章,内容详尽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将蟋蟀描写得十分有性格,整体有趣易读,表达出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并正确读写课文出现的部分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它的建造过程。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它的建造过程、通过重点词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是重点;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是难点三、说教学方法:讲解教学方法、讲读教学方法。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叶圣陶笔下的爬山虎、领略了植物王国中爬山虎的奇妙。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参观昆虫学家法布尔笔下的《蟋蟀的住宅》,你对蟋蟀了解多少?(课件展示)有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住宅”?(较大的房子)人住的房子才叫住宅,动物住的一般叫巢、穴、窝,可题目为什么叫“蟋蟀的住宅”而不叫“蟋蟀的窝”呢?(把蟋蟀当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很棒,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喜欢蟋蟀呢还是讨厌呢?(喜欢)哇,我们知道了好多,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它是怎么建造住宅的?)我们一起来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疏通字词,读通语句(不会读的字作标记,查字典自学)重点交流的字:宅,临,慎,择,专等。检查字词认读及朗读情况,出示词语,用多种方式认读。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问题。蟋蟀的住宅为什么会这么出名?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住宅的选址、住宅外部的样子、内部的样子(住宅的特点)②住宅的建造过程(建造的过程))两大方面。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蟋蟀的住宅究竟有哪些特点呢?课文从哪到哪讲的是蟋蟀住宅的特点?(第2—6自然段)很棒,默读这部分,画出相关语句,概括一下住宅三个方面的特点。(选址、外、内)选址方面的特点。(课件展示)(1)理解“随遇而安”(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从大厅直到卧室)“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2)把蟋蟀与别的昆虫作对比谁喜欢随遇而安?谁不肯随遇而安呢?(别的昆虫喜欢随遇而安,蟋蟀不肯。)别的昆虫是怎样随遇而安的?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一般的昆虫,只要能找到一个临时隐蔽的藏身之地就满足了,弃去毫不可惜,随遇而安。谁能把这种态度读出来?(指导朗读)可是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从哪里看出它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是谨慎地、认真地,而不像别的昆虫一样随随便便,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把这几个词语圈出来,从这几个词语中,你们感受到蟋蟀的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慎重、认真、不随遇而安、踏实、吃苦耐劳、有耐心、努力、勤劳、聪明……)你们觉得它聪明在哪里?(它选择的住址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选择住址时知道给自己挑个好地方,而且房子也是自己亲手打造的,跟别的昆虫比起来,就感觉它跟咱们人一样,挺有头脑的是不是?谁能读一读这几句话?让我们感受一下这只做事慎重、勤劳、聪明的小蟋蟀。(指名读)正因为如此,小蟋蟀才会有属于它自己的住宅。我们再把第二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蟋蟀的与众不同。(齐读整段)四、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蟋蟀住宅选址方面的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住宅外部、内部的特点以及它的建造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讲了蟋蟀住宅的选址,从中感受到了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剩下的内容。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课件展示)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概括住宅的外部特点。(1)在朝着阳光的……立刻就会干的。(朝阳、隐蔽、干燥)(2)隧道顺着地势……这便是蟋蟀的住宅。(一寸大约是三厘米三毫米,九寸将近有30厘米。一指宽就是一个手指这么宽。这样的隧道对一只只有两三厘米长的小蟋蟀来说足够宽敞舒适了。)(3)出口的地方……就像一座门。(有门,观察插图,出口的旁边有一丛草,就像人类房子的门一样)(4)那微斜的门口……弹琴。(有平台,懂得享受生活)齐读,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蟋蟀?(聪明,能干,会享受)2.第6自然段: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课件展示)(1)屋子的内部……墙壁很光滑。(光滑)(2)大体上讲……很卫生。(简朴、清洁、干燥、卫生)3.体会“伟大的工程”。(课件展示)(1)作者是怎么赞叹蟋蟀的住宅的?(伟大的工程)(2)蟋蟀怎么会有修建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作者为什么发出这样的赞叹呢?(齐读第三自然段)(3)蟋蟀就用这样柔弱的工具修建了住宅,怎能不让人惊奇呢?蟋蟀是怎样修建出这么好的住宅呢?(指名读课文7—9自然段,圈出描写蟋蟀挖掘时的动词。(扒、搬、踏、推、铺。))(挖掘)(4)它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进行挖掘,你们觉得它盖房子的过程辛苦吗?(非常地辛苦)(齐读)它盖房子的工具有哪些呢?(大颚、前足、后足、锯。)凭着这么简单的工具却能盖出有门、有平台、清洁、干燥的住宅,难怪作者会这样赞叹——(课件展示)。(5)当蟋蟀累了的时候,它会怎么样?(如果感到疲劳……继续工作)多么勤劳的小家伙!谁能读读这段文字?(指名读)(6)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耐心、细心、善于观察……)(7)蟋蟀的住宅已经很宽敞舒适了,蟋蟀满足了吗?它又做了什么?(修整)它是怎么修整的?默读第9自然段,用自己的话回答。(蟋蟀长时间地进行整修,天气变冷了或身体增长了,它就把洞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它都在里面不停地工作。)蟋蟀的住宅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整修,要不断地加深加阔。这个过程十分繁重而漫长,最后,蟋蟀才能修建了一座舒适的住宅。对于这样一个柔弱的小生命来说,这的确称得上是——(伟大的工程。)三、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品味拟人手法及运用。比较课文和课后资料,说说哪一种更让你喜欢,为什么呢?(课文,因为法布尔描写)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见过蟋蟀的住宅,可是读完课文后我们就像亲眼见到一样很了解了。这就是因为作者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将蟋蟀当人来写,描写得生动具体,还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观察得非常仔细……课文中有很多地方用了拟人手法,请你们在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自由交流)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你能不能也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写小动物呢?试试看。2.阅读链接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坚持长期细心观察的敬业精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平时,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从小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四、作业1.复习生字词。2.预习新课五、板书设计。 选址:不肯随遇而安 住宅的特点 外部:朝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 内部: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建造的过程—一点点挖掘 精心修建 →不断整修六、教学反思今天用了两个课时跟学生们一起把课文学完了。从教学策略的选择上,仍坚持”读议结合,以读为主“的原则,把大量时间放在了引导学生读课文上面。 根据课文的层次,或以自然段为单位,或者按照意义段来读,考虑到教学时间不宽裕,在朗读要求上没有提出过高的标准,只是强调要读准确、读整齐。读完之后,让孩子们议一议段落的基本大意,这样做是为了训练孩子概括段意的能力,是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议了段意,通常会由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如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称做是“住宅”呢?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写法?同时要求学生们反复阅读,运用上下文的互相比照的方法加深理解。通过重点词句学习语言,比如:“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句话我结合体会段中的“临时”“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之毫不可惜”等体会“不肯随遇而安所表达的丰富内涵。